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专小学教育学课程建设的分析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4-07-07 17:16

 1课程性质与地位
  1.1课程性质与定位
  《小学教育学》是研究探索教育现象与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是我国高师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小学教育专业最重要的主干课程之一。 在小学教育专业乃至整个教育科学领域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1.2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教育学课程的教学除了反映教育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之外,还能够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目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及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新思想、新动态和新成就,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对高等师范院校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增强更是有很大帮助。
  2课程设计
  2.1课程目标
  2.1.1知识技能目标
  了解现代教育基本理论,掌握小学教育的基础知识、基本规律,熟悉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理念、掌握新课改发展动向,懂得分析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趋势。
  2.1.2过程方法目标
  能够运用教育理论分析教育案例或实践现象,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在实践活动中(见习、实习)提升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
  2.1.3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
  超越日常教育经验,形成独到的教育视角,重构教育理念世界。萌发对教师职业的内在兴趣,激发热爱教育事业的情感。
  2.2课程内容
  教育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习教育学理论知识的目的就是要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并把教育理论知识转化为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及深刻职业体验与良好的师德素养。我们重视教育基本理论的时代性,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选用国内外名家新作,注意吸收教育研究最新成果。并将教育学的教学向教师技能训练、学生教育实践活动(教育见习、实习等)、教育研究(教育调查、教育问题科研立项研究)等实践环节伸展,既展开教育的根系,又丰富教育学的营养。
  2.2.1教材使用与建设
  我们选用由曲振国主编的《当代教育学》作为教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全书聚焦于小学教育的基本问题和主题,探讨和阐述了小学教育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共有十二章,分上中下三篇。上篇:教师职业与发展;中篇:教育学基本知识;下篇:当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新理念。在结构上,突出小学教育的一般问题和主要范畴;在选材上,反映小学教育基本原理的最新研究成果,注意联系小学教育与课程改革的新进展,有显著的基础性、前沿性和实用性;在体例上,增加了“问题情境”、“知识要点”、“实践链接”、“阅读指南”,提高了可读性和教学效果。
  2.2.2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
  本门课程选定的辅助教材主要有三类:
  第一类是帮助理解与掌握教育学基本知识的复习资料,编写了与《教育学》配套的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教育学教案》。
  第二类是推荐一定的教学参考书,以帮助学生学习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主要有:傅道春编著:《教育学——情境与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6月;王道俊等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12月;睢文龙等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4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1月。叶澜主编高等师范院校教材《新编教育学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10月第一版。
  第三类是推荐一批教育书目,分基础篇、实践篇与拓展篇等不同层次,开拓学生的教育视野。
  课程组还组织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编排案例、进行课件软件开发,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除此之外,主讲教师也会根据教学进度计划,适时选择教学实例、学术论文、统计数据等相关资料,以多种形式提供给学生作为扩充信息。
  2.3课程实施
  2.3.1教学理念
  “三整合”教学哲学意识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人本”与“社本”整合,既突出“以人为本”,又关注教育教学的社会性;“学生为本”与“教师主导”整合,突出学生中心,又重视教师权威;“学习为本”与“教学为本”整合,突出学生的学习活动,又重视教师的教学活动。
  2.3.2教法与学法
  (1)讲授法:主要针对教育理论与教学规律的讲授。
  (2)案例教学法:利用经典的教育案例,以质疑、讨论、听评、解说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迁移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由学生小组自主确定合作探究问题,或者由教师指定合作探究题目,提出开展活动假设,小组分配任务,由组员先自行搜集资料、塞选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写出问题解决方案;利用资料和初步方案,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精选最优方案;利用最优方案,进行探究活动,深入探究题目,形成探究结果,汇报探究结果。使得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以便将来在小学课堂灵活采用。出此之外,还有效的进行自学辅导、模拟教学、课外实践等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
  2.3.3教学评价
  本课程考核的目的既是评定又为了促进学生发展,在评价主体上突出多元化,学生、教师 、专家、用人单位等都参与进来,构成学习评价共同体。尤其突出学生的自我评价,使评价成为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提高的过程。
  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从知识与技能的获得、情感的体验、态度价值观的养成等方面进行,突出小学教育教学技能与教育素养的评价。
  本课程是考试科目,学生的学业成绩评价采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方式进行,即学生的学期综合成绩为平时成绩和期末卷面成绩按照相应的比例综合而成。平时成绩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出勤、教育教学实践考核成绩等。期末考试为闭卷笔试式,采用多种不同的题型,考核学生对小学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掌握情况,着重评价学生分析和解决小学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由教研室统一命题,全校统一考试。
  2.4教学资源
  为了使学生更深入地学习教育理论,学校不仅每学期都邀请省内外比较有名的专家学者、小学名师来校讲学,而且结合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教育调研,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为了使学生较直接而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联系,我们坚持了多内容、多维度、多形式的实践教学,多方创设实践教学的良好环境。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利用微格教学让每个师范生均有机会对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有实际训练,提高教学能力;
  (2)教学选编教育教学案例,供学生学习讨论;
  (3)采集中学课堂教学实况录像供学生选择观看。每年的教育实习都要拍摄优秀实习生的授课实况,还与一些小学建立了长期而稳定的协作关系,在教育见习中让师范生了解名师授课实况,在教育实习中让师范生身体力行地做一名真正的教师,从而提高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
  2.5课程特色
  在教育学课的教学中,我们提倡实施“三个一工程”:即要求学生提供一则教育信息,研究一个教育问题,设计一次活动方案。提供一则教育信息,就是让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通过体验、阅读、上网查询,自己获得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和信息,自己去涉猎感兴趣的教育类课程,但必须选择一则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教育信息向全班发布或交流。研究一个教育问题,就是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教育教学问题,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去搜集、分析和处理相关资料(信息),并撰写一篇教育小论文,或进行案例分析,即进行研究性学习。设计一次学生活动方案,就是根据小学培养目标和小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特点设计一次活动方案。通过“三个一工程”,使学生不仅通过自己获得所需的知识,而且逐步掌握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方法和组织学生开展活动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师范生的全面发展观和探究问题的能力,从而有利于他们形成适合基础教育改革需要的各种素质。
笔耕文化传播

本文编号:21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21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b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