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初一段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内容的探讨

发布时间:2014-07-07 17:26

 〔关键词〕初一段;心理辅导活动课;教学内容
  
  一下课,总有学生兴致勃勃地来问:“老师,下堂课上什么?”起初,我会告诉他们下一课时的主题;后来,便以“上了就知道了”来应对;现在,则仅报以微笑。因为,这确实是个难题。没有课本的课真难上啊!由于要“注意防止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化的倾向”,义务教育阶段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并没有系统的教材和教参。而处于青春期的初一学生需要各方面的引导,究竟选择哪部分作为教学内容呢?对此,笔者尝试从学生的成长需求中寻找答案。
  
  一、通过05学年的信息搜集和实践研究,确定06学年的教学内容
  
  (一)编制《新生适应状况调查量表》,实施普查,确定适应性辅导主题
  调查问卷共设计了20个项目,其中包含了学习适应状况、人际交往状况、耐挫折状况、独立学习和生活状况、精神状态等五个维度。调查结果采用百分比统计,具体如下:05学年新生共523人,发放问卷523份,收回有效问卷512份。
  1.调查结果与分析
  (1)对初中生活的第一印象。对“我觉得初中生活和期望中是一样的”一题,回答完全同意的仅占9.0%,完全不同意的占14.2%,另外,回答很不同意的占23.9%,不确定的有9.7%。大部分新生表示,现实生活中的初中生活与理想中的初中生活有着较大差距,以致在心理上产生迷惘和不安等不适体验,甚至引起生理上的反应。
  (2)学习适应方面。从调查结果看,我校新生的学习适应能力一般,而且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适应状况并不了解,如六个项目中选择“不确定”的学生都在15%以上,最高的甚至接近调查总人数的1/4。与此同时,有61.9%的学生表示体验到明显的学习不适应,如学习压力大了,作业时间长了,玩耍时间少了等。
  (3)人际适应状况。总的来说,我校新生对人际环境的适应相对较快。但调查中也发现除去“不确定”以外有超过50%的学生表示“现在,我几乎每天要想以前的同学和朋友好几次”,存在广泛的“恋旧心理”。
  (4)耐挫折状况。从调查结果看来,我校新生的耐挫折能力相对较弱。有接近70%的学生表示“我以前学习很优秀,经常受表扬,可上初中以后,身边的同学好像都比我出色”。同时发现,学生往往会感受到强烈的失望、烦恼,继而把原本简单的困难复杂化,使自己迷失解决问题的方向,心理压力也随之增大,甚至引发过度焦虑紧张和恐慌,继而出现逃避退缩行为。
  (5)独立学习和生活状况。从调查结果看来,我校初一学生的独立学习和生活能力相对较强,但还有一部分学生在某些特定方面表现出独立能力欠佳的情况,比如有超过15%的学生明确表示“我总是跟着老师走,老师说什么要学我就学什么,除此之外我从不考虑”。
  (6)精神状态。从调查结果发现,有57.7%的学生表示“早上起床后,总觉得头昏脑胀的”,有超过一半的学生表示“白天总想睡觉,提不起精神”。这种精神状态对生活和学习有很大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2.鉴于问卷的调查结果和分析,将“适应性辅导”确立为第一主题
  主题一:环境适应
  教学预期:生活环境——引导学生理解独立生活是成长中的必然环节。学习环境——引导学生面对现实,并正确看待这种落差。人际环境——引导学生明白交往的规律,并鼓励其主动结交新朋友。
  主题二:学习适应——引导学生理解挫败感的成因
  
  (二)综合分析05学年的咨询案例,确定学习心理辅导、人际交往辅导、情感情绪辅导和考试心理辅导等主题
  2005学年期间,心理辅导室回复学生咨询来信近300封,接待来访近100人次。从相关的纪录中抽取初一段学生的来信,根据咨询主题进行分类分析,见下表。
  
  注:以上统计表中已除去了适应方面的来访情况共计近60人次。
  对此,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如下:
  主题一:学习心理辅导
  教学预期:学习心态——引导学生调整好心态,平和地面对以后的学习。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学会评估自己的实力,并确立相应的目标,及告知实现目标的有效方法。学习习惯——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并引导其区分出不适合者,寻找有效替代。
  主题二:人际交往辅导
  教学预期:同伴——引导学生理解矛盾出现的原因,并尝试在交往中宽容、平等地对待彼此。异性——引导学生了解异性关系变化的原因,并努力正确对待。亲子——引导学生明白矛盾产生的必然性,并尝试理解父母。师生——引导学生学会评价教师,学会欣赏每位教师。
  主题三:情绪情感辅导
  教学预期:情绪认知——引导学生认识情绪及其作用,并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情绪调适——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情绪调控。积极情绪和情感——引导学生尝试通过人生观、人际环境、意志力和耐挫力、幽默感的调适来培养积极的情绪情感。
  主题三:考试心理
  教学预期:引导学生了解考试焦虑产生的原因、发展及影响和应对策略。
  06学年,我校初一段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教学内容由适应性辅导、学习心理辅导、人际交往辅导、情感情绪辅导和考试心理辅导共五大主题十五项细目构成,一学年二十个总课时量(每两周一课时)的分配根据具体的教学需要而定。
  
  二、在06学年课程计划基础上确定07学年课程内容
  
  一学年的教学实践之后发现,学生在成长中对心理活动课的需求大,但无奈课时所限,所以只能尽可能在学生迫切需要的知识中选择最适合于课堂教学传递的部分来当作07学年的教学内容。
  (一)细目的增删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适应”主题下的学习适应辅导学习心理辅导有重复,因此这一细目可删除。另外还发现,部分学生进入稳定学习后会遭遇高原现象。因此,应增加学习高原辅导细目,力求使其认识学习高原现象的产生原因,并引导其寻找应对的方法。
  (二)主题的增加
  笔者在课外心理辅导实践中发现,学生的相当一部分心理行为问题与青春期有关,从而推测,让学生认识并接纳青春期可能对相应心理行为问题的解决有意义。于是,笔者随即编制了《初一学生青春期适应状况调查问卷》,进行广泛的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包含基本情况、生理成熟、心理矛盾、思维品质冲突等四个维度共30个项目。结果以百分比方式统计。
  1.调查结果与分析
  (1)生理成熟方面的适应。调查中发现,相当一部分的青春期少年无法适应性机能成熟带来的身心变化,并产生不知所措、烦恼、焦虑甚至恐惧等负面情绪。如有46.33%的学生表示“每次出现月经/遗精现象时,总是会提心吊胆,害怕别人知道”。另外还发现,男女生虽均有不适应的状况,但不适应的突出点并不一致,如女生更关注自己的外在形象,而男生更不能接受因性冲动而出现的行为表现。
  (2)心理发展方面的适应
  ①独立—依赖。调查中发现,相对于女生,男生在父母面前的独立渴望更加强烈,如有55.99%的学生“觉得爸妈总把我当小孩子看,不考虑我的想法,为此我很生气”,其中男生占70.28%;不过,当亲子关系不和谐时,女生的怨愤情绪体验更深刻些,如25.62%的学生表示“爸爸妈妈不理解我,我有时会埋怨生在这个家庭里”,其中女生占32.84%。
  ②封闭—开放。调查中发现,青春期少年尽管心理生活更丰富了,却越来越少地将其表露于外。如有90.24%的学生“希望/已经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房间”;另有72.48%的学生曾因为“妈妈偷看我的日记”而气愤。 与此同时,笔耕论文新浪博客,他们又时常感到孤独,有37.2%的学生认同这一点,另有50.64%的学生表示“会因为心事不知道对谁说而烦恼”。


本文编号:23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23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4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