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英式初中教育
今年14岁的诺诺(化名),面临着人生第一个重大抉择:回到原来的学校留级一年,还是索性转入学费昂贵的私立中学接受国际文凭教育,彻底放弃高考。
“都怪我当时考虑得不周全,只想让她出去见见世面,没想到现在进退两难。”诺诺的妈妈颇为自责。去年诺诺的父亲作为访问学者到英国交流一年,把诺诺母女也带了过去,希望游学经历能丰富诺诺的阅历。
当初离开时他们和诺诺的班主任说好,孩子回来后只要期末考试能及格,就可以继续升入初三。没想到,回来后班主任已经换人,当初谈好的事情全都不作数,新班主任认为诺诺每门70分左右的成绩会严重拉低全班的平均分,坚持让诺诺留级一年。
一、中英教育的比较
刚刚和老师交涉过的诺诺满心委屈,越来越怀念英国的老师和同学了。诺诺找出一大堆照片向《世界博览》记者讲述她在英国一年的游学生活。照片中的诺诺在不同肤色、不同族裔的老师和同学们中间笑得天真烂漫。有她在美术教室画画的,有在舞蹈教室练功的,有排演话剧的,还有在家政课上做蛋糕的,诺诺在英国的生活确实丰富多彩。
“我比较喜欢英国的老师,在那里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比较平等,什么事情都可以说,可以商量。国内的老师都是命令式的,学生只能服从,基本没有表达意见的可能。”诺诺说道,“而且,英国的教育比较有启发性。国内的作业就是那些死记硬背的东西。比如历史吧,就是要你记住每个事件发生的时间,历史意义都是有统一答案的。英国的历史不这样教,给你一道问答题,你可以写一篇文章,没有所谓对错,证明自己的观点就可以了,所以我觉得英国的孩子更喜欢思考问题。”
诺诺得意地展示她在英国的画作,有铅笔画也有水彩画。“我回国前,美术老师很舍不得,说我是她最好最优秀的学生。”诺诺特意强调那个“最”字,“其实我去英国之前根本不会画画。英国的老师们给人更多的选择,不像在国内,所有人都得学数理化。”
母亲也注意到孩子的变化。“诺诺不是特别自觉的孩子,总要我们盯着才能好好学。但是在英国这一年她倒是很自觉地学习,我们没怎么管,她的成绩却一直在提高。英国的老师比较擅长鼓励学生。她自己学得很有兴趣。”
在母亲看来,这是由于中英两国老师对于学生培养兴趣爱好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她是个兴趣很广泛的孩子,小时候我们就送她学舞蹈学乐器。可是国内的老师都不太赞成。好几次她的老师找我谈话,认为诺诺的课外活动太多,总建议我们让她放弃这些爱好。英国的老师一看诺诺又会跳舞又会玩乐器就赞赏她。她刚去的时候,英文还不好,老师就让她参与排演舞剧。”
二、如何选择
诺诺是个个性极强的孩子,坚持自己的主见,不轻易对长辈和权威妥协。这种性格也就注定她在中国的教育传统下很难得到老师的喜爱。父母还在低声下气地向老师央告,她已经和老师争辩起来了。
诺诺更希望留在英国求学,或者索性转去私立学校接受西式教育,以备上完高中后出国留学。但是她的父母都是大学老师,从初中起就支付昂贵的留学费用显然不现实。但留在现在的中学,诺诺也许要面临留级一年的困境,而且对于已经见识了英国宽松自由教育方式的诺诺而言,重新适应中国的教育将是个痛苦的过程,特别是在她与学校的关系颇为僵持之后。可想而知孩子接下来的中学生活将会相当艰辛。
诺诺把英国的教育总结为“因材施教”。她不理解:“这句话不是咱们的孔老夫子说的吗?怎么在英国实行得挺彻底,笔耕文化传播,在我们中国一点看不到?”
中英两国教育体制及理念的不同众所周知,很难说孰优孰劣,但是学生性格各异,对两种教育方式的适应程度也各有不同。只可惜,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还无法自主选择。
本文编号:23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2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