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一学生的教育管理

发布时间:2014-07-07 17:27

 初中阶段也是学生心理品质和思想品德发展变化异常迅猛的时期,怎样在这一时期内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呢?根据多年的教学管理发现,初中一年级学生据其身心发展特点和在新环境中的适应过程,可将整个学年分为过渡、稳定、成形三个时期。针对学生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应采取相应的教育管理措施。
  一、过渡期即心理断乳期
  从开学到期中考试前后。学生保持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无意注意机械记忆为主,形象思维占优势。他们告别了小学的“保姆式”教育模式,从依赖于家长和教师的被动从属地位向主动地位转化。学习科目变多,课程繁重。度过一月左右的潜伏期,一些不良习惯便显露出来。这一时期对一个学生来说可以说是一次质变,一切都很不适应,我们可称之为“心理断乳期”。
  这一时期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教育管理:首先,注意培养学生的意义识记和抽象思维能力;以“大”带“小”逐步撒手,对他们进行较为粗略的“保姆式”的教育,学习和生活各方面老师要切实负起责任;课内外作业要少而精;对极差生要以补课形式使其温故而知新;与学生家长要及时沟通,逐渐锻炼学生的自理能力。其次,学习贯彻《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主题班会、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达到知行统一,以完成由小学生到中学生的过渡。班主任要观察每一个学生的表现,分清上、中、下三类学生,对他们的优点给以鼓励和肯定,并按中学生的要求强化提高。对不良习惯分清性质,或循循善诱,或严厉批评,做到防患于未然。科任老师特别对新设学科要积极引导,耐心教育,鼓励培养学生勤学、探索的精神,使之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期中考试以后到学期末。经过半学期的适应,学生有意注意增强,意义识记和抽象思维能力初步发展。但新问题随之而来,如外语等新设学科,学生初学时兴趣较高,但半学期后可能会感觉枯燥无味,一旦兴趣下降容易形成偏科。农村初中一般无住宿生,有的学生需要跑十几里路上学。时至隆冬,天寒路远,这一段,学生常因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而造成流失,影响“普九”任务的完成。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一方面注意新设学科教学方式的灵活性,传授记忆方法,培养自学能力,以竞赛等形式增强竞争意识,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以保证顺利度过危险期。同时,班主任应团结各科任老师,对学生多关心、多鼓励,通过学习英雄人物的事迹,培养他们坚忍顽强的意志;通过书法、绘画等多彩的活动,使他们产生成就感,促使兴趣的迁移,从而增强新集体的吸引力。总之,这一时期要在继续做好过渡期工作的前提下,使学习尽快摆脱不适应而进入稳定状态,真正渡过“断乳期”。
  二、成形期
  进入第二学期,学生经受了新环境的考验,呈现出初中生的身心特点:注意稳定性增强;抽象思维逐渐占主导地位;渴望独立而又不能实行自我监督;精力充沛,易接受好的影响,但缺少是非辨别能力,容易沾染不良习惯,表现出半幼稚、半成熟状态。这一学期,在教学上,老师要注意讲授的逻辑性和语言的准确性,并善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爱护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在德育方面,要继续严格执行《守则》和《规范》,并结合政治课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同时,道德意志和行为的形成是一个养成教育的过程,是在不断练习和强化训练中形成的。所以,常规管理中对班集体的学习、纪律、卫生及学生的行为表现要实行严格的量化评比,以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荣誉感。
  通过以上强化管理,使学生的意识经历一个由不自觉到自觉、由被动到主动、由“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从而逐步增强自我管理意识和独立意识。五育并重,全面发展,为以后两年的教育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在不同时期我们应确立不同的管理重点:过渡期,疏导引渡;稳定期,抓好后进;成形期,强化管理。以衔接、发展为主线,将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的三个时期融汇成一个整体,细致深入、全面具体,才能圆满完成初一的教育管理工作,为三年整体运转创设最佳开端。
笔耕文化传播

本文编号:23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23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2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