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初中古代白话小说美育教学探微

发布时间:2018-01-02 22:16

  本文关键词:初中古代白话小说美育教学探微 出处:《海南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美育 中学语文教学 古代白话小说


【摘要】:美育,亦称审美教育,它是审美和教育的结合物,是一种按照美的规律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它培养人们感受美、认识美、鉴赏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在初中古代白话小说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审美教育理念,能够充分发挥作品内蕴涵的美的因素,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鉴赏和创造美的能力。全文分三个部分,首先,从理论的层面,梳理美育相关知识,阐释美育定义和美育的目的。从中学生内在心理方面与学生的“期待视野”方面分析美育教学在初中古代白话小说教学中的重要性。其次,通过对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白话小说篇目的整理,分析中学古代白话小说美育教学的现状并探究其成因,总结中学古代白话小说美育教学的困境。最后,从文体、教师、学生、教材方面具体探讨中学古代白话小说美育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中学语文教育必须关注学生的内在需求,语文教师应该在古代白话小说教学中充分认识到美育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喜爱中国古典文化,同时在美育教学中塑造学生完美人格。
[Abstract]:Aesthetic education, also called aesthetic education, is a combination of aesthetics and education. It is a kind of emotional education that trains people to visualize according to the law of beauty. It trains people to feel beauty, understand beauty and appreciate beauty. To set up the correct aesthetics, to consciously incorporate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idea into the teaching of the ancient vernacular novels in junior high school, can give full play to the factors of beauty contained in the works, and it is also helpful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healthy and noble aesthetic concept. The full text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first of all, from the theoretical level, combing the relevant knowledge of aesthetic education.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definition and purpose of aesthetic education,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aesthetic education teaching in the teaching of ancient vernacular novels in junior high school from the aspect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ner psychology and students'"vision of expectation". Through sorting out the contents of vernacular novels,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auses of aesthetic education of ancient vernacular novels in middle schools, and sums up the predicament of aesthetic education of ancient vernacular novels in middle schools. From the aspects of style, teachers, students and teaching material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of aesthetic education of ancient vernacular novels in middle schools. Chinese education in middle schools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inner needs of students. Chinese teachers should fully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aesthetic education in the teaching of ancient vernacular novels, guide students to care about and love Chinese classical culture, and at the same time, mold students' perfect personality in aesthetic education teaching.
【学位授予单位】:海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3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兆臣;小说与方言——白话小说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命题[J];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04期

2 卢惠惠,李熙宗;古代白话小说的章句叠架现象[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3 荆亚玲;;明清白话小说中的大同方言词语[J];语文知识;2007年03期

4 卢惠惠;;论古代白话小说程式存在的合理性[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5 刘勇强;;探索早期白话小说历史面貌的力作——评俞晓红新著《佛教与唐五代白话小说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6 张荣荣;;从明清白话小说用字看古今文字的发展演变[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7 袁书会;;论中国早期白话小说的兴起——从独立讲唱者的出现谈起[J];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08期

8 傅承洲;;从创作主体看古代白话小说的演变[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9 许振东;略论17世纪白话小说创作与传播的特征[J];南开学报;2003年05期

10 程志兵;白话小说早于《汉语大词典》所引书证举例[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何宗美;白话小说的“苏州奇迹”[N];中华读书报;2006年

2 王彬;时间是一种叙事模式[N];文艺报;2007年

3 吴琼;繁征博考 意态沉着[N];中华读书报;2007年

4 ;得书记愧[N];人民政协报;2006年

5 王丹红;新诗中的文言与传统白话[N];文艺报;2002年

6 叶雪萍;闹热[N];语言文字周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凌;形式与细读:古代白话小说文体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2 卢惠惠;古代白话小说句式运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俞晓红;佛教与唐五代白话小说[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4 张永葳;稗史文心[D];浙江大学;2008年

5 黄琦旺;沈从文小说的乡下人意识和原始情欲与近世白话小说的形态[D];复旦大学;2009年

6 雷亚平;从显赫到湮没[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鹤;清代短篇白话小说元话语标记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2 胡炳娴;明末清初白话小说中的“东京”研究[D];温州大学;2015年

3 祝小贤;初中古代白话小说美育教学探微[D];海南师范大学;2015年

4 祁秋娟;晚明白话小说中的职业媒妁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5 张婷芳;明代白话小说与谶纬文化[D];山东大学;2011年

6 肖智才;晚清女子革命白话小说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7 于萍;明末清初白话小说詈语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8 张扬;明代短篇白话小说中的祸财叙述[D];河南大学;2010年

9 李丽霞;明清白话小说塾师形象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10 刘凤伟;古代白话小说中的孔子形象[D];苏州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3711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13711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e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