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本文选题:化学与社会 切入点:教学效果 出处:《中国教育学刊》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兴趣是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源泉,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变"传授性"教学活动为"探究性"的双边活动,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和关键。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高度认识和重视兴趣在学生学习化学中的动力作用。只有充分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使学生自觉、
[Abstract]:Positive interest is the source of students' initiative and enthusiasm in learning. It is an important prerequisite and ke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hemistry teaching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hemistry teaching by increasing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chemistry and changing "imparting" teaching activities into "inquiry" bilateral activiti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we must highly understand an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dynamic role of interest in students' study of chemistry. Only by fully arousing students' interest in chemistry and cultivating and arousing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can students be conscious of it.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燕化附属中学;
【分类号】:G633.8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碧清;李达;;土建类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探析——以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年08期
2 李晓旭;;应用型人才培养与通识教育改革——基于慕课视角[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年07期
3 胡燕华;;新建本科院校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7年13期
4 刘阳;林荣日;;大学通识教育的目标及其实现[J];教育评论;2017年06期
5 赵勇;魏可媛;;地方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7年09期
6 侯延爽;;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信息化的实践与提升策略[J];四川戏剧;2017年04期
7 曾雪云;韩丽萍;车培荣;;将通识教育理念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中——以会计学为例[J];商业会计;2017年09期
8 强金国;胡蓉;;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思考——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9 荆雪;许晓凤;;赤峰学院教师教育专业通识教育课程开展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8期
10 卢青;孟宪斐;;通识教育视野下理工类高校学生大众健康教育路径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7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少成;葛程;马红权;王超刚;胡学强;马飞超;王蓬;;脉冲加热-红外吸收热导法同时测定钢铁材料中氧和氢[J];冶金分析;2014年04期
2 刘国军;吴志鸿;张文兵;杨利峰;张建国;李乃浩;;管材钢中氧分析试样制备方法探讨[J];冶金分析;2014年03期
3 揭森林;刘向阳;左新建;;LECO TCH600型氧氮氢联合测定仪分析钢中氧、氮[J];柳钢科技;2013年04期
4 朱跃进;孙明月;李素娟;郝露菡;邓羽;;定氢钢样制备方法研究[J];冶金分析;2013年07期
5 石新层;杨军红;刘厚勇;王宽;;惰气熔融-热导法测定铁铬铝金属纤维中氮含量[J];冶金分析;2012年08期
6 王学华;王蓬;吴振宁;王朝亮;;不同类型石墨坩埚对钢中氮分析影响的探讨[J];冶金分析;2012年04期
7 杨新能;王娟;刁正斌;温衍新;;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钢中氮[J];冶金分析;2012年04期
8 刘强;;常用焊接设备及材料基础知识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年04期
9 沈学静;王蓬;胡少成;杨植岗;马红权;杨倩倩;高伟;周振;王海舟;;脉冲熔融-飞行时间质谱法测定金属材料中氧、氮、氢和氩[J];分析化学;2011年10期
10 胡少成;沈学静;王蓬;郝贵奇;马红权;胡学强;王海舟;;脉冲熔融-飞行时间质谱法同时测定钢铁中氧、氮和氢[J];冶金分析;2011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彩虹;;化学与社会教学思想实现的策略[J];太原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邵虹;《化学与社会》校本课程开发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3 储鸿;;文科专业开设化学与社会选修课的探索与实践[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Z1期
4 李新学;路丽英;臧丽坤;;化学与社会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2007年02期
5 蒋金弟;;学生化学实验动手兴趣的激发[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04期
6 臧丽坤;路丽英;李新学;车平;闫红亮;李苗;;提高化学素养,培养创新能力——浅议化学与社会课程建设[J];化工高等教育;2010年04期
7 张云龙;杨常玲;杨雪霞;杜鹃;邢彦军;赵曙辉;;高校普及化学科学素养的窗口——浅析“化学与社会文明”课程的建设[J];纺织服装教育;2013年04期
8 姚亮发;;生活中的化学误区[J];考试(中考版);2008年03期
9 陈丽萍;;浅论化学阅读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2年03期
10 梁英豪;世界化学与社会课程的几个特点[J];化学教育;198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妍鹏;戴春爱;;关于开设“化学与社会”选修课的探讨[A];第八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甘孟瑜;马利;刘作华;徐红;;提高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化学与社会》课程多媒体教学的实践[A];第八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王颖霞;卞江;华彤文;;谈谈我们的化学——在普化教材编入“化学与社会发展”一章的想法与做法[A];第八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孙礼林;;《化学与社会》开放性、互动性、网络化教学方法初探[A];第八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李晖;;高等教育中的通识教育——自然科学概论《化学与社会》的教学模式探索[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6 巨发青;;联系实际 学以致用——结合实例浅谈化学教学中理论与实际的结合[A];甘肃省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年会、第七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7 万文学;;浅谈Internet中化学教学资源的获取[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4年
8 湖北房县一中课题组;胡存国;;彰显化学学科特色 切实开展素质教育—--化学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的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9 杨鸣;;化学教学中创新教育实施策略[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4年
10 陈依云;杨正启;付全新;;解决“台阶”问题 保持高中学生学习化学积极性的可持续发展[A];湖北省中学化学“两学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文件和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东岩;《化学与社会》上学术会促销[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2 沈阳建筑大学材料学院 刘阳 礼航 宋学君;如何教授绿色化学?[N];中国环境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李建平;看化学 做化学 用化学[N];中国教育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赵小雅;立足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N];中国教育报;2012年
5 河南省平顶山市育才中学 孙亚磊;激发中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研究[N];学知报;2011年
6 宁城县必斯营子乡总校 孙希岭;浅谈新课程化学教学中的愉快教育[N];山西青年报;2014年
7 渭城区晋公庙中学 孙颖;对化学的好奇心和兴趣如何“保鲜”[N];咸阳日报;2009年
8 李新生;化学教学中学生品质的培养[N];光明日报;2005年
9 李宏乾;未来基础研究重大跨越将来自化学[N];中国化工报;2004年
10 嘉祥大张楼镇二中 王道中;我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几点体会[N];学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莉茹;化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年
2 范美晨;基于公民化学素养培养的课程资源开发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6年
3 耿伟肖;中美初中阶段科学教科书中化学内容设计的个案比较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尚永青;教科书“化学与社会”内容整合的国际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5 廖郑敏;产学研合作促进高师化学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书;ChemCom课程研究的新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叶祥芳;TIMSS测评中化学试题设计的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苗苗;化学信息学知识在高中化学课程中的设置与实践[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9 张苗苗;高中二年级学生化学学习策略的调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10 刘卫玲;新课程标准下中考化学试卷的分析与思考[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5791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1579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