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两岸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的比较研究—信息素养的视角

发布时间:2018-04-27 11:42

  本文选题:两岸教材 + 信息素养 ; 参考:《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当信息技术来临之时,人类大步迈入了信息社会,在日常生活中信息技术成为了人类不可或缺的工具并成为具有重要作用的载体。当人们在面对信息时,信息素养这一重要概念被提出。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内容分析法,总结了信息素养的三个层面,以此为视角,选取两本大陆和台湾信息技术教材(《信息技术基础》和《资讯科技概论》)进行对比。笔者从两岸教材的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进行比较,宏观层面包括课程标准、体系结构和内容设置三方面,微观层面选取三个重要知识点:“信息技术”、“有效获取信息的工具”和“信息安全”进行比较研究,从内容安排,引用方式以及学习活动方面比对两岸信息技术教材的差异。研究发现:1.《信息技术基础》体现了信息素养的知识层面与人文层面,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在内容设置上,重视知识与理论的介绍;在学习活动设置上,将“以学生为主体”作为指导思想,让学生在课堂中,通过与老师、同学的交流互动掌握新知,建构知识体系。《资讯科技概论》体现了信息素养的技术层面,在内容设置中,以计算机应用知识为主,从日常生活的信息中培养运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2.《信息技术基础》的内容结构安排,以“信息处理与交流”为主线。介绍了“信息的获取与评价——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信息的发布与交流——信息的存储与管理”这一过程。以此作为学习内容,突出主线中心,结构严谨而简洁,知识体系清晰明了。《资讯科技概论》以培养“解决问题能力”为主线,以“资讯的基本认识——资讯传递的方式与工具——资讯应用的规范——问题解决的思想与方法——资讯与未来生涯规划”这一线索呈现学习内容,各个单元有机结合,工具性较强,并更加贴近日常生活。3.知识内容略有不同。《信息技术基础》以信息为中心词,在信息应用的基础上展开对信息的其他形式的讲解,系统全面;《资讯科技概论》以问题解决为核心,强调计算机知识、技能的运用,以基础知识为主体展开介绍,内容丰富。4.在版面设计方面,《信息技术基础》色彩较为单一,分辨率较低,但风格简洁美观,重点突出,减轻了学生阅读负担;《资讯科技概论》设计风格较为活泼,多种颜色字体标识重点内容,并配有大量高分辨率的插图使教材整体颜色鲜艳,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对两岸教材的比较研究,笔者对大陆信息技术教材提出了一些优化建议:1.增加贴近生活的知识点。建立更加丰富、完善的知识内容体系,让信息技术知识应用于生活,打造实用性更强的教材,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性,提高学习效果。2.优化教材的版面设计。《信息技术基础》插图数量与分辨率都不及台湾教材,全书的色彩与清晰度都有待提高。教材是知识内容的呈现媒介,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优质的教材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丰富课后习题的内容。《信息技术基础》的习题数量较少,学生课上学习的新知得不到及时巩固与复习,很容易被遗忘。所以丰富课后习题的内容,增加教材的习题数量是非常有必要的。4.增加有关学生未来发展的指导内容。《信息技术基础》对于计算机与学生未来发展的介绍较少,学生对未来发展还处于迷茫时期。因此教材为学生升学、择业提供指导建议是十分必要的,并能够增加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Abstract]:With the adv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mankind has entered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tool in daily life and become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 On the basi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acquire and evaluate information . The teaching material is the medium of knowledge content . It is an important tool for students to study . The teaching material is an important tool for students to study .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33.6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烁;高校教材选用和供应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2年09期

2 张健;高等专科学校教材选用中的几个问题[J];南昌高专学报;2002年02期

3 晨梅梅;重视教材选用 注重教学实践[J];江苏高教;2002年05期

4 方红峰;论教材选用视野中的教科书评价[J];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07期

5 范钦亮,于昌凯;从高校教材选用中的问题看教材过渡的必要性[J];理工高教研究;2003年03期

6 ;国内外教材选用标准及对我国教材选用的启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4年10期

7 张鹤,国晓华;从教材理论发展的三个方面看教材评价[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22期

8 陈华莉;姜安丽;;我国高校教材选用的研究现状及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06年05期

9 杜勇;陈家斌;;高校教材选用存在的问题[J];纺织教育;2007年02期

10 严京海;;高校教材选用之管见[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斌;;北外教材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A];探索的脚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论文集[C];2010年

2 章潮晖;庄灵;;北京体育大学教材选用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A];探索的脚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论文集[C];2010年

3 卢斌;;谈当前教材建设形势与对策[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4 刘克;雷亮;;新疆医科大学教材建设及教材管理的改革与实践[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5 纪廷许;;大学日语教材建设与教师的新使命[A];探索的脚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论文集[C];2010年

6 杨煜祥;王文丽;;加强管理 确保“十一五”教材建设规划的完成[A];探索的脚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论文集[C];2010年

7 杨霞;;高校教材编写中应重视教材的传播效果[A];探索的脚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论文集[C];2010年

8 王慧丽;;加强教材建设与管理,确保教育教学质量[A];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教育科学与边缘科学分册)[C];2013年

9 蒋香仙;;注重规划 锤炼精品 提高教材建设——中国人民大学“十一五”教材建设实践与探索[A];探索的脚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论文集[C];2010年

10 王启美;丁杰雄;;制图教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A];第十五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七届工程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翟荣惠;部分大学生为什么不愿意买教材[N];科技日报;2007年

2 康长运 王向红;多样化催生高品质教材[N];中国教育报;2009年

3 杨宝山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科学合理有效保障教材建设[N];中国教育报;2010年

4 北京知名媒体人士 信海光;教材竞争背后藏着多少猫腻[N];深圳商报;2010年

5 商报记者 蓝有林;向国外教材更新学什么?[N];中国图书商报;2011年

6 闫祥岭;违规更换教材频发呼唤强力问责[N];科技日报;2014年

7 张烨烨;地方高校教材选用的思考[N];吉林日报;2014年

8 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凌宗伟;教材选用须保证程序正义[N];中国教育报;2014年

9 本报记者 左春明 实习记者 杨前;21世纪高教教材建设的展望[N];中国教育报;2001年

10 本报记者 李建平;教材多样化遭遇利益冲击[N];中国教育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雪桦;中新初中语文教材的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2 薛晓琳;试论语文教材的确定性与开放性[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3 孙智娟;初中语文教材插图运用的比较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4 徐融;人教版与北师大版高中生物学教材中STSE教育内容的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5 温荔;中美高中生物学教材插图的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6 唐婷婷;《诗经》的语文教育价值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7 苏鸣荔;赫尔契伯格《趣味钢琴技巧》教材体系研究[D];吉林师范大学;2015年

8 李梦婷;从教材到教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然走向之一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9 王莹;两部中级综合教材练习对比分析[D];中山大学;2015年

10 吴艳玲;人教版初中物理2006版与2012版教材的对比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8105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18105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2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