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鲁迅作品与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

发布时间:2018-06-19 03:19

  本文选题:人文精神 + 鲁迅作品 ; 参考:《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一直以来,有关于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讨论从未停止过。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之中“人文精神的培养”更是备受社会各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当前的语文人文教育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矛盾。如何采用切实有效的方法实现人文精神的贯彻实施,一直是我们不懈钻研的课题。本文将从鲁迅作品的教学研究入手,以当前教学所面临的问题为切入点,从五个部分分析问题形成原因,探索问题解决途径。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综合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研究情况,以及具体所采用的问题分析方法。第二部分,综述鲁迅作品在教学中地位及人文价值。结合入选课文的鲁迅作品进行研究,概括鲁迅作品对于培养人文精神的价值。第三部分,阐述人文精神在鲁迅作品中的体现。具体分析鲁迅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层人文内涵。第四部分,列举鲁迅作品在人文精神中的误区。分别从教学目的,模式,方法,环境等方面进行阐释。第五部分,分析如何突显鲁迅作品的人文精神。研讨具体而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Abstract]:There has always been a discussion about the humanism of Chinese education. In the new round of curriculum reform, "the cultivation of humanistic spirit" is a hot issue concerned by all walks of life. Especially,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and contradiction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hinese humanistic education. How to use effective methods to carry out the humanistic spirit has been the subject of our unremitting study. This article will start with the teaching research of Lu Xun works, take the current teaching problems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analyze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s from five parts, and explore the ways to solve the problems. The first part is the introduction part, which introduces the writing background, the research situation and the problem analysis method. The second part summarizes the status and humanistic value of Lu Xun's works in teaching. Combining the selected texts of Lu Xun works to summarize the value of Lu Xun work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humanistic spirit. The third part expounds the embodiment of humanistic spirit in Lu Xun works. Concrete analysis of the deep humanistic connotation contained in Lu Xun works. The fourth part, enumerates the Lu Xun works in the humanities spirit mistake area. Separately from the teaching purpose, the model, the method, the environment and so on aspect carries on the explanation. The fifth part analyzes how to highlight the humanistic spirit of Lu Xun works. To discuss concrete and effective solutions.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3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欧阳冰;;鲁迅缘何成了学生“公敌”?[J];大舞台;2000年05期

2 王士菁;鲁迅:永远具有生命力的形象[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3 温儒敏;如何看待鲁迅对传统文化的“偏激”[J];中文自学指导;2003年06期

4 徐龙年;略谈鲁迅作品中的几种语言现象[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5 徐书奇;20世纪对鲁迅的批驳之一瞥[J];平顶山师专学报;2003年03期

6 张立;;怀念鲁迅[J];收藏界;2003年04期

7 李业成;;也说“孩子为什么怕读鲁迅”[J];出版参考;2005年35期

8 张小萍;郑昕芾;;从鲁迅作品看鲁迅的贞节意识[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郭芙秀;;走近鲁迅后人[J];同舟共进;2006年10期

10 曹建玲;;新形势下的鲁迅作品教学探索[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甸甸;罗康宁;;文学语言中的“闲话”和“废话”——以鲁迅作品为例[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上)[C];2002年

2 黄键;;愚人、假面及其诗学意义——鲁迅作品中的愚人形象因素[A];东方丛刊(2003年第4辑 总第四十六辑)[C];2003年

3 梁启谈;;黑之美——析鲁迅创作的一个审美倾向[A];东方丛刊(1998年第1辑 总第二十三辑)[C];1998年

4 陈国恩;;经典的阐释与中学鲁迅作品教学[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5 严家炎;;复调小说:鲁迅的突出贡献[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下)[C];2009年

6 王锡荣;;张学良《鲁迅先生研究纲领》研究[A];浩气千秋民族魂——纪念鲁迅逝世六十周年论文集[C];1996年

7 魏冰;;在技校语文课堂中走近大师——也谈鲁迅作品教学问题[A];中国职协2013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下册)[C];2013年

8 周国伟;;鲁迅与新兴木刻运动——纪念鲁迅诞辰110周年新兴木刻运动60周年[A];鲁迅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论文集[C];1991年

9 吴长华;;从女人到女鬼——鲁迅笔下的女性形象剖析[A];浩气千秋民族魂——纪念鲁迅逝世六十周年论文集[C];1996年

10 赵浩鹏;;新课程背景下的鲁迅作品阅读教学[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鲁迅作品教学评优活动启动[N];文学报;2009年

2 李宁 郭兵 胡印斌;是鲁迅作品难懂还是我们阅读能力下降[N];中国改革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宋晓梦;鲁迅作品教学的现状与思考[N];光明日报;2009年

4 戚_g;鲁迅的方向与当代文艺家[N];文艺报;2011年

5 湖南省湘南学院 吴小鸥;不能忽视鲁迅作品的语文教育价值[N];中国教育报;2010年

6 甘正气;鲁迅的地位被刻意拔高了吗?[N];湘潭日报;2011年

7 李世琦;听鲁迅先生谈人生[N];河北日报;2013年

8 韩轩;鲁迅和他的北京[N];工人日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胡钰;鲁迅淡出教材之后[N];华夏时报;2013年

10 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上海鲁迅纪念馆馆长 王锡荣;鲁迅的“世界人”概念和世界的“人”概念[N];文艺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薄景昕;中学鲁迅作品的接受历程[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金红梅;金学铁与鲁迅的杂文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3 苏克军;于无地彷徨—鲁迅作品中的“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海峰;鲁迅作品在中学的接受[D];河南大学;2008年

2 李学琼;初中鲁迅作品有效教学策略探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孙乐;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增减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5年

4 方晓璐;鲁迅作品的欧化语言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5 尹宁;藤井省三“鲁迅化”翻译考察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6 李伊雯;关于鲁迅在日本接受情况的考察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7 符蓉儿;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教学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5年

8 王慧宁;中学语文鲁迅作品阅读教学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9 林少芳(JITLADA LIMPHATHANAKUL);鲁迅作品在泰国的流传研究[D];青岛大学;2015年

10 潘艳妮;鲁迅作品与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0381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0381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c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