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对高中英语写作的负迁移研究
本文选题:外语学习 + 高中英语写作 ; 参考:《赣南师范学院》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当我们学习一门外语时母语或多或少会对我们的学习过程语学习效果产生影响,我们称这种影响为母语迁移现象。这种迁移现象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正迁移是母语对目标语言学习的促进提高现象而负迁移则表现为对目标语言的阻碍干扰现象。恰是这种负迁移现象给我们这些深受母语影响的普通高中生带来了无尽的麻烦,尤其是在英文写作方面,汉语痕迹处处可见,严重干扰学生的写作思维和表达习惯进而影响学习英语的兴趣和高考成绩。这些错误主要表现在词汇、形态、句法、甚至语篇上,这样无疑给大量即将要参加高考的考生心理上和精神上带来无形的压力,同时也给广大的中学英语教师提出了一道巨大的难题。为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母语在外语学习尤其在写作上的负迁移影响作进一步的探讨,应用国内外语言迁移理论,主要包括错误分析理论、对比分析理论、中介语理论以及语言迁移理论进行指导,采用文本分析法、调查访谈法、对比研究等方法对江西信丰第二中学高三年级笔者所教班的127名学生进行长期的跟踪研究,分析母语负迁移出现在他们英文写作各个层面中的现象,探究其中的原因并希望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以减轻学生在英文写作时的焦虑心态以保证良好的写作效果,实现高考得高分的理想;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高广大中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效果,提升教学水平促进当地外语教学的发展。
[Abstract]:This paper makes a long - term follow - up study on 127 students in the second middle school senior middle school by using text analysis method , comparative analysis theory , intermediate language theory and language transfer theory .
【学位授予单位】:赣南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33.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佳慧;;论思维负迁移在汉译英中的影响[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年04期
2 徐玉亮!江苏;负迁移的克服[J];宁夏教育;1998年Z2期
3 潘妮;论汉译英中的思维负迁移[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4 高友萍;外语学习中的负迁移及对策[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5 张全;文化负迁移对英汉互译中词义理解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6 易金兰;语言负迁移现象及其对二语习得的双面影响[J];湖北农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7 葛朝霞;;避免国际商务环境下跨文化交际活动中的“文化负迁移”[J];国外理论动态;2008年12期
8 丁锡民;王峰;;克服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负迁移的策略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9 潘优燕;;二语习得中的负迁移及其对策[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7期
10 王慧;;二语习得中的语言负迁移及其纠正[J];科技信息;2009年2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波;;内蒙古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负迁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2 鹿学军;;大学英语教学中汉译英错误分析:语用负迁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3 齐秀坤;赵咏;;母语的负迁移对英语学习者写作的影响[A];高教科研2006(中册:教学改革)[C];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颖文;母语句法负迁移对高中生英语写作影响的实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2 张艺敏;第三语言习得中的逆向负迁移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6年
3 孙倩;母语负迁移对二语写作的影响[D];安徽大学;2016年
4 刘晓媛;汉语对高中英语写作的负迁移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5年
5 贺鸿莉;翻译中的文化负迁移[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王成慧;汉英翻译教学中的负迁移[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7 张海燕;母语在外语学习中的负迁移[D];太原理工大学;2006年
8 刘丽;中美时间交际中的文化负迁移现象[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9 田方方;初中生数学学习负迁移的成因分析及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10 崔霞;高一学生化学问题解决负迁移的诊断与矫正[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0684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068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