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面向问题解决的初中数学合作学习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9 02:37
【摘要】:伴随新课改的逐步推进,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理念的教学方式,已广泛深入中小学各学科,而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改过程中教师常用的教学方式之一,已成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合作意识的一种主流教学方法。数学课堂作为培养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主要阵地,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效果。而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支持学生更多地讨论数学解题过程中的思路,表达数学思想,促进同伴互助,促进学生问题解决和培养合作能力。南京市某中学,在昌乐二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指导下,一直鼓励在数学课堂进行合作问题探究的教学尝试。笔者在初2017级1班的数学合作课堂的实践观察和预研究发现,在数学课堂中,学生并不知道如何合作,合作解题停留在一对一核对答案,偶尔的同伴互助,而深入的针对数学思路的交流很少,学生合作流于形式的现象经常出现,并不能充分实现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的教学初衷。针对数学课堂合作学习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在合作学习理论、问题解决过程与策略、元认知等理论的指导下,本研究尝试对现有的数学课堂合作学习进行优化设计,围绕“问题分析--知识点定位--拟定方案--执行方案--反思检查”系列环节设计小组合作问题解决的过程模型,并探索一定的微观教学策略,促进小组有效地进行合作问题解决过程,进行教学实施活动。并从学生的合作学习状态、问题解决品质等两个方面来评估教学效果,推动合作学习真正发挥互相分享思路、鼓励数学表达、促进问题解决的作用。教学设计的思路,由研究者提出,与学科教师共同商定,内化到每节课的探究案的设计中;教学实施由学科教师完成,研究者参与课堂采集数据,包括小组合作学习的行为状态观察,小组完成合作问题解决任务的结果以及个人反思自评表。同时,还针对合作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进行了前后测。通过这些数据,来评估教学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问题分析--知识点定位--拟定方案--执行方案--反思检查”的合作问题解决过程模型及微观策略的应用,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表达,改善小组合作行为,从而提高小组讨论品质。(2)学生个人问题解决品质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处于逐步提高的趋势,所以解题支架的干预对学生个体的问题解决品质有着积极的影响。因此本研究提出的合作问题解决过程模型及其微观策略是有效的。在后续研究中笔者认为,合作学习不但需要外在的合作过程优化与策略干预,也需要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在后续的研究中,笔者将继续沿用已有的策略,并从小组文化建设改变部分学生的消极合作态度。并且,通过进一步训练,让学生讨论并总结解题思路的形式提高学生语言表达与总结概括能力。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33.6
【图文】:

教学性,合作学习,情感


动进行讨论;学生之间具有合作互助行为;在合作过程中具有积极的相互依赖;逡逑对于小组合作成果具有个人责任感和集体责任感。逡逑我国学者夏雪梅在前人的基础上,归纳出如图2.1所示的合作学习应具有的关逡逑键特质。M逡逑个人绩效责任)逡逑A际和团体作学^_^极的个体^逡逑A确而共享A逡逑、目标夕逡逑图2.1合作学习的关键要素逡逑1.积极的个体关联逡逑积极的个体关联让小组成员感受到大家是荣辱与共的共同体,在合作学习过程逡逑中需要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才能保证小组的成功。情感是维持小组成员之间积逡逑极个体关联的重要影响因素。积极的情感会给学习者带来学习的动力和持久性,逡逑反之,消极的情感不仅影响学习者正常学习,甚至影响学习者的身心健康^邋[38哦逡逑国学者陈瑞君在研宄中发现,团队满意感和团队凝聚力与团队合作学习小组的学逡逑12逡逑

组长,组织技巧


通过对领导者的培训,笔者希望计划从“问题分析一知识点定位一拟定方案-逡逑-执行方案一反思检查”五个阶段对小组合作过程进行规范,解决合作问题解决过逡逑程中存在的不规范现象,因此笔者结合合作过程模型探索出了如表3.2和图3.4所逡逑示的组长组织技巧,并对担任领导者角色的组长进行了组织技巧培训。逡逑表3.邋2组长组织技巧逡逑让我们先读一遍题……逡逑Stepl逦问题分析逦本题的己知条件有逦逡逑逦逦本题让我们求什么?逦逡逑知识点定位由己知条件我们可以推导出什么?逡逑Step2逡逑_逦拟定方案逦本题所涉及的知识点是什么?逦逡逑这道题的解题要点是什么?逡逑Step3逦执行方案逡逑逦能列出解题步骤吗?逦逡逑Step4逦检查反思|这道题大家都会了吗?逦逡逑组长组织技巧逡逑Stepl邋丨

本文编号:27201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7201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9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