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融入核心素养理念的探索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3 21:35
【摘要】:2016年9月,备受瞩目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颁布,预示着我国教育将从知识本位逐渐过渡到素养本位,学生的主体地位愈发得到重视。但在应试教育形势影响下,学科知识的地位仍根深蒂固,部分物理教师仍是立足于学科又回归于学科,教学形式内容为掌握物理知识的目的而服务,并未理解教育的真正意义。面对这样的状况,笔者试图去探索把核心素养理念融入初中物理教学的方法,使核心素养真正内化于课堂。本文前两章是对核心素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实践情况的整理归纳,发现国外研究倾向于学科的统筹统整,而国内文献研究更倾向于分科核心素养但逐渐有学科统整的趋势,从而为论文的下一步研究获得了理论支持。接下来,基于核心素养的视角对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三个版本的物理教材栏目及济南市中考题进行分析解读,列出各部分所蕴含的素养种类及个数,为研究提供数据支持,以帮助寻找核心素养的切入点。为避免纸上谈兵,分别设计了教师和学生的调查问卷来了解学生的素养具备情况和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认可度及培养状况。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对人文领域知识较感兴趣但来源较少,普遍缺乏批判性,安全意识匮乏,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创新意识但难以付诸实施。物理教师对核心素养基本了解但不够深入和准确,在教学过程中侧重教育的知识性,较重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对学生安全意识的教育仍待加强。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并结合教学实际,笔者进行了初中物理融入核心素养的策略讨论,给出了在教学中实施的建议,并依据所提出的策略对《质量》这节课进行了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对核心素养理念在课堂中的每一应用环节做了详细讨论,并在课堂中进行实施,并对实施过程以及过程中出现的偏差进行记录总结。由于笔者能力有限,问题研究也许不够透彻,但是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帮助核心素养走进物理课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不仅能习得学科知识,还具备了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多种能力和素养,成为有创造性有个性的高素质人才。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33.7
【图文】:
注意保护回答错误同学的自尊心,尤其是对抑郁或者粘液体质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对应于核心素养的健康生活。在质量的测量部分,发现部分学生对较大篇幅较复杂的实验步骤识记感觉困难。所以我把称量步骤的口诀稍微进行一下加工,利用组织策略里谐音的精细加工原则变成了“放一条,成都收”,增加了课堂乐趣,也帮助学生知识的记忆,一举两得。在课堂练习的思考题部分,有学生给出的答案是先拿其他的物体和邮票放在一起,然后把邮票拿走测物体的质量,最后两者之差为邮票质量的答案。针对这种答案,我把最小分度值的概念给学生进行了复习巩固,加深他们的概念理解,并鼓励学生课下思考其他的测量方法。三、课后小结在课堂小结部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基本已经形成了本节课的知识框架并能够准确表达出来,尤其是总结后的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去,成为课堂的主人,效果较好。
给学生讲述历史小故事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33.7
【图文】:
注意保护回答错误同学的自尊心,尤其是对抑郁或者粘液体质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对应于核心素养的健康生活。在质量的测量部分,发现部分学生对较大篇幅较复杂的实验步骤识记感觉困难。所以我把称量步骤的口诀稍微进行一下加工,利用组织策略里谐音的精细加工原则变成了“放一条,成都收”,增加了课堂乐趣,也帮助学生知识的记忆,一举两得。在课堂练习的思考题部分,有学生给出的答案是先拿其他的物体和邮票放在一起,然后把邮票拿走测物体的质量,最后两者之差为邮票质量的答案。针对这种答案,我把最小分度值的概念给学生进行了复习巩固,加深他们的概念理解,并鼓励学生课下思考其他的测量方法。三、课后小结在课堂小结部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基本已经形成了本节课的知识框架并能够准确表达出来,尤其是总结后的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去,成为课堂的主人,效果较好。
给学生讲述历史小故事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晓凤;;如何培养学生爱的能力[J];甘肃教育;2015年18期
2 蔡文艺;周坤亮;;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课程设计——苏格兰的经验和启示[J];辽宁教育;2014年13期
3 施久铭;;核心素养: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J];人民教育;2014年10期
4 刘影;刘佳佳;张扩滕;龚少英;;初中生学业归因方式、学业情绪与心理健康[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年05期
5 柳夕浪;;从“素质”到“核心素养”——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J];教育科学研究;2014年03期
6 裴新宁;刘新阳;;为21世纪重建教育——欧盟“核心素养”框架的确立[J];全球教育展望;2013年12期
7 滕s
本文编号:27402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740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