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浅析“主体—行为—主体”联想答题法在政治经济主观题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0-10-28 18:47
   正近年来,全国卷高考政治经济主观题试题出现了新视角、新取向:一是命题立意由过去的知识立意、能力立意向素养立意转变;二是命题思路由过去的构建以学科任务为导向的测评体系,形成以任务情境活动为核心的测评新思路转变;三是在命题要求上将真实性评价由"情境真实、任务真实"推向"情境真实、任务真实、行为真实"的新阶段转变。试题的变化需要教师探索相应的
【部分图文】:

经济生活,行为,环节


在使用“主体—行为—主体”联想答题法时,始终要围绕整体经济生活核心的三个主体及其相互作用关系(主体—行为—主体)。整体经济生活核心的三个主体包括国家、企业、个人(劳动者、纳税人、消费者等)。这三个主体,既是经济活动中经济行为的发出者,也是接受者,因此位于行为的两端。而行为其实只是为了体现主体间的关系而人为添加的词语,事实上,最重要的是行为发生的领域和环节,这也就有了四个环节———生产、分配、市场、消费。经济生活的主体会在经济环节中发生各种行为,从而对其他主体产生影响,因此而构成经济生活的主体—行为—主体模式,如图1所示。因此,在解答政治经济主观题时,不管是“原因类”“影响类”“其他类”,都可以始终围绕“主体—行为—主体”框架联想三个主体在四个环节中有哪些知识,四个环节中有哪些关于三个主体的知识,这些知识与其他主体存在什么样的联系等。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斌;;足球课,也能用“分数”说话?——郑州市第九中学构建校园足球测评体系经验介绍[J];校园足球;2017年05期

2 平克虹;;英语学科评价测试改革的学校方案——思考与建议[J];英语学习;2017年08期

3 蔡娟;;为未来做好准备——美国马萨诸塞州下一代综合测评体系的新特点[J];比较教育研究;2019年11期

4 王瑜;;理想与现实的悖反:美国基础教育学业标准化测评体系评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5年07期

5 杨惠中;;关于我国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考试;2015年01期

6 欧阳椿陶;;农村初中主副科教师均衡度测评体系的构建[J];考试周刊;2011年72期

7 ;上海公布2017年高中7门学科学业水平考命题要求[J];新教育;2017年11期

8 郭宗海;;一篇较好体现命题要求的作文[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3年12期

9 李之宁;;构建全面渗透的学生发展指导新模式[J];人民教育;2020年Z1期

10 史金霞;;命题要求与写作自由的问题[J];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初中版);2015年Z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娟;关于中学生科学素养测评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2 赵颖;对北师大版七年级(上)数学教材中问题情境的调查分析及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604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8604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a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