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教育信息技术支持下语文文本解读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5 15:08
  在“互联网+教育”的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将教育信息技术有效应用于语文的阅读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还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促进学生思维逻辑的发展。但目前教育信息技术与语文文本解读的融合研究多从优势、问题、建议、原则和策略等方面进行阐述,少有深入课堂实践将技术融入教学中。本文运用教育信息技术支撑语文文本解读过程,采用专门为语文阅读设计的师生互动文本解读工具辅助教师解读和学生阅读,全程跟踪和汇聚每位学生阅读文章过程中产生的阅读行为数据,分析学生阅读的行为特征并实时反馈。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发下几个部分:首先,以starC教学平台和学生阅读工具的互动为技术支持,结合“切划圈连”解读文本方法以及高中语文阅读能力分层模型进行深度融合,提出了一种创新型基于语文文本解读的教学模式,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其次,设计专门的师生解读工具,深入课堂进行实验研究,跟踪教师和学生解读文章过程。学生阅读工具自动记录学生阅读行为数据,经过汇聚分析,再现学生阅读过程,对班级学生的阅读行为进行整体评价,给教师提供实时反馈与指导。最后,对学生课堂阅读行为数据进行深度...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教育信息技术支持下语文文本解读创新研究


图3.1答题卡统计结果图??(5)学生阅读工具自动跟踪与分析学生阅读行为数据??学生在pad上进行圈画解读文章,学生端阅读工具会自动跟踪学生的阅读行??

文本解读,内连,类别,阅读能力


学生理解文章提供思路和引导。同时当学生不知道词语含义时,可以联系文章上??下文查找关联,通过圈连的方式有助于学生理解词语意思。??关于知识点之间的“连”有不同的分类,如图3.2所示。插入连如图3.2?(a),??即对于未知词语可以从文章的其他内容中寻找关联,将内容插入相应位置,便于??解释和解读;外连如图3.2(b),是将文中不同词语进行关联;内连如图3.2(c),??是对于一个未知的字,可以通过将字按结构拆开,推测出字的意思。??°〇lm?cTb?d)??入??(a)?(b)?(c)??图3.2?“连”在文本解读中的类别.(a)插入连,(b)外连,(c)内连??3.3阅读能力分类模型设计??基于国内外权威的阅读能力评估项目研究进行整理与分析,本文提出了针对??高中生阅读能力分类模型。PISA?(Program?forlnternational?Student?Assessment,国??际学生评估项目)阅读能力测试从阅读任务和目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测评,.总体上??分为三类:检索信息、解释文本、反思与评价

阅读能力,测试指标


.。.于未知词语可以从文章的其他内容中寻找关联,将内容插入相应位置,和解读;外连如图3.2(b),是将文中不同词语进行关联;内连如图3.2(于一个未知的字,可以通过将字按结构拆开,推测出字的意思。??°〇lm?cTb?d)??入??(a)?(b)?(c)??图3.2?“连”在文本解读中的类别.(a)插入连,(b)外连,(c)内连??3.3阅读能力分类模型设计??基于国内外权威的阅读能力评估项目研究进行整理与分析,本文提出了中生阅读能力分类模型。PISA?(Program?forlnternational?Student?Assessment,生评估项目)阅读能力测试从阅读任务和目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测评,.总三类:检索信息、解释文本、反思与评价,根据不同的难度级别细化为[56_58],P1SA提出的学生阅读能力指标如图3.3所示。??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测评大数据支持下的学习反馈设计研究[J]. 陈明选,王诗佳.  电化教育研究. 2018(03)
[2]大数据背景下的精准个性化学习路径挖掘研究——基于AprioriAll的群体行为分析[J]. 姜强,赵蔚,李松,王朋娇.  电化教育研究. 2018(02)
[3]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法的提出及意义[J]. 施银芳.  考试周刊. 2018(06)
[4]面向智慧教育的大数据研究与实践:价值发现与路径探索[J]. 肖玉敏,孟冰纹,唐婷婷,吴永和,谢蓉.  电化教育研究. 2017(12)
[5]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融合运用分析[J]. 潘红.  科技资讯. 2017(24)
[6]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文本解读[J]. 赵永攀.  教学与管理. 2017(17)
[7]“NAEP”阅读评价及其借鉴价值[J]. 林其雨.  语文建设. 2017(16)
[8]高中语文文本解读教学策略分析[J]. 徐毅.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2017(05)
[9]让教育信息技术为语文课堂增添多彩魅力[J]. 刘许辉.  课外语文. 2017(10)
[10]生命在场:语文教学文本解读的应有之义[J]. 袁国超.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11)

博士论文
[1]未来课堂环境下的可视化教学研究[D]. 叶新东.华东师范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信息技术在初中课堂教学的应用研究[D]. 郝琪.山东师范大学 2017
[2]个性化文本解读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 熊永佛.江西师范大学 2016
[3]PISA阅读测评与语文高考阅读测评的比较研究[D]. 傅苑婷.洛阳师范学院 2016
[4]高中文言文批注式阅读必要性研究[D]. 赖潺.陕西师范大学 2016
[5]本色语文视角下的阅读教学文本解读研究[D]. 袁娟娟.苏州大学 2016
[6]初中语文学生文本解读能力培养研究[D]. 孟婕.山东师范大学 2015
[7]高中语文教师教学文本解读现状及对策研究[D]. 魏调平.西北师范大学 2015
[8]初中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行动研究[D]. 杨姗姗.华中师范大学 2015
[9]初中散文教学中以“品味语言”为视角的文本解读实践研究[D]. 王文彩.杭州师范大学 2015
[10]教育信息技术异化问题研究[D]. 翟丽华.郑州大学 2013



本文编号:29790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9790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9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