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物理微课评价指标的界定及应用效果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8 09:05
  物理微课是以微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物理学科知识点的,情景化的网络教育资源。当今社会网络教学高度发展,尤其是新课程标准对中学物理教学指导下的教育改革中,物理微课作为一种提高物理教学效率的辅助方式受到许多一线教师的关注与认可,微课作为一种辅助教学资源,在现代教育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现阶段微课质量参差不齐,开展物理微课评价指标的界定及应用效果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利用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与熵权法开展物理微课评价指标的界定及应用效果研究。第一章综合网络问卷调研与文献综述分析得出微课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具有较好的辅助效果,若开发制作、微课使用得当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第二章界定了本研究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第三章在调研现有网络优质物理微课基础上归纳物理微课特征,对物理微课与物理实验类微课进行分类与阐述。第四章分析物理微课评价指标相关要素,统计得出本研究物理微课一级、二级评价指标量表。再利用熵权法计算评价量表一级、二级指标的权重系数:利用软件SPSS 21.0统计分析评价量表的信度与效度。第五章为物理微课的应用与分析,首先对比分析案例一“超重... 

【文章来源】:宁夏大学宁夏回族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物理微课评价指标的界定及应用效果研究


图1-2???物理微课”相关研究图??分析论文数据检索结果与图1-2中可视化分析结果可得:我国对微课的研究逐年呈快速??上,201

框架结构,研究方法,框架结构,相关文献


图1-4研究内容框架结构图??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法??在前期的论文选题过程中需要调研大量相关文献,在知网中搜索相关主题,关关书籍与硕博论文进行研读,例如物理教学、微课、微课程、评价指标与核心素。另一方面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也需要获取大量相关文献与书籍以获得该领域内。对文献进行整理和综述不仅有助于了解本领域相关问题发展情况,还有助于研成果时发现不足,弥补自己论文研宄的漏洞或发现研宂的新方法和新思路。??-??

实物,电路,老师,杨忠


高中课程中涵盖较为全面且无偿分享资源的是杨忠诚?老师制作的忠诚物理翻转课堂,??该视频课程以翻转课堂为依托,用微课的形式为载体分节为学生讲授不同知识点,每节微视??频课程均为3至10分钟,使用方法便捷且讲解简单易懂,授课教师风趣幽默受到学习者的??喜爱。如果所有的老师都把自己的课程上传到网上,免费分享给大家,那么教育就没有不公??平之说了。杨忠诚老师是一名贵族学校物理老师,他个人分享自己精心录制的物理微课程且??对所有用户免费开放,在忠诚物理翻转课堂这个频道,目前为止杨老师制作了全部的初、高??中物理视频,希望能够对需要提升自己的学生以及教师有所帮助。图3-7为牛顿第三定律实??物演示实验图。图3-8为利用力的传感器演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实验图。??①?http?://www.wkmk.?com/v-play-3?5?219-8593?3?.htm??②杨忠诚,北京大学理论物理硕士,NC?State教育学硕士,哈佛大学教育学院进修,美国大学理事会认??证,曾获第三届全国微课大赛一等奖。??-1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以物理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温度传感器实验教学案例设计[J]. 陈琪睿,慕晓艳,杨晓梅.  物理教师. 2018(08)
[2]知识可视化在物理教学中的研究[J]. 柯文燕.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17(16)
[3]基于建构主义的物理教学方法探讨[J]. 吴昇.  新课程(中). 2017(08)
[4]“失而复得”的纸片[J]. 陈琪睿,杨晓梅.  物理通报. 2017(08)
[5]自组装偏振光定量探究实验研究[J]. 杨晓梅,慕晓艳,陈琪睿.  大学物理实验. 2017(03)
[6]基于微电流传感器的静电感应起电机实验[J]. 慕晓艳,杨晓梅.  物理实验. 2017(03)
[7]实践探索物理“微课”教学的特点[J]. 贾珍奎,李蓉兰.  新课程(下). 2017(02)
[8]高中物理课堂微课的运用实践探微[J]. 方建平.  中国校外教育. 2016(26)
[9]“助学型”微课教学设计策略[J]. 黄晓冰,胡铁生.  数字教育. 2016(04)
[10]高中物理教学中运用思维可视化导学案的实践[J]. 何志锋.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6(08)

硕士论文
[1]基于用户满意度的高校微课评价指标研究[D]. 孙汝菡.山东师范大学 2017
[2]基于熵权法的微课评价研究[D]. 吴圆圆.华中师范大学 2017
[3]基于微信平台的高中物理微课开发与翻转课堂教学建议[D]. 王晓娟.苏州大学 2016
[4]中学地理微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 杨茂林.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6
[5]基于“同课异构”的高中物理微课教研与教学的研究[D]. 乐林鹿.江西师范大学 2016
[6]MOOC环境下高中物理微课程设计研究[D]. 左思源.河南大学 2016
[7]学习型虚拟实验资源的设计与实践研究[D]. 戴玉婷.四川师范大学 2016
[8]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微课评价研究[D]. 王泽颖.浙江师范大学 2016
[9]微课程的有效性研究[D]. 乔方良.浙江师范大学 2016
[10]初中物理实验微课研究与设计[D]. 王楠.天津师范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2181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32181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9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