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基于6w+h方法的数学课堂提问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0 13:30
  我国新提出的数学课程目标:学生在学习及应用数学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用、数据分析等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就需要在教学中逐步渗透、培养。而课堂提问是教师使用最频繁的教学手段之一,良好的提问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构建与数学理解。谁提问,谁就在思考,数学课堂提问是培养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点,提问可刺激并强化学生学习。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针对性和高效性是课堂提问研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调查了解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发现最吸引学生的活动是教师的讲授,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敏感度不高。可见提问在实际教学中并未发挥其重要作用,学生独立思考时间较少,出现学生不愿发问等情况。教师的提问通常是未经过设计,仅凭经验课上随机提问,提问有些过于盲目。对相关综述进行分析后提出了“基于6w+h方法的数学课堂提问设计”。“6w+h”(which、what、who、when、where、why、how)方法借鉴了拉斯韦尔的“5w模式”(即:谁(who),说了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说(to ... 

【文章来源】:喀什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6w+h方法的数学课堂提问设计研究


1.2课堂提问

工作分析方法,步骤,模式,学科问题


以教师的提问为中心 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为起点 以学科问题为基础、学生问题为起点、教师问题为引导的三位一体模式是一系列问题的持续解决,即是在发现问题不断经历学习解决老问题、解决新问题、解列的过程中,教师的提问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者 H·拉斯韦尔于 1948 年在《传播在社会程的五种基本要素,并按照一定结构顺序将斯韦尔程式”的过程模式。这五个 w 分别是 (谁)、says what(说了什么)、in which cwith what effect(有什么效果)。五 w 模式表影响受众的目的,如下图 2-2 是五 w 模式

维度,教材,目标,体现主体


图 2-3基础上拓展出 7 个维度的具体含义如下:一个),本文指提问的主次关系、先后次序等,即在指提问解决的核心问题。么),是指问什么,即课堂教师或学生提问的内容。),是指谁提问,向谁提问。(体现主体间性与角色转换)间),指提问的时机,何时需要问,在什么章节点、知识点时不需要,提问后的等待时间,反馈时间。点),提问的地点(环境),这里指课堂环境(教学氛围)什么),是指(提问的意义、思路、方式)为什么这样提问?何在?通过这个问题要达到什么样目的?样),指提问的方法、如何进行提问,怎样提问。于这 7 个维度对数学课堂提问有针对性的进行提问设计研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邵耀荣.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7(24)
[2]中国学生发展的数学核心素养概念界定及养成途径[J]. 孔凡哲,史宁中.  教育科学研究. 2017(06)
[3]基于“5W”模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效果归因和优化研究[J]. 左康茹.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6(06)
[4]中美中学数学优秀教师课堂提问的比较研究——以两国同课异构的课堂录像为例[J]. 周莹,王华.  数学教育学报. 2013(04)
[5]优化小学数学课堂问题设计的5W策略[J]. 李清丰.  课程教育研究. 2013(01)
[6]ESP教学“5W1H”要素分析[J]. 任荣政,丁年青.  外语界. 2012(02)
[7]5W2H法在高职学生实践实训中的应用[J]. 唐世海.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 2011(04)
[8]专家型—熟手型数学教师课堂提问能力的个案比较研究[J]. 白改平,韩龙淑.  数学教育学报. 2011(04)
[9]中美课堂提问研究述评及比较[J]. 黄伟.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11(03)
[10]数学高效与低效教师课堂提问教学行为的案例比较[J]. 黄会来,王迎.  数学教育学报. 2011(03)

硕士论文
[1]“六何”认知提问导航,促进高中生数学理解[D]. 覃茜.广西师范大学 2015
[2]中学数学特级教师与普通教师课堂提问的个案比较研究[D]. 吕延丽.广西师范大学 2014
[3]高中数学新手教师课堂提问现状与对策研究[D]. 白明星.东北师范大学 2013
[4]中美中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的比较研究[D]. 洪璐.广西师范大学 2013
[5]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案例分析[D]. 陈蕊.天津师范大学 2012
[6]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D]. 董倩英.天津师范大学 2011
[7]对高中教学教师提问中的元认知能力的探究[D]. 邓积超.广西师范大学 2011
[8]《牛津高中英语》(江苏版)教材“Project”板块教学的调查研究[D]. 匡匡.南京师范大学 2011
[9]从拉斯韦尔模式透视新闻的意识形态建构[D]. 屈哲.中央民族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2224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32224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7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