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城乡教育不平等与政府教育投入31

发布时间:2016-06-22 19:03

  本文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城乡教育不平等与政府教育投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2015年第3期总第179期;2015年5月《经济社会体制比较》Compara;城乡收入差距、城乡教育不平等与政府教育投入;吕炜杨沫王岩;内容提要:文章通过对盖勒和斯利亚的理论模型进行扩;揭示了城乡教育不平等和城乡收入差距可以通过政府实;文章建立联立方程组和分布策予以改善的内在机理;城乡教育不平等将会加剧城乡收入差滞后模型进行了实;距,城乡收入差距也会促使城

2015年第3期总第179期

2015年5月《经济社会体制比较》ComparativeEconomic&SocialSystemsNo.3,2015May2015·财税体制改革·

城乡收入差距、城乡教育不平等与政府教育投入

吕炜杨沫王岩

内容提要:文章通过对盖勒和斯利亚的理论模型进行扩展,将城乡二元结构和政府行为引入

揭示了城乡教育不平等和城乡收入差距可以通过政府实施农村偏向的教育投入政跨期模型,

文章建立联立方程组和分布策予以改善的内在机理。基于2001~20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

城乡教育不平等将会加剧城乡收入差滞后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

距,城乡收入差距也会促使城乡教育不平等的程度进一步加大。第二,缩小城乡初中教育经费的差距可以有效地降低城乡教育不平等和城乡收入差距,而缩小城乡小学或高中教育经费的差距对降低城乡教育不平等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并无显著作用。实证研究结果的政策含义在于实施农村偏向的教育投入政策,增加对农村初中教育的支持力度为打破城乡教育不平

“恶性循环”等和城乡收入差距的怪圈提供了一个解决思路。

关键词:城乡教育不平等

中图分类号:F812城乡收入差距政府行为人力资本文献标识码:A3947(2015)03-0020-14文章编号:1003-

一、引言

城乡收入差距已经成为了影响中国收入差距扩大进而影响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004;Benjaminetal.,2004;Sicularetal.,2007;林毅夫等,的最主要因素(Wu&Perloff,

1998)。李实(2003)使用中国社科院组织的住户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全国收入差距的40%来源于城乡收入差距。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乡收入比由1985年的2.10上升至2013年的3.03,上升了近50%,如果将实物性收入和补贴都视为个人收入的一部分,那么中国可能是世界上城乡收入差距最大的一个国家。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滞后,教育资源

2003;万川,1999)都促使农村经济发展成为了整匮乏,剩余劳动力流动受限等(王海光,

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短板,也是拉开城乡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成因,一部分学者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入手,着重探讨了由

2001;王于户籍制度所产生的户口歧视和地域歧视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章元、王昊,

2005;万海远、2013);也有一部分学者从政府政策的角度探究城乡收入差距。美艳,李实,

作者简介:吕炜,东北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沫,东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博士生。王岩,东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博士生。

感谢东北财经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王伟同、齐鹰飞等的评论。感谢匿名审稿人的宝贵意见,文责自负。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路径选择、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财力保障与地方政府激励研究”

(项目编号:14ZDA032)。

他们认为政府制定的关于城市倾向的政策将拉大城乡收入差距,反之,农村倾向的政策有

2004;陈安平、2010)。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陆铭、陈钊,杜金沛,

上述研究都是从宏观层面切入进而研究城乡收入差距成因的。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一些学者基于微观调查数据的研究为我们认识城乡收入差距提供了新的视角。陈斌开等(2010)通过对2002年CHIPS数据进行Oaxaca-Blinder分解,研究得出城乡教育水平差异是影响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最重要的因素,其贡献程度达到34.69%。史泰丽等(Sicular

2007)基于1995年和2002年的CASS调查数据研究了中国居民收入不平等,etal.,研究结果表明,在众多的家庭自身特征中,教育因素对收入的影响相对较为显著。

通过对文献的系统梳理,可以发现,目前探讨教育水平差异与收入水平差距的文献多是从区域角度展开论述的,且主要关注的重点是教育水平差异与收入水平差距之间的单向影响机制。一些学者基于人力资本模型研究了教育水平差异对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与

1966)构建的关于收入分配的人力资本模影响程度。贝克尔和西斯(Becker&Chiswick,

型认为,人口总体的平均教育程度和教育分布状况会影响收入分配状况。他们基于美国各地区的截面数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教育不平等与收入不平等显著正相关,教育不平等程度的减小,有益于收入不平等的改善。白雪梅(2006)利用中国1982~2000年的

1966)提出的人力资本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数据对贝克尔和西斯(Becker&Chiswick,得

出了教育和收入不平等之间存在稳定而密切的关系,教育不平等会加剧收入不平等。也有一些学者的研究表明收入差距将会通过影响人力资本投资进而造成教育水平差异。盖

1993)研究了初始收入分配对教育分布的影响,勒和斯利亚(Galor&Zeria,认为由于借贷

市场不完全,收入均等将有利于那些不能通过借贷方式筹措教育费用的穷人获得教育机

1993)就收入差距对教育不平等的开创性研究后,会。继盖勒和斯利亚(Galor&Zeria,陆

陈钊(2005)采用分布滞后模型考察了教育与收入分配的关系,他们的研究表明,收入铭、

还有一些学者从公共政策层面探讨了政府教育差距对教育的影响具有时变特征。此外,

经费投入对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但是,如果一些个体无力承担教育成本而放弃接受教育,那么,增加公共教育投入不但无助于缩小收入差距,反而有可能进一步扩大收入

2000)。差距(Sylwester,

从已经梳理的文献来看,基于微观数据的经验研究已表明,中国城乡教育不平等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动因,但目前还鲜有研究从中国城乡二元结构视角来探讨城乡教育不平等与城乡收入差距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相关的政府公共政策讨论更是缺乏。本

1993)所提出的跨期模型中引入城乡二元结构和文通过在盖勒和斯利亚(Galor&Zeria,

从理论层面揭示城乡教育不平等、城乡收入差距和政府教育投入这三者间的内政府行为,

在关系。

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为理论分析;第三部分对数据、模型和估计方法进行探讨;第四部分是实证研究结论;第五部分是稳健性分析;最后为本文的结论及政策含义。

二、理论分析

1993)基于一定的理论假设,盖勒和斯利亚(Galor&Zeria,通过建立一个跨期模型,

阐述了资本市场不完善时收入分配与人力资本投资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之上,本文通过引入城乡二元结构和政府行为进一步扩展跨期模型,重点阐释政府可以实施农村偏向

进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内在机制。的教育投入政策从而提高农村部门教育水平,

(一)基本模型

基本假设:(1)假设劳动力可以分类,高学历群体可认为是熟练工人,而低学历群体可认为是非熟练工人。根据目前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现实情况可知,高学历群体都集中

而低学历群体则集中在农村地区。(2)假设一个开放经济中仅存在一种商在城镇地区,

品,这种商品可以用来消费或投资。该商品可以由熟练工人或者非熟练工人来生产,ωs>0代表熟练工人的工资收入,ωn>0代表非熟练工人的工资收入。(3)个体在经济中存在两期,他们可以选择当期不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当期和第二期都作为非熟练工人工作;也可以选择当期选择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在第二期作为熟练工人工作,人力资本的投资额为h。(4)每一个个体都只有一个父母和一个小孩,,也就是说人口的规模保持在L不变。

(5)为了简便起见,个体的效用来自第二期的消费(假设个体消费集中在第二期)和给后代留下的遗产。效用函数的形式为:

u=αlogc+(1-α)logb(1)

b代表第二期的遗产,0<α<1。(6)个体的天赋和偏好一其中c代表第二期的消费,

致,那么对个人而言,唯一不同的是遗产。(7)资本可以自由流动,市场利率为r。

若个体从第一期继承了数量为x的遗产,他面临两种选择:一是第一期和第二期都作为非熟练工人工作;二是在第一期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在第二期作为熟练工人工作。他是否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完全取决于各种情况下所带来的效用比较。根据盖勒和斯利亚的结论可知:当x≥h时,个体倾向于先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后作为熟练工人从事生产;x<h时,个体倾向于作为非熟练工人从事生产。

进一步地,盖勒和斯利亚引入了资本借贷市场,当个体继承的遗产x<h时,还可以考虑通过借款来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由于借款者有可能违约,所以导致了这种资本市场不

从而个人借款的利息i>r。根据效用最大化的原理可知:当x≥h时,个体直接进行完全,

f=[人力资本投资;当f≤x<h,ωn(2+r)+h(1+i)-ωs]/(i-r)时,个体通过借款进行

人力资本投资;当x<f时,个体不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直接作为非熟练工人工作。可见,财富初始分布不仅决定了这一期个体的选择,而且也决定了下一期遗产的分布:

(1-α)[(xt+ωn)(1+r)+ωn],xt<f

xt+1=

(1-α)[,h≤xtωs+(xt-h)(1+r)]

当个体继承的遗产x<f时,个体将不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他的后代也不进行人力资本投资,长此以往,这一类个体的遗产值将趋向于:

n=(1-α)/(1-(1-α)(1+r))ωn(2+r)(3)

当个体继承的遗产f<x<h时,他们会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此时,他们的遗产值趋于:

g=(1-α)[h(1+i)-ωs]/[(1+i)(1-α)-1](4)

当个体继承的遗产x<g时,他们的后代在t时期也许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但是经历{(1-α)[,f≤xt<hωs+(xt-h)(1+i)](2)

几代以后,就不会再进行投资,他们的遗产将收敛于n;相反,当个体继承的遗产大于g时,他们的后代也会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最终,遗产值将趋于:

s=(1-α)[1-(1-α)(1+r)]ωs-h(1+r)]/[

(二)引入政府行为下收入差距、劳动力质量的动态变化(5)

接下来引入政府行为。假设政府向熟练工人征收一定的税收,税率为t0,并向继承遗产数额x<h且选择贷款接受教育的个体发放一定的补贴①。为了对该模型进行简化,我们统一在第二期对熟练工人征税,并对贷款者予以补贴。假设第二期的熟练工人的人数为N1,第一期选择贷款接受教育的人数为N2,由于第一期选择贷款接受教育的个体到第二期也将成为熟练工作者,所以N1=N2+N0,其中N0表示x≥h的人数。

在加入政府的税收和补贴后,我们重新对个体是否选择进行人力资本投资进行分析。该模型中,个体是否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决策取决于各种情况下所带来的效用大小的比较。若个体选择不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直接作为非熟练劳动力进行工作,其效用函数为:

Un(x)=log[(x+ωn)(1+r)+ωn]+αlogα+(1-α)log(1-α)(6)

若个体第一期继承遗产数额x≥h,其选择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效用函数为:

Us(x)=log[(x-h)(1+r)+(1-t0)ωs]+αlogα+(1-α)log(1-α)(7)为了确保理性个体在继承遗产数额x≥h时,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所带来的效用大于直接作为非熟练工人从事生产所带来的效用,即Us(x)>Un(x),政府对熟练工人征税的税

h(1+r)+ωn(2+r)]/ωs。如果继承遗产数额x<h的个体选择率需要满足:0<t0<1-[

借款进行人力资本投资,那么他的效用函数为:

Ud(x-h)(1+i)+N1t0ωs/N2+(1-t0)ωs]+ε(8)s(x)=log[

其中N2t0ωs/N2为政府给予的补贴。只有当个体借款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所得到的总

d即Us(x)>Un(x)时,个体才会选择进行人效用大于作为非熟练工人所获得的总效用时,

*f*=[力资本投资。所以,当个体的初始财富x>f,ωn(2+r)+h(1+i)-(1-t0)ωs-

N1t0ωs/N2]/(i-r)时,个体将选择借款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反之,他将选择作为非熟练工

*人工作。由N1=N2+N0>N2,可知f<f,所以,加入政府的税收和补贴政策后,降低了初

始财富较低的个体选择贷款进行教育投资的门槛。而且随着熟练工人的增加,税收的总

人均收到的补贴也逐渐增加。这样一来,越来越多的遗产低于f的个体选择进行额增加,

借款投资。而原本就选择借款投资的个体,由于收到的补贴越来越多,到某一期,其初始

在长期,所有个体所继承的遗产数额x≥h。这样,政府就不再需财富也将达到h。这样,

要对熟练工人进行征税,也不用给通过贷款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个体发放补贴。最终所有个体的财富将会收敛于:

n=(1-α)/[1-(1-α)(1+r)]ωn(2+r)(9)

长期以来,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得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异质性。相比城市而言,农村具有较低的初始财富水平。城市部门的劳动力更倾向于进行人力资本投资进而作为熟

①向高收入的群体征税,而向低收入群体发放教育补贴。高收入群体主要集中在城镇地区,而低收入群体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政府实施这一政策相当于采取农村偏向的教育投入政策。

练工人从事二三产业的生产活动,而农村部门的劳动力更倾向于不进行人力资本投资而继续作为非熟练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所以,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城乡收入差距和教育水平将持续拉大,直到达到某一个均衡。当前,由于农村居民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即使他们选择进城就业也只能进入低端劳动力市场,受到户籍和地域的双重歧视(王美艳,2005;谢嗣胜、2006;章元、2013)。目前,姚先国,王昊,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开始重视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一旦政府采取偏向农村的教育投入,扶持农村的教育事业发展,就能有效突破农村地区因为初始财富水平太低而无法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瓶颈,从而有效改善城乡教育不平等进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三、数据、模型与方法

(一)数据分析

2010;钞小静、2014),与之前的研究一致(陈斌开等,沈坤荣,本文采用城市居民的可

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的纯收入之比来衡量城乡收入差距;使用城镇和农村6岁以上居民受教育程度之比来衡量城乡教育不平等。图1显示了我国各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省份从2001到2011年城乡收入差距和城乡教育不平等的变化趋势。其中,东、中和西部地区的代表省份依次为江苏省、吉林省和重庆市。对比这三组图来看,我国各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和城乡教育不平等之间具有相似的内在影响机制

《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数据来源:根据2001~2011年和的

相关数据计算绘制①。

图1:各地区代表省份城乡收入差距和城乡教育

不平等水平变化趋势(2001~2011)

①2003年城乡教育水平统计出现了一定的偏误,本文采用前后两年的城乡教育水平之比的平均值来进行纠偏。

 

 

下载地址:城乡收入差距_城乡教育不平等与政府教育投入31.Doc

  【】

最新搜索

城乡收入差距_城乡教育不平等与政府教育投入

幼儿园教师五年期总结 (2500字)

操作系统题目及任务分配

2012英语中考模拟试题001命题方向_图文

北京地铁s6线规划图

投资方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的,被投资单位为其

2016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

医疗器械维修员岗位实习报告

2.信用证通知书

addition omission_图文


  本文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城乡教育不平等与政府教育投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602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602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6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