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班级学生评价:应然与实况

发布时间:2017-09-02 13:34

  本文关键词:班级学生评价:应然与实况


  更多相关文章: 学生评价 班级活动 纸笔测试 发展性评价 评价策略 终结性评价 班级文化建设 实证评价 主体互动 动态生成性


【摘要】:正评价的最终目标,在于推动并实现学生的发展,而不是为了控制和约束学生,或者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切不可让功利性的目标蒙蔽了教育的眼光,从而使学生评价与"育人本位"发生严重错位。当前,教育界已经普遍认同对学生的评价应从甄别性评价向发展性评价转变。因此,学生评价的改革也正跳出传统纸笔测试的局限,强调评价的过程性价值,并注重评价内容与标准、过程与方法的多样性,突出评价和教育的整合,体现评价的人本属性。而评价改革的重心也在进一步下移,教师、学校、区域
【作者单位】: 上海市闵行区教育测评与研究中心;
【关键词】学生评价;班级活动;纸笔测试;发展性评价;评价策略;终结性评价;班级文化建设;实证评价;主体互动;动态生成性;
【分类号】:G635.1
【正文快照】: 评价的最终目标,在于推动并实现学生的发展,而不是为了控制和约束学生,或者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切不可让功利性的目标蒙蔽了教育的眼光,从而使学生评价与“育人本位”发生严重错位。 当前,教育界已经普遍认同对学生的评价应从甄别性评价向发展性评价转变。因此,学生评价的改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光辉;;素质教育需要什么样的学生评价[J];中学教育;2003年06期

2 隋立国;王水玉;;新课程实施中的发展性学生评价[J];新课程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年05期

3 黄兰兰;;面向素质教育的发展性学生评价[J];科教文汇(下半月);2006年06期

4 鲁家宝;;创新学生评价机制促发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年24期

5 关尚敏;杨桂华;;学生成长发表: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实践探索[J];未来教育家;2014年Z1期

6 刘晓华;开展有效的“学生评价”[J];物理教学探讨;2005年07期

7 贾先华;抓学生评价改革 促学生全面发展[J];校长阅刊;2005年Z2期

8 涤生;;适度才是关键——学生评价教师之辨析[J];教育;2009年13期

9 王凤堂;学生评价教学好[J];思想政治课教学;1995年02期

10 蒋馨初;构建现代学生评价机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立东;王西辞;曹一鸣;;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学生评价研究——基于两位教师课堂录像的编码分析[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王正福;;构建发展性评价体系是学生评价改革的精髓[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3 李永贵;;学校德育重在教师的言传身教模范作用与学生评价[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记者 郭凌;北票三高学生评价教师动真格[N];朝阳日报;2008年

2 记者 李爱铭 通讯员 焦苇;新学期:改进学业质量评估[N];解放日报;2009年

3 叶祝颐;取消三好生评选赋予学生评价新内涵[N];青岛日报;2013年

4 原北京五中校长,特级教师 吴昌顺;同是好教师 标准各不同[N];中国教育报;2009年

5 沈大雷;南通改革学生评价机制“不唯分数论英雄”[N];江苏教育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树培;珍视不可测量之物[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弘婧;我国基础教育中的学生评价与学生发展[D];淮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安艳;差异性学生评价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陆燕琴;班级建设中的学生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4 张瑞娟;尊重差异、引领发展[D];河南大学;2010年

5 刘鹏;在中职卫校数学教学中实施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实验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9年

6 徐尉羚;真实性学生评价问题与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宁;新课程背景下学生评价的现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徐彦宾;试论语文课程中的发展性学生评价[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虞雅蓉;学生评价与学生发展:以化学教学为例[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10 陈晓蕾;中小学美术教学中质性学生评价理论与实践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7788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7788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b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