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师德规范——源自内心的标准

发布时间:2017-09-20 14:38

  本文关键词:师德规范——源自内心的标准


  更多相关文章: 师德规范 教师师德 职业道德规范 伦理失范 教学活动 教育实践 教学信念 默而识之 职业信念 使人


【摘要】:正人类自出现专门的教育活动开始,就对师德提出了规范性的要求。如,古代提出的"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教育教学的道德规范,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这些职业道德规范构成了我国教师师德的基本内容体系。国外许多国家也有相应的师德规范,如美国的"教育专业伦理规范"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领域存在的许多"道德伦理失范"现象影响到了教育领域,如"有偿家教""利用职业
【作者单位】: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师德规范;教师师德;职业道德规范;伦理失范;教学活动;教育实践;教学信念;默而识之;职业信念;使人;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教学伦理学研究”(12JJD88001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635.1
【正文快照】: 人类自出现专门的教育活动开始,就对师德提出了规范性的要求。如,古代提出的“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教育教学的道德规范,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这些职业道德规范构成了我国教师师德的基本内容体系。国外许多国家也有相应的师德规范,如美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虎纹;;中小学师德建设的问题及思考[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2 余本海;师德建设的误区及矫正[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0年10期

3 沈娅梅;新时期师德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江南论坛;2002年10期

4 杨春茂;师德建设中几个关系的哲学思考[J];人民教育;2003年10期

5 蒋正平;农村中小学师德建设问题探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年11期

6 张华均;张国富;;让师德在交流中升华[J];新课程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年03期

7 曾广增;浅谈市场经济环境中的师德建设[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04期

8 程立海;;师德,我们应如何突出重围[J];中国农村教育;2005年06期

9 刘晓萍;吕旭峰;;关于师德建设的认识与实践[J];中小学管理;2006年S1期

10 陈京山;;把握师德内涵 增强教育实效[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侯丽华;;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建设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辽宁卷)[C];2010年

2 张淑玲;;教师道德评价的认识与探索——教师道德评价多样性的研究课题,关于师德评价定义内容及方式的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二)[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启东中学校长 王生;加强师德建设 促进学校发展[N];中国教师报;2009年

2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教授 翁铁慧;师德建设:义不容辞的责任[N];文汇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徐晓敬;俯下身来与孩子对话[N];辽宁日报;2008年

4 倪光辉;师德规范约束什么[N];人民日报;2008年

5 大寒;有偿补课别毁了师德[N];延安日报;2008年

6 ;“师德红线”会不会让教师放弃惩戒教育?[N];大连日报;2013年

7 贾薇;昆明师生为新师德规范叫好[N];昆明日报;2008年

8 通讯员 张明 唐国平;东安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N];永州日报;2011年

9 张鹏生;从最基础的“达标工程”开步[N];中国教师报;2007年

10 袁智;南丰县组织教师学习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N];抚州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忆;中小学师德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王霄;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则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邢炜;论中小学师德考核与管理[D];山西师范大学;2014年

4 李旭艳;中小学课外培训机构师德建设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4年

5 陈民生;关于中学师德建设的若干问题探讨[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6 刘艳;农村中小学师德建设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3年

7 陈聪;政府、学校、教师在师德建设中的作用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5年

8 尹景丹;延边地区中小学师德现状调查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9 徐润基;中小学教师“师德高标”的困境与超越[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10 何谐;道德领导理论视野下中小学师德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8886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8886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9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