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方式对3-6岁儿童两类行为问题影响的跨文化研究
本文关键词:教养方式对3-6岁儿童两类行为问题影响的跨文化研究
【摘要】:儿童行为问题是指儿童期出现的、在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上都超过了相应年龄所允许的正常范围的异常行为,包括孤僻退缩、焦虑抑郁、攻击反抗、违纪越轨等。儿童期的行为问题持续时间过长将会变得复杂,必须及早进行干预治疗,否则会影响到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阻碍到儿童的生长发育和社会化过程,甚至影响成年后的人格和行为,造成心理缺陷或人格障碍。很多学者都认为不良的父母教养方式是儿童问题行为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教养方式对儿童问题行为影响的研究始终是教育学和发展心理学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研究主要是在大量有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189名和柬埔寨163名3-6岁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研究,比较中柬父母教养方式及其对3-6岁儿童的情绪和违纪两类行为问题的影响,以期使行为问题的家庭影响因素研究向纵深发展,为提升父母教养水平以及有效预防和矫正学龄前儿童的行为问题做一些理论铺垫。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从问题行为得分和检出情况来看,(1)中国3-6岁儿童情绪和违纪两类行为问题得分、检出率均显著高于柬埔寨儿童;(2)不同文化背景父母组成的家庭中3-6岁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高低大体遵循从中国幼儿—中柬混血幼儿—柬埔寨幼儿递减的趋势,即3-6岁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体现出文化梯度;(3)中国儿童情绪和违纪行为问题检出率分别在3岁和6岁时最高,而柬埔寨儿童在4岁时两类行为问题检出率最高。 从教养方式维度来看,中国父母在接受—拒绝维度得分较柬埔寨父母高(得分高为接受端),中国父母在教养方式的允许—控制维度得分也比柬埔寨父母高(得分高为允许端)。 从教养方式类型来看,中国放纵型父母最多,其次是权威型父母;在柬埔寨则是权威型父母居于首位,其次是专制型父母。 从教养方式对行为问题的影响来看,权威型教养方式有利于减少中柬3-6岁儿童两类行为问题的产生;专制型教养方式易导致中国3-6岁儿童两类行为问题的产生;忽视型教养方式易导致柬埔寨3-6岁儿童两类行为问题的产生。
【关键词】:教养方式 行为问题 跨文化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78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2
- 第一章 绪论12-20
- 一、问题缘起12-13
- 二、研究意义13
- 三、理论基础13-14
- 四、概念界定14-20
- (一) 儿童行为问题14-17
- (二) 教养方式17-20
- 第二章 文献综述20-25
- 一、儿童行为问题的研究20-23
- (一) 国外的相关研究20-21
- (二) 国内的相关研究21-23
- 二、教养方式对儿童行为问题影响的研究23-25
- (一) 国外的相关研究23-24
- (二) 国内的相关研究24-25
- 第三章 研究设计25-28
- 一、研究目的25
- 二、研究假设25
- 三、研究对象25
- 四、研究方法25-27
- (一) 文献法25
- (二) 问卷调查法25-26
- (三) 半结构访谈法26-27
- 五、研究步骤27-28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28-36
- 一、中柬3-6岁儿童两类行为问题的基本特点28-31
- (一) 两类行为问题的得分情况28
- (二) 两类行为问题的检出情况28-31
- 二、中柬父母教养方式的基本特点31-33
- (一) 教养方式两维度得分情况31
- (二) 教养方式类型分布情况31-32
- (三) 教养方式类型年龄段分布情况32-33
- 三、教养方式与中柬3-6岁儿童两类行为问题的关系33-36
- (一) 教养方式具体内容与3-6岁儿童两类行为问题的关系33-34
- (二) 教养方式各维度与3-6岁儿童两类行为问题的关系34-35
- (三) 教养方式类型与3-6岁儿童两类行为问题的关系35-36
- 第五章 讨论36-47
- 一、中柬3-6岁儿童两类行为问题检出的差异36-38
- (一) 中柬3-6岁儿童两类行为问题的整体差异36
- (二) 中柬3-6岁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的年龄差异36-37
- (三) 中柬3-6岁儿童违纪行为问题的年龄差异37
- (四) 不同文化背景家庭幼儿的检出差异37-38
- 二、教养方式类型对中柬3-6岁儿童两类行为问题的影响38-41
- (一) 教养方式类型对中柬违纪行为问题年龄走势差异的影响38
- (二) 权威型教养方式有利于减少两国幼儿行为问题的发生38-39
- (三) 专制型教养方式易导致中国幼儿行为问题的产生39-40
- (四) 忽视型教养方式易导致柬埔寨幼儿行为问题的产生40-41
- 三、教养方式三方面内容对中柬3-6岁儿童两类行为问题的影响41-43
- (一) 亲子间情感联系的影响41
- (二) 教养信念的影响41-42
- (三) 教养行为的影响42-43
- 四、中柬教养方式的成因分析43-47
- (一) 社会文化特点43-44
- (二) 社会经济发展44-45
- (三) 家庭子女数量45-47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47-50
- 一、结论47
- 二、教养建议47-50
- (一) 创造温馨的家庭氛围48
- (二) 严格规范儿童的行为48-50
- 结语50-51
- 参考文献51-55
- 附录55-62
- 致谢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爱书,武丽杰,陈力;儿童行为与家庭环境的偏相关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1年05期
2 姚璐璐;;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心理发展关系研究综述[J];科技信息;2011年05期
3 宣煦;许秀峰;梁志中;康传媛;蒋惠珍;李敏;;昆明市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彭世勇;国际跨文化交际主流研究中常用的定量数据分析方法[J];外语教学;2005年04期
5 张朝;;中美学龄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比较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6年10期
6 陶沙,董奇,王耘;抚养困难与教养行为的关系及其调节因素[J];心理科学;2000年05期
7 吕勤,陈会昌,王莉;儿童问题行为及其相关父母教养因素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3年01期
8 齐茨,方富熹;跨文化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新趋势[J];心理学报;1991年02期
9 石绍华,郑钢,唐洪,张梅玲;育儿风格对儿童发展的影响[J];心理学动态;2001年03期
10 王丽,傅金芝;国内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发展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蒙衡;中德儿童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的跨文化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静鑫;4岁儿童气质活动性与教养方式对其8岁问题行为的预测[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袁曦;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分析:基于杭州市学龄前儿童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余舒;父亲教养行为及与2-6岁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龚艺华;父母教养方式问卷的初步编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金明权;大庆市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调查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公桂兰;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焦虑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崔(王莹);学龄前儿童情绪与行为问题评估:绘人测验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8 杨连友;3-5岁儿童受欺负的一般特点及其与内化问题行为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安瑞;2~3岁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心理环境的相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陈宝林;不同经济发展地区儿童行为问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606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1060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