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院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独特性——基于传播学视角的分析
本文关键词:民族院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独特性——基于传播学视角的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民族院校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少数民族大学生 传播环境
【摘要】:从传播学的视角看,民族院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呈现出六个方面的独特性:即少数民族传播者拥有接近性特质;民族大家庭的缩影的特殊传播环境;传播内容以马克思主义"五观"、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为侧重点,显得与众不同;传播渠道中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少数民族史"等课程独具特色;少数民族大学生受众既具备有助于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效果的心理因素,又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消极影响;传播效果评价以塑造"四个认同",赢得政治支持和政治忠诚,为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作为核心指标,自成体系。
【作者单位】: 西南民族大学政治学院;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与对策研究”(13JD710021) 四川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课题“民族院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挑战与对策研究”(CSZ13037) 西南民族大学国家重大项目培育项目“西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创新研究”(2012SZD003)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751
【正文快照】: 马克思主义的大众传播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逻辑起点。提升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效果将有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同其它领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相比,民族院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传播者、传播环境、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众、传播效果等要素既有相似性,又有独特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青;;建构我国政治信任的当代实践路径探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周太山;石云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影响力研究[J];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01期
3 李青;;我国政治信任建构的当代实践路径[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04期
4 李青;;当代中国政治信任现状思考与路径建构[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石云霞;周太山;;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各阶层的影响力研究[J];学术论坛;2010年03期
6 贾友军;赵爽;;边疆民族地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挑战与策略——以新疆为例[J];新疆社科论坛;2012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申文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及实现形式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青;论中国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政治信任建设[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2 赵烨;外国教育家在我国中小学教师中的影响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郭芳;加强我国舆论宣传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及对策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陆春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影响力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5 关璐;独立学院辅导员思想素质提升问题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茂林;民族院校要正确定位办出特色[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2 王健;我国民族院校发展状况及对策思考[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10期
3 马志强;民族院校招生制度改革初探[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4 张昆,李天德,崔百宁;民族院校电磁学实验教学之浅见[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5 马麒麟;在邓小平教育理论指引下探索民族院校教学改革的新路子[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汉文);1999年03期
6 高瑞;追求综合实力的跨越式发展[J];中国民族;2003年02期
7 安学斌;民族院校教育创新刍议[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8 石华富;影响民族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年15期
9 马麒麟,高瑞;学科建设与新时期民族学院的发展[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10 普丽春;民族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现状与思考——以云南民族学院为例[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吴琼英;;论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院校构建和谐校园的对策[A];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研究[C];2009年
2 李芳青;;应用价值工程与提高民族院校的功能价值[A];中国价值工程辉煌成就20年(1978—1998)[C];1998年
3 杨放;何江川;蒙昌勇;伍小花;;全国五所民族院校十七个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因子分析[A];体质研究与健康促进论文集[C];2006年
4 李梅;陈亚飞;;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班新生入学适应性问题的调查研究[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黄羽新;;立足学生实际,加强教学管理和改革——少数民族学生培养模式研究之二[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6 胡建川;;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展望[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7 黄敏;;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民族学生道德教育的启示[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8 张俊宗;;构建多样性人才培养模式 为民族地区培养适切性人才——以西北民族聚居区高校为例[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樊泽;;民族干部的摇篮 民族教育的典范——纪念延安民族学院成立50周年[A];全国少数民族革命史文集[C];199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万能;坚持科学发展观 努力办好民族院校[N];贵州日报;2009年
2 闵伟轩;筚路蓝缕写华章 继往开来铸辉煌[N];中国民族报;2010年
3 中央民族大学科研处处长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余梓东;民族院校科研工作:着眼国计为民生[N];中国民族报;2009年
4 陈立鹏;准确定位:民族院校发展的前提[N];光明日报;2009年
5 夏静;民族院校负责人研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之路[N];中国民族报;2009年
6 闵信;国家发改委将安排资金 支持民族院校建设[N];中国民族报;2010年
7 周仕兴;全国民族院校教学管理工作会议在邕召开[N];广西日报;2008年
8 李寅;国家民委与贵州、湖北两省共建民族院校[N];中国民族报;2008年
9 杨胜才;民族院校要走特色办学之路[N];光明日报;2006年
10 杨胜才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民族院校定位:找准位置,,方能走对路子[N];中国民族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遂周;我国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邱世兵;中国民族院校转型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3 陆继锋;中国民族院校办学理念的变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4 包永全;“三重认同”为核心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张俊豪;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院校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6 郑白玲;特与不特[D];西南大学;2008年
7 吕佩臣;民族院校办学特色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蔡琼;中国民族院校发展中的文化转型[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许林;公平视角下我国民族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付娜;民族大学(学院)的特有功能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金雨;我国民族院校国际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2 赵贤迪;生态位理论下我国民族院校发展定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3 罗杨;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
4 余易文;民族院校学习性投入调查[D];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
5 胡俊;民族院校在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3年
6 欧阳yN兰;我国少数民族院校特色发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7 赵晖;民族院校信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相理锋;我国民族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探讨[D];天津大学;2004年
9 吴阿古拉;民族院校助学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10 徐广洲;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588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1158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