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成人教育论文 >

国家认同视角下的德宏傣族教育史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3 09:40

  本文关键词:国家认同视角下的德宏傣族教育史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德宏 傣族 教育史 国家认同


【摘要】:本文试图从国家认同的视角探讨德宏傣族教育的发展历史。 德宏傣族在其教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传统寺庙教育、儒学教育和近现代学校教育的并立与更替。随着明代南传上座部佛教在德宏地区的盛行,寺庙教育成为德宏傣族的主要教育形式,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才开始迅速衰落;而传统的儒学教育则从明朝开始在德宏傣族地区出现,但其对传统傣族社会影响微弱;近代学校在民国时期出现,此时的德宏傣族社会中学校教育、寺庙教育和儒学教育共存,其中学校教育和寺庙教育在德宏傣族教育历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德宏傣族的现代学校教育快速发展,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学校教育开始成为德宏傣族的主要教育形式。 伴随着教育形式的变化,德宏傣族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经历着此消彼长的变化。传统的寺庙教育是德宏傣族民族认同维系和巩固的重要手段,而儒学教育则使王朝国家认同开始在德宏傣族的认同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近现代学校教育使其产生民族国家认同并最终成为其认同体系中的主体。 论文第一章,通过论述南传上座部佛教传入德宏傣族地区的时间和社会背景,以及分析寺庙教育的内容和功能,探讨德宏傣族寺庙教育对其民族认同的重要作用。第二章分析元明清时期中央王朝在德宏傣族地区的教育政策和儒学教育发展概况及效果,指出这一时期德宏傣族的王朝国家认同开始出现。第三章探讨了民国时期德宏傣族地区面临的内外社会环境,以及近代学校教育的发展情形,认为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之间存在张力。第四章通过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德宏傣族的学校教育历史,指出这一时期现代学校教育发展快速,国家认同在这一地区占强势主导地位,但是其民族文化出现断裂,反过来也会影响其国家认同。 综合德宏傣族在其教育历史发展过程中身份认同的变化,本文揭示了教育对边疆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重要作用;而德宏傣族教育的发展过程也反映出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边疆少数民族教育的复杂性。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759.2;D63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科;;德宏傣族佛寺教育浅探[J];德宏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梁多俊;;傣族土司文化研究的现状及对策[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3 方晓鸾;赵毅;;南传佛教传入德宏傣族地区初探[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4 王g,

本文编号:11801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11801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4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