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人学习动机特点的调查研究
本文关键词:关于成人学习动机特点的调查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终身学习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成人参与教育,有以提高学历层次为目的的学历教育,有以提高职业技能和专业适应性为主的职业教育,教育对象呈多元化趋势。文章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问卷对成人参与教育的学习动机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当前成人参与学习的动机特点,从而提出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的建议。
【作者单位】: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基金】: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关于成人学习动机的实证研究”(编号:2009A3-03)
【分类号】:G720
【正文快照】: 在心理学上,动机总是与特定的目标相联系,并直接指向特定的目标,学习动机是社会和教育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主观反映。学习动机不仅是动态的、变化的,还受个体对环境认知及差异的影响,因而也是复杂的。通过了解成人参与教育学习动机的内容和特点,是对其进行教育和指导的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译文;;简析成人学习者的学习动机[J];继续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2 盛瑶环;曾祥福;李启华;;大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分析及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6年20期
3 冯丽华;段建;杨玉宇;;成人学习动机调查及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0年1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豪锋;李海龙;;远程学习中的学习意志力探析[J];成人教育;2012年05期
2 刘宗发;冉汇真;;西南地区二本院校学生学习动机水平调查分析[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1年04期
3 杨天天;;动机理论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大学教育;2013年10期
4 李云芳;;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归属感培养的困境及对策探析——基于成就需要理论的分析[J];成人教育;2014年09期
5 孙蕾;;关于成人学习动机的实证研究与分析[J];成人教育;2014年12期
6 刘畅;;大学生思想政治课内部学习动机特点[J];华章;2011年29期
7 徐国琴;章福彬;;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动机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8 李松庆;;关于成人教育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方法的调查与分析——以广东工业大学为例[J];商业经济;2009年24期
9 鲁娟;崔乔礼;华伟;;军医大学生学习动机强度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04期
10 陶庆树;钱克善;王姝;孙洁;;应用型本科院校新生学习动机调查分析及培养——对金陵科技学院新生的调查研究[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新荣;关于提高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2 彭凌;高校贫困大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初探[D];西南大学;2011年
3 熊美凤;医务人员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与培养策略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4 邓惠芳;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学习动机及影响因素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佳权;大学生师生关系、学习动机及其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孔媛媛;大学生学习倦怠及其应对策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7 王婷;PBL教学模式下医学生学习动机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8 王思思;提高大学本科生学习有效性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9 安红臣;高师化学专业学生学习心理的调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10 赵萍;大学生学习计算机动机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斌;我国成人学习动机研究综述[J];成人教育;2004年09期
2 姚远峰;国外成人学习研究的进展:心理学视角[J];继续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3 张译文;;简论成人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J];继续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4 苗军芙;高校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5 韩旭华,张乃钲;依据教育心理学原理培养激发学习动机[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6 宗健梅;王艳霞;;成人学习之比较研究——以学习的动机和目的为主要比较内容[J];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01期
7 王学红;;论学生学习动机及其激发与培养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03期
8 牛丽娜;;成人学习动机理论在网络远程教育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09期
9 董晓林;学生学习动机现状调查与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4年21期
10 吴雪萍;张桂莲;;成人学习动机探究[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2008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英俊;浅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J];呼兰师专学报;2001年02期
2 王彦;谈如何培养和激发初中学生的学习动机[J];基础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3 薛英;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4 马建敏;教学双赢的重要条件——谈大学生学习动机的了解与培养[J];南京化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5 孔莉;激发学生学习动机途径略论[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1年02期
6 杨建萍;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J];交通高教研究;2001年03期
7 刘朝霞;激发学习动机 培养学习兴趣[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03期
8 邹长虹;学习动机是外语学习成功的关键[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3期
9 张颖秋;学习动机——二语学习的促进因素[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10 王芝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几点方法[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友生;;怎样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2 张红俊;;化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3 邹水生;;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初探[A];中国名校卷(湖南卷)[C];2013年
4 沈素琴;;翻译学习动机与译者身份认同[A];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摘要[C];2013年
5 白雅洁;;小议如何调动幼儿的学习动机[A];2013年4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6 杨坤成;;浅谈中小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7 姚娜;;武术和跆拳道学习动机差异分析[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8 蔡兰富;;乡医《病理学》面授教学的点滴体会[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9 郑武;;论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四卷)[C];2013年
10 叶瑞香;;电脑辅助认知复健在儿童职能治疗的应用[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二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朝阳市龙城区 胡凤丽;激发学习动机 提高学习效率[N];鞍山日报;2010年
2 山东省无棣县埕口中学 邱振中;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N];学知报;2010年
3 山西潞城一中 成健;中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N];山西科技报;2001年
4 江阳西路学校 屈德伦;浅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优化数学课堂教学[N];泸州日报;2009年
5 临颍县窝城镇第二初级中学 钱瑞平;浅析激励原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N];学知报;2010年
6 江苏省宿迁中学 朱立新 孙振;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其在学习中的作用[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5年
7 甘肃省财政学校 王燕君;学生学习动机障碍[N];甘肃日报;2008年
8 武山县鸳鸯初级中学 聂文平;中学生心理因素探析[N];甘肃日报;2009年
9 北京市大兴区第五小学 于慧芳;妙用激励性语言[N];中国体育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霍群珍;大批孩子为何感觉学习无趣[N];黄石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朱晓红;中学生学习动机缺失量表的编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志敏;大学英语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策略的有效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3 刘凤阁;L2MSS理论视角下的中国英语二语学习者学习动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暴占光;初中生外在学习动机内化的实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灵美;关于中职生数学学习动机及其激发策略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马祥凯;中国大学生与越南留学生学习动机对比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3 秦立淼;高中生数学学习动机的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4 杨晏清;物理学习动机取向与学业成绩相关性调查分析[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5 杨晓宁;高职学生学习动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6 彭凌;高校贫困大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初探[D];西南大学;2011年
7 刘芸;菲律宾华校学生的华语学习动机与华校的激发策略[D];暨南大学;2011年
8 王金梅;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9 唐玮;学习动机对高中生英语学习的影响[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10 浦凤艳;国有民办中学学生数学学习动机的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2516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1251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