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院校的多元化招生路径:背景、实例及展望
本文关键词:民族院校的多元化招生路径:背景、实例及展望
【摘要】:民族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中独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备高等教育的一般功能,还体现着重要的差异性特征。本文基于多元文化教育理念,认为在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民族高等院校招生切忌盲目跟风,必须在现行体制和时代背景下发掘适合自身特点的新模式,以特色招生模式在高等教育生源市场中突出重围,构建多元立体的民族高等院校招生模式。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安多藏区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3BGL128)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757
【正文快照】: 一、引言高校招生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入口,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关系到维护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问题,兼具质量和公平两个层面。民族高等院校招生不仅体现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问题,还关系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其其格;试论民族高等院校图书馆文化[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1年04期
2 欧以克;民族院校建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的思考[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2期
3 林晋;21世纪民族高等院校的竞争方略[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S1期
4 邓行;民族高等院校技术类无形资产的流失与管理[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5 高中义;知识经济对民族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6 王洁;试论加入WTO与民族高等院校发展对策[J];民族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7 ;全国首届民族高等院校理科教学科研改革研讨会会议纪要[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1期
8 马慧麟,杨丹丹,朴勇;关于民族高等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探讨[J];民族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9 马平;;对我国民族高等院校学业考试的几点思考[J];民族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10 周鹏生;;民族院校开设应用心理学专业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冶进录;;新时期民族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工作探讨[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田建明;6所民族院校与美国高校签署16项合作协议[N];中国民族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赵静 通讯员 乔文良 李志平 刘健;特殊历程 特殊贡献 特殊使命[N];青海日报;2009年
3 张炜哲;少数民族双语科普试点单位增扩[N];中国民族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杜再江;民族教育要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好务[N];贵州民族报;2009年
5 国家民委副主任 图道多吉;大力推进民族高等教育发展[N];中国民族报;2001年
6 记者 董洪亮;庆祝中央民大建校60周年大会举行[N];人民日报;2011年
7 陈晓兰 蒲白;加强民族院校学科建设[N];中国民族报;2001年
8 记者 洛桑才让 赵静;青海民族大学正式揭牌[N];青海日报;2009年
9 本报特约记者 吴传一;明日更有灿烂时[N];中国民族报;2001年
10 潘自力 陆宁;以人为本 追求卓越[N];中国民族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魏国敏;中国民族高等教育财政支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朱翠梅;民族高等院校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D];延边大学;2003年
2 潘建华;我国民族高等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的理论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徐洁;西部欠发达地区民族高等院校教师激励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4 柳琴;我国少数民族受高等教育权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陈牡丹;民族院校“双少”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6 牛楠楠;民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7 王瑞之;费孝通民族思想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民族高等教育的启示[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3年
8 闫豫;民族院校普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2548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1254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