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类培养模式下成人高等院校通识课程设置研究
本文关键词:大类培养模式下成人高等院校通识课程设置研究
【摘要】:大类培养模式是成人高等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探索,是成人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社会人才多样化需求的重要举措。本文力图探讨大类培养模式对成人高等院校通识课程设置的价值,并提出了制定专业分流标准、设置通识课程目标、优化通识课程结构、整合通识课程内容和彰显通识课程人本特色的课程设置策略。
【作者单位】: 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宁波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教育目标多元化与学生自主选择的大类培养模式研究”(10YJA880132)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724
【正文快照】: 一、大类培养模式概述进入21世纪以来,大类培养模式成为了成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探索,是成人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社会人才多样化需求的重要举措。大类培养模式是指高校打破学院和学科限制,将专业按归属门类划分成大类,以基础融通的原则设计通识教育、专业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云川;张建新;;通识课程与大学文化[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左崇良;;研究型大学通识课程实践的误区与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03期
3 李会春;;中国高校通识课程设置现状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07年04期
4 庞国斌;;试论我国大学通识课程建设走出困境的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12期
5 庞国斌;刘桂君;;通识课程建设:一个急待厘清和研究的问题[J];大连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6 庞国斌;;大学通识课程建设:亟待走出误区的藩篱[J];教育科学;2008年02期
7 肖守柏;肖丽梅;;美国大学通识课程的历史发展及启示[J];科技广场;2008年04期
8 刘薇;唐铁军;;加强通识课程建设全面提高学生素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素质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9 柴永昌;;试论高校通识课程模块体系的设置[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10 邹婷;尹杰;田振军;;就业视角下创新体育师范生通识课程的必要性[J];科技信息;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艺霖;;工科类高校本科通识课程建设的问题与思考——以西南交通大学为例[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七卷)[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山东大学文科一级教授 温儒敏;通识课程不能满足于“知识拼盘”[N];光明日报;2013年
2 黄大路 上海外国语大学社科部;构建涉外高校通识课程体系[N];组织人事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任敏;清华教改:本科大拓通识课[N];北京日报;2014年
4 武汉大学 冯惠敏;提高大学通识教育质量的几点思考[N];光明日报;2009年
5 王达三;何不在通识课程中延续经史传统[N];中国教育报;2008年
6 雷天邋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研究员 甘阳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孙向晨;素以为绚兮[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7 上海大学教授 浦家齐;让大学生走近哲学[N];解放日报;2012年
8 记者 姜澎;院士执教通识课最受欢迎[N];文汇报;2006年
9 陈洁;莫让通识教育缺席(下)[N];大众科技报;2008年
10 洪春生;让学生自己当家[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双;美国通识教育对我国大学通识课程改革的启示[D];吉林大学;2011年
2 姚兰英;我国高师院校通识课程设置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肃婷;大学通识课程评价初探[D];汕头大学;2007年
4 刘小兰;研究型大学通识课程内容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5 梁海霞;陕西省普通高校通识课程内容体系设置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6 裴利娜;我国大学通识课程改革的政策变迁研究(1978-2011)[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7 任小漫;山东省普通高校通识课程设置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8 盘美秀;大学通识课程体系绩效评价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9 楚学枝;高职院校通识课程设置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5年
10 朱荣;地方师范高校通识课程实施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3027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1302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