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成人教育论文 >

西南民族地区高校专业结构与行业就业结构的适应性评价——基于云南省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7-12-20 13:21

  本文关键词:西南民族地区高校专业结构与行业就业结构的适应性评价——基于云南省的实证分析 出处:《民族教育研究》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西南民族地区 高校学科专业结构 区域行业就业结构 适应性评价


【摘要】:本文以云南省为实例,对西南民族地区行业部门就业岗位与2007~2012年高校专业毕业生的对比分析,评价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与区域行业就业结构的适应性状态以及高校各专业的就业前景,借此反映云南地区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为西南民族地区提高大学生就业这一长期的区域高等教育科学发展问题提供更清晰的审视角度。
【作者单位】: 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文理学院;云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研究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省域高等教育结构合理性判别标准构建研究”(项目编号:BIA120078)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752
【正文快照】: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民族地区的地方高校肩负着超出自身“负载”的高等教育普及化、大众化任务,必须新增大量本、专科专业以容纳更多学生,因此其学科规模成倍增长,这一增长前所未有。[1]与此同时,一些发展所带来的问题也相伴而生,其中最为突出的表现是高校专业结构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方丽;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调整[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年06期

2 李英;赵文报;;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09期

3 曲木铁西;;试论少数民族高校的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J];民族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4 张征;;地方民族院校本科专业分布与调整研究——基于1999-2011年的数据分析[J];民族教育研究;2013年03期

5 李战国;谢仁业;;美国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互动关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1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婷;;大学生理想人格与积极动控素质[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赵诗礼;;刍议农村职业教育中的现代教育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03期

3 杨哲;钟生海;;高职高专“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建设的思考[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5期

4 王爱民;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的课堂教学[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黄爱军;我院部分本科课程试卷分析与评价[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6 苗金明;;城市管理与监察(城市设施安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刘智运,胡德海;对教育本质的再认识[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4期

8 周星宇;对北京体育大学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状况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9 黄荔生;;我国运动训练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年12期

10 彭庆文;;论新时期大学体育的基本属性——现代大学职能的分析视角[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文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培养创新型人才——北京外国语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2 樊月华;;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A];北京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2005-2007)[C];2008年

3 黄胜;梁光华;;论贵州地方高校的科研发展思路与策略[A];第一届贵州博士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潘锦全;冯素芹;;试论邓小平关于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思想[A];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05年

5 张立新;王雅林;林涛;;教育与社会互动的机理释义及其调谐[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温海燕;陈平水;;高等教育经济学逻辑起点探析[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武毅英;郑晖阁;;闽台高教资源互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析[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马草原;许燕青;狄京;李晓庆;杨舒程;;场效应管基本原理教学方法初探[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家彬;中国高等学校分类方法的反思与建构[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丁米;泰国大学汉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吕京;西部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吕佩臣;民族院校办学特色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张建功;中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周伟;基于DEA方法的研究型大学科研绩效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韩锦标;基于知识管理的大学核心竞争力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8 黄胜;从“逃学”到“向学”[D];西南大学;2011年

9 江志斌;新时期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赵惠君;“校园内的公共服务”: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改革与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农郁祺;市场导向下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刘佳;地方大学研究生教育产学研联合培养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崔丽敏;生态位视域下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定位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何允;高校校园人文景观营造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5 代芳芳;大学班级管理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志忠;本科生导师制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黄辉;高职院校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探析[D];苏州大学;2010年

8 糜泽敏;新形势下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思考[D];苏州大学;2010年

9 王燕;南昌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郭红军;高等艺术院校公共选修课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谭敏;谢作栩;;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我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状况分析[J];高教探索;2009年02期

2 张少雄;;西方大众高等教育的困境与我们的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3 雷洪德;;大众化时代中国高校本科专业调整的三维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4 王雅芬,马红霞;90年代美国农业政策的改革及其影响[J];湖湘论坛;1999年01期

5 柴达;;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特色专业形成路径的选择[J];中国大学教学;2011年10期

6 雷洪德;;文学本科专业规模大发展的原因与代价[J];大学教育科学;2011年03期

7 马永霞;姜兴健;;不同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实证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0年03期

8 曲木铁西;;试论少数民族高校的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J];民族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9 文雯;李乐夫;谢维和;;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初期学科结构变化的主要特点与实证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景跃军;战后美国产业结构演变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健吾;;《基督宗教在西南民族地区的传播史》评介[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焦书乾;;论我国中南、西南民族地区城市的历史演变[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年03期

3 娄世民;杨申室;;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年会暨构建西南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J];红河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熊明安,张藩;西南民族地区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几个实际问题的探讨——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谈起[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5 王吉文;论南昆铁路对西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J];西藏研究;1998年01期

6 张诗亚;张诗亚;贺能坤;周玉林;周玉林;;认识西南与西南民族地区发展——西南大学张诗亚教授访谈[J];社会科学家;2009年09期

7 汪淑娟;姜腾晖;;信息化时期西南民族地区高校学生会工作的现状及新思路[J];文教资料;2010年09期

8 程昭星;试论清代中央政权对西南民族地区实行的政治改革及其意义[J];贵州社会科学;1991年12期

9 ;《基督宗教在西南民族地区的传播史》出版[J];教育评论;2003年04期

10 佟德富;金京振;;试论宗教的社会作用——兼论民族地区的宗教问题[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传禹;常志顺;许琳;杨斌;刘艳丽;;云南鸭疫里默氏杆菌血清型调查[A];第三届中国水禽发展大会会刊[C];2009年

2 梁名志;王立波;李友勇;王平盛;付学奇;马伟;蔡丽;季鹏章;;云南省茶树资源对PTPs靶标的抑制效果研究[A];中国茶叶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鲍晓华;张卫国;;云南省农产品加工的发展前景[A];中国西部农产品加工及产业化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周铁生;;云南省天然香料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A];2004年中国香料香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王紫江;杨芳;赵雪冰;;黑颈鹤在云南的分布数量变化[A];第八届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全国代表大会暨第六届海峡两岸鸟类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王兆荣;;依法行政促进云南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再上新台阶[A];水土保持依法行政的理论与方法——中国水土保持学会预防监督专业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马艳兰;孙治旭;胡涛;;对云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A];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2006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刘家富;汪禄祥;黎其万;束继红;;云南食用玫瑰的营养成分研究[A];云南省作物学会2004—2006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6年

9 黎其万;汪禄祥;钱钧祥;刘家富;;云南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的对策探讨[A];云南省作物学会2004—2006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6年

10 张世s,

本文编号:13122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13122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0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