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邦德国高等全纳教育的现状、支持模式及启示
本文关键词:联邦德国高等全纳教育的现状、支持模式及启示 出处:《中国特殊教育》2015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联邦德国在签署和通过《残疾人权利公约》后,在多个层面上都对高等全纳教育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建议和措施,以保障有特殊需要大学生的高等教育权利和质量。本文以多特蒙德工业大学推进高等全纳教育的工作模式为例,介绍了联邦德国在高等全纳教育领域做出的尝试和成效,以期为我国高等全纳教育实践提供借鉴。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特殊教育研究所;
【基金】:“北京师范大学青年教师基金项目”(项目编号:SKXJS2014003)资助
【分类号】:G769.516
【正文快照】: 1研究背景《残疾人权利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是联合国历史上第一个全面保护残疾人权利的国际法律文件,也是国际社会在21世纪通过的第一个人权公约。《公约》的核心理念指出,法律对待残疾人应从慈善救济的角度转变到对人权的尊重和保障[1],残疾人不应该再被看作病人或社会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建岭;;高等特殊教育均衡发展探析[J];教育科学;2012年01期
2 王志强;申仁洪;;残疾人高等教育随班就读初探[J];中国特殊教育;2008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悦;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延辉;刘霖;张少杰;;吉林省城乡残疾人生存状况比较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8年11期
2 陈更娟;于松梅;;论我国高等融合教育支持系统建构——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探讨[J];毕节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3 李彦群;;残疾人高等教育学校支持体系的建构[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4 韩禹锋;杨阳;;中外艺术专业残疾人大学生课程设置浅析[J];时代教育;2014年11期
5 张丽;;中外艺术专业残疾人大学生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17期
6 徐景俊;;黑龙江省残疾人高等教育模式研究[J];时代教育;2015年03期
7 王臻;;高校残疾大学生利用图书馆服务调查分析[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1年04期
8 刘晓燕;范国新;;“人本特教”背景下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多元化的思考[J];考试周刊;2009年37期
9 陈立;赵微;;徘徊与挣扎:我国高等特殊教育研究的特征[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年09期
10 赵君;;浅谈当代大学教学评价标准的发展[J];科技视界;2014年2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延辉;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绩效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杨柳;从隔离到全纳[D];西南大学;2009年
3 马宇;我国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支持体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悦;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金慧;视觉障碍大学生就读经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涛;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年
4 张耀军;特教中专学校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5 秦黎;当前我国高等特殊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4年
6 李智会;爱尔兰高等教育入学公平性行动计划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7 阿力江·依明;国际人权法视野下我国残疾人权利保护研究[D];新疆大学;2014年
8 刘珍;我国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4年
9 王佳佳;聋人大学生学习动机及调整策略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4年
10 徐景玉;大连市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现状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强,鲍国东;中、日、美聋人高等教育模式的对比与借鉴[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2 顾定倩;特殊教育教师资格制度的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3 孙启林;孔锴;;全球化视域下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12期
4 崔凤鸣;;美国《残疾人教育法》与残疾人高等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10期
5 金帷;;英国:给残疾大学生更多照顾[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9期
6 刘中立,刘吉山;目前发展高等特殊教育的几项迫切任务[J];长春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7 金野,吕欣;试论新形势下高等特殊教育的多维发展[J];长春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8 宗占国;关于残疾人高等教育几方面问题的思考[J];长春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9 朴永馨;高等特殊教育的发展[J];中国残疾人;2004年01期
10 刘志敏;残疾人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J];中国残疾人;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周晓红;李刚;;我国特殊教育经费投入的问题与对策解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毛荣建;;视障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六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滕军伟;[N];中国改革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湛卫清;人权与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舜尧;论特殊教育法制保障的完善[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2 闫晶晶;影响残疾大学生就业的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义胜;蔡俊;;全纳教育:普通学校对特殊儿童的融合[J];现代特殊教育;2003年05期
2 Anupriya Chadha;兰继军;;学会教育:通过教师的专业成长来推行全纳教育[J];现代特殊教育;2003年09期
3 钱丽霞;江小英;;全纳教育在部分国家的实践[J];现代特殊教育;2003年10期
4 宋玲;;西方学者对全纳教育的另一种认识[J];现代特殊教育;2003年10期
5 单昆;;全纳教育追求教育质量[J];现代特殊教育;2003年Z1期
6 黄志成;全纳教育——国际教育新思潮[J];中国民族教育;2004年03期
7 郝振君,兰继军;论全纳教育与教师素质[J];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07期
8 黄志成;全纳教育、全纳学校、全纳社会[J];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05期
9 熊琪;;试论全纳教育在教育要素中的实施[J];现代特殊教育;2004年03期
10 吴春艳;转变观念——实施全纳教育的前提[J];中国特殊教育;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董尼;;在全纳教育理念视角下的摄影教育实践[A];科学素质培养的实践和探索[C];2009年
2 张会亮;;英国全纳教育:让所有人融入主流的权利[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10科普理论国际论坛暨第十七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颜家睦;;全纳教育特殊儿童社区康复模式的探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五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4 翁绮睿;;英国全纳课程的发展进程与困境[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努力办出老年大学的水平、特色和效益[A];围绕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加快老年教育事业发展——江苏省老年教育研讨会暨省老年大学协会第十三次年会交流材料选编[C];2003年
6 杨赛男;;全纳教育背景下的高中教育——以视觉障碍儿童为例[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十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谢云挺;全纳教育:起点公平始于“有教无类”[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2 本报记者 高靓;世界目光聚焦全纳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刘小兵;全纳教育是建设全纳社会的最有效途径[N];光明日报;2009年
4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周满生;全纳教育:通向未来之路[N];中国教育报;2008年
5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部国际教育研究基地 俞可 辑;全纳教育:不仅仅是钱的问题[N];中国教育报;2012年
6 黄志成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全纳教育关注所有学生的不同需求[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7 记者 宋玮;新疆“全纳教育”检查组来哈[N];哈密日报(汉);2014年
8 艾丹青邋通讯员 郑锦杭 张萍;“明珠”的孩子说这里没人叫我“乡巴佬”[N];杭州日报;2007年
9 刘延东;推进全纳教育,促进和谐世界建设[N];中国教育报;2008年
10 记者 王莉;拉萨市残联积极推行全纳教育[N];西藏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伟;全纳教育实践研究:英、美两国的经验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杜晓萍;全纳学校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杨柳;从隔离到全纳[D];西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毅超;走向全纳:泰国全纳教育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媛媛;美国教师的全纳教育素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晓明;美国全纳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兰芳;全纳教育:瑞典模式[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温江;小学校长对全纳教育的态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裴巧灵;芬兰全纳教育研究—历史、现状及启示[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婷;北欧全纳教育的特色分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会敏;全纳教育理论分歧的考察[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孟朔竹;全纳教育视角下孤残儿童的早期干预[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黄楠;全纳教育理论与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借鉴[D];西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324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1332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