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成人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立交桥”:框架与行动

发布时间:2017-12-26 16:15

  本文关键词:继续教育“立交桥”:框架与行动 出处:《教育研究》2016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继续教育 “立交桥” 沟通 衔接 融合 互认


【摘要】:构建继续教育"立交桥",是我国继续教育体制机制创新的必然选择和当务之急。继续教育"立交桥"的主体框架由本质内涵、组织形式、学习方式以及学习成果等四个不同维度共同构成。鉴于此,要构建继续教育"立交桥",必须建立资历架构体系,实施教育回流制度,实现不同本质内涵的继续教育之间的有效沟通;构筑翻转课堂组织,建设虚拟学习社区,实现不同组织形式的继续教育之间的一体化衔接;采取混合式学习方式,开展跨界学习活动,实现不同学习方式的继续教育之间的真正融合;建立过往资历认证机制,实行个人学习积分卡制度,实现不同学习成果的继续教育之间的相互认证。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the "Overpass"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and urgent task for the innovation of the system and mechanism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in China. The main frame of the "Overpass"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is composed of four different dimensions, such as essential connotation, organization form, learning style and learning achievement. In view of this, to continue education overpass construction, must establish the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 system, the implementation of education return system, to achieve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different essence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build a flipped classroom organiz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y,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between different forms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adopt hybrid learning style, carry out cross border learning activities,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between the continuing education of different learning styles; establish the past certification mechanism, the implementation of personal learning scorecard system, realize mutual authentication between different learning outcomes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作者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学做教育家:中小学教师素质转变的实证研究”(课题批准号:BLA1301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720
【正文快照】: 当前,我国继续教育正处于深化改革进程中,体制机制不健全、不完备,成为推进我国继续教育改革的主要藩篱和瓶颈,这突出表现为继续教育内部条块分割、壁垒高筑、各自为战。针对这一突出问题,《教育规划纲要》明确要求:“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广艳;;《虚拟学习社区原理与应用》出版发行[J];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12期

2 甘永成,王炜;虚拟学习社区多重内涵之解析与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3 胡钦太;;关于虚拟学习社区的几个问题探讨[J];中国电化教育;2005年06期

4 黄寅;;构建网络环境下虚拟学习社区探索[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5 马红亮;;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学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9期

6 马红亮;杨艳;丁新;;虚拟学习社区空间的社会学分析——以“华师在线”为例[J];开放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7 佟延秋;江玲;;虚拟学习社区定量研究框架[J];现代教育技术;2007年02期

8 田秋艳;费龙;王明倩;;虚拟学习社区学习有效性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12期

9 李乾;杨声钢;陈政;黄荣怀;;面向多组织空间的中小学虚拟学习社区的设计与开发[J];中国电化教育;2008年10期

10 周小平;;建立以人为本的虚拟学习社区[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年3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吕文波;赵君香;;虚拟学习社区中网络教师指导活动研究[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2 陈晔;;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者学习行为的质性研究[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朱振岳 通讯员 张莺 吴慧君;“云”时代变革传统课堂[N];中国教育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立国;虚拟学习社区交互结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甘永成;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知识建构和集体智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马红亮;虚拟学习社区中的互动结构[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陆;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网络结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森灵;虚拟学习社区的构建[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殷秀兰;基于科研项目的研究生虚拟学习社区构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史芸;虚拟学习社区中交互策略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郭三强;基于生态学习观的虚拟学习社区的构建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5 邵晨龙;基于资源聚合理念的虚拟学习社区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胡雯;虚拟学习社区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谢吉刚;基于资源的虚拟学习社区的开发与实践[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邓伟;移动虚拟学习社区的设计与开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9 黄欣钰;虚拟学习社区中知识管理的研究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姚明;教师虚拟学习社区交往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379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13379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a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