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新生代农民工再社会化的双向路径
本文选题:职业教育 + 新生代农民工 ; 参考:《职教论坛》2015年07期
【摘要】: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发展问题逐渐成为民生热点。基于再社会化理论解释框架,文章提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的双向路径选择——"进"是城市融入性就业、"退"是返乡创业。职业教育能够切实培养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能力,利于他们城市融入性就业与返乡创业,是实现再社会化的必要途径。
[Abstract]:The career development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has gradually become a hot issue of people's livelihood.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re-socializ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bidirectional path choice for the career development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advance" is urban integration employment, "retreat" is a return to start a business. Vocational education can cultivate the vocational ability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ir urban integration of employment and return home to start a business, which is a necessary way to achieve re-socialization.
【作者单位】: 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邢台职业技术学院高职研究所;
【基金】:2014年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和职业院校互动发展模式研究”(编号:SQ141051),主持人:张磊 2014年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新型城镇化的教育学分析”(编号:HB14JY072),主持人:刘奉越
【分类号】:G7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夏扉;陈江南;;论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需求[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10期
2 马树超;范唯;郭扬;;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若干政策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21期
3 冯虹;沈自友;;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化的困境与出路[J];当代青年研究;2014年03期
4 马建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人力资本提升的职业教育培训路径[J];教育发展研究;2014年09期
5 张弛;;关注人的生存、生长与生成:现代职业教育目的解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年3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昱;中国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和谐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徐卫;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振卯;;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下的集体行动——对转型期社会控制的理论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方金友;;当代安徽社会阶级阶层的演进[J];安徽史学;2010年03期
3 成祖松;;农民流动的制度惰距特征与制度创新[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11期
4 江小容;;新农村建设思路下的农民工群体贡献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9期
5 张德乾;;农村留守儿童交往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1期
6 吴新生;晋新焕;;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实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3期
7 吴秀娟;;我国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原因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2期
8 曹明贵;黄新华;;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河南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8期
9 刘小年;;农民工阶层分化机制功能与政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7期
10 余心乐;钟悦之;刘影;莫晓宇;涂菲;;江西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希;;优化社会阶层结构与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航;;家庭环境对学生思想和行为影响的调研报告[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杨迎秋;;高等教育不公平的表现及对策[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赵帅;魏建;;村民自治的挑战:空心化、村干部激励不足与自治行政化[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蒋美华;柴丽红;;女性商业服务业员工的职业变动[A];第18届中国社会学年会“改革开放30年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蒋美华;;社会转型过程中体制内女性办事人员的职业变动[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胡建国;;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体系的性别建构[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宋圭武;;女性农民工问题研究与思考:以甘肃为例[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性别视野下的中国道路和社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赵聚军;;福利刚性、市场、区域差距与人口结构: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约因素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李红涛;;强势与弱势分割——信息传播资源分配结构的动态观察[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董传岭;建国60年华北农村社会生活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3 邝小军;科技工作者社会分层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靳书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超越[D];南开大学;2010年
5 谢宏忠;基于文化多样性视野的大学生价值观导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微波;利益分析视角下的转型期国有企业劳动关系若干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杨芳;马克思的社会分工理论及其当代意义[D];武汉大学;2010年
8 贺琳凯;新中国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互动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9 耿百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徐彤;中国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经济效应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晓杰;和谐社会视阈下农村公共领域矛盾及其化解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郑木溪;农民工职业生涯规划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董京京;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流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刘宏伟;政府在农民工社会流动中的作用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彭双双;社会转型期我国利益矛盾的政治协调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张平;和谐社会构建中社会利益的分化与整合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7 周丽;产业结构演进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关系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尹丽;青岛社会变迁与社会流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刘林军;应对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的政府行为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吴殿鹏;山东省流动劳动力就业和经济发展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耀武;董振涛;;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问题研究——以河南省洛阳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7期
2 孙细望;;农民工培训的障碍因子及突破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7期
3 徐新林;;培养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1期
4 刘红侠;戴开军;;现行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4期
5 张芬昀;;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的政府作为探析[J];北方经济;2006年09期
6 詹玲;;农民工概念的理性思考[J];北方经济;2008年17期
7 丁大建;;论就业质量与就业的职业化[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张宝文;;新阶段中国农民教育的战略思考[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9 王丽芹;;构建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长效机制探讨[J];商业研究;2007年10期
10 崔传义;当前农民工社会管理的突出问题与政策建议[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10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经济学教授 任寿根;[N];东方早报;2009年
2 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中南大学政治学院曾长秋、李昱执笔;[N];光明日报;2010年
3 孙立平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N];经济观察报;2007年
4 记者 邓少华;[N];宁波日报;2006年
5 农业部部长 韩长赋;[N];人民日报;2010年
6 艾斐;[N];人民日报;2010年
7 北京市教委委员、“职业教育分级制度”的提出者 孙善学;[N];光明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詹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中国农民工问题[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2 徐波锋;教育的审美价值[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3 赵海;人力资本与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柯;“农民工”市民化的意义和途径[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2 胡银华;新生代农民工思想现状考察及道德教育探索[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梁晓莉;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思想观念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4 董明伟;农民工城市适应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5 闫艳红;我国进城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6 杨增岽;和谐取向下农民工的现实困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实践[D];中南大学;2007年
7 陈亚涛;兰州少数民族农民工思想状况调研与对策[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8 李艳春;美国宗教的德育作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9 冯刚;审美人格及其培育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吴迪;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思慧;;新生代农民工在想些什么[J];同舟共进;2010年05期
2 ;走进新生代农民工的时代[J];生意通;2010年04期
3 张铁军;孟筱;;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困境与解决路径[J];新东方;2010年02期
4 孙瑞灼;;新生代农民工的“困惑”[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0年05期
5 张远秀;孔利;;从新生代农民工的角度看民工荒问题[J];知识经济;2010年12期
6 张立富;;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权益保护的途径分析[J];市场论坛;2010年04期
7 李茜;;新生代农民工实现就业的自身因素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0年13期
8 本刊编辑部;;新生代农民工素描[J];现代人才;2010年01期
9 程亚文;;新生代农民工节后的出路[J];现代人才;2010年01期
10 朱四倍;;新生代农民工的理想能照亮现实吗[J];观察与思考;201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绍辉;;“为承认而斗争”: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问题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五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9)[C];2009年
2 张锦华;;经济转型视角下的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分析——基于长三角的田野调查和实证分析[A];技术创新与现代农业发展[C];2009年
3 谭云霞;;发展新生代农民工入党问题的探讨[A];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暨贺州市创新党建工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冯丹;;浅论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王全迪;;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与就业[A];“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徐祖荣;;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社会资本视角[A];社会管理创新与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七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1)[C];2011年
7 崔铁吉;;新生代农民工价值取向及引导对策研究[A];第七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2年
8 赵丽欣;;新生代农民工精神需求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A];第七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2年
9 刘震;;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与服务[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八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2)[C];2012年
10 冯丹;张庆武;;北京市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预估指标框架构建研究[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八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2)[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颜敏丹;“新生代农民工” 就业观接近大学生[N];台州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田新元;“新生代农民工”心在哪里安放[N];中国改革报;2010年
3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早报特约评论员 于建嵘;用制度建设让新生代农民工真正进城[N];东方早报;2010年
4 河南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副秘书长、省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蔡树峰;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N];河南日报;2010年
5 ;新生代农民工有更强烈的城市化取向[N];经济参考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李海涛 王腾飞 李丽颖;让新生代农民工跨越城乡鸿沟[N];农民日报;2010年
7 本报评论员 张立伟;新生代农民工最需要保障与身份认同[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8 本报财经评论员 刘伟;“新生代农民工”进入政策视野[N];深圳商报;2010年
9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经济学系副主任 高帆;当“新生代农民工”渐成务工主体[N];文汇报;2010年
10 记者 何宗渝 黄深钢 雷敏;新生代农民工也给中国带来新机遇[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张传慧;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2 史斌;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距离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3 曾思康;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的经济学考察[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4 徐卫;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5 黄庆玲;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4年
6 秦伟平;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嵌入:双重身份的作用机制[D];南京大学;2010年
7 闫涛;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供需分析及提升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8 柳延恒;人力资本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流动的影响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4年
9 李昱;中国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和谐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忠霞;新生代农民工休闲生活方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肖亚鑫;城镇化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3 赵连圣;新生代农民工的不协调压力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赵田田;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对工作嵌入的影响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王芳;返乡相亲:新生代农民工的一种择偶形态[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状况及融入路径探讨[D];兰州大学;2011年
7 牟增芬;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就业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8 耿昕;社会排斥与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性问题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9 时艳敏;新生代农民工道德关怀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伍敏;新生代农民工尊严缺失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802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1880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