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成人教育论文 >

“一带一路”背景下面向港澳及海外发展成人教育的探索

发布时间:2018-05-26 10:51

  本文选题:“一带一路” + 香港成人教育 ; 参考:《继续教育研究》2017年08期


【摘要】:文章回顾三十多年来,暨南大学面向港澳及海外发展成人教育的实践,介绍香港、澳门成人教育和海外华文教育现状,提出"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发展新思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基于大数据分析,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开发短期人才培训项目,推进在线教育;树立品牌意识、健全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Abstract]:This paper reviews the practice of developing adult education in Hong Kong, Macao and overseas in Jinan University over the past 30 years, and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dult education and overseas Chinese education in Hong Kong and Macao.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new ideas of develop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elt and Road": strengthening policy support, improving management service level, optimizing talent training mode based on big data analysis, developing short-term talent training projects and promoting online education; Establish brand consciousness, perfect teaching quality monitoring mechanism.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7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聿峨;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保留与发展[J];东南亚;2000年02期

2 温北炎;印尼华文教育的新形势与几点看法[J];东南亚研究;2000年02期

3 林华东;走向21世纪的东南亚华文教育与教学[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4 温北炎;印尼华文教育的过去、现状和前景[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5 周聿峨;新加坡华文教育的机遇与困惑[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6 黄艳梅;;论泰国华文教育[J];社科与经济信息;2002年05期

7 王功平;试论华文教育中的素质教育[J];学术研究;2002年09期

8 陈伟汶;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八桂侨刊;2002年01期

9 张晓华 ,肖静芳;大马华文教育一瞥[J];国际人才交流;2002年11期

10 温北炎;试析印尼华文教育的几个问题[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耿虎;;五缘、谱牒文化视野下的两岸华文教育[A];谱牒研究与五缘文化[C];2008年

2 张灯;;大华文教育视阈下的境内外学生互动教育思考[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9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10年

3 周聿峨;廖小健;杨松;;华文教育与海外统战工作[A];港澳海外统战工作新探索[C];2008年

4 袁振华;曾洁;;加强普粤拼音优化教学研究,促进华文教育现代化[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5 蓝小玲;;菲律宾华校华文教育的阶段与特点——兼谈华校闽南话与普通话教学的关系[A];福建省语言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李嘉郁;;华文教育研究现状简析[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黄耀东 黄兴忠;“永远支持华文教育”[N];广西日报;2005年

2 远猷;努力拓展华文教育新途径[N];人民日报;2007年

3 罗华荣;老挝华文教育别具一格[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4 ;华文教育是向外传播中华文化的基础[N];人民政协报;2007年

5 郭万盛;海外华文教育:升温又升值[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6 本报记者 杨子岩;发展华文教育正当时[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7 杜榕 寒牍 (本报记者 杜榕);华文教育 方兴未艾的“留根工程”[N];人民日报;2010年

8 通讯员 路治华 临沧市侨联主席、侨办主任;创新华文教育凝聚侨“根”侨“魂”[N];云南经济日报;2010年

9 ;张伟超:华文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N];人民政协报;2004年

10 记者 秦小艳;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获捐900万[N];深圳特区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彭俊;华文教育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2 YEAP CHUN KEAT(叶俊杰);马来西亚华文教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3 樊荣;语言推广与文化融合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陈之权;新加坡教育分流下华文课程面对的问题与挑战及改革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启华;教育菲化案及其对菲律宾华文教育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2 骆秀红;二战后新加坡华文教育兴衰及原因分析[D];暨南大学;2009年

3 张斌;战后泰国华文教育之演变[D];厦门大学;2009年

4 李进敏;菲律宾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华文教育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刘许;菲律宾华文教育支持者分析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张树利;战后美国华文教育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7 孙易红;沈慕羽与马来西亚华文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8 袁源;冷战后加拿大华文教育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9 韩瑞凤;冷战后菲律宾与泰国华文教育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10 刘华斌;冷战后印尼华文教育发展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9369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19369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1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