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英国的马利姑娘: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开创者
本文选题:马利 + 女子学校 ; 参考:《社会科学战线》2017年03期
【摘要】:鸦片战争后来华的英国女传教士Mary Ann Aldersey是近代中国妇女教育、残疾儿童教育、幼儿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开创者之一,在中国近代教育史、妇女史、基督教史及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但由于史料缺乏,国内外一直不知道她的中文名字。通过查阅《中国教会新报》等史料,我们发现她被当时的中国人称为"马利姑娘"。1844年,马利以独立传教士的身份来到宁波,同年创办起女子学校,最初的地点在江北槐树路一带。1860年,马利离开宁波前往澳大利亚,1868年去世。她的墓碑至今依然树立在澳大利亚的一个公共墓地中。马利创办的女子学校后来几经变迁,发展成著名的甬江女子中学。
[Abstract]:Mary Ann Aldersey, a British missionary in China after the Opium War, was one of the pioneers of modern Chinese women's education, disabled children's educatio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Christian history and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exchange have a very important historical position. However, due to the lack of historical data,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not known her Chinese name. By looking at historical materials such as the New Chinese Church newspaper, we find that she was called "Marley Girl" by the Chinese people at that time. In 1844, Mary came to Ningbo as an independent missionary and started a girls' school in the same year. Marley left Ningbo for Australia in 1860 and died in 1868. Her tombstone is still erected in a public cemetery in Australia. Mary founded a girls' school after several changes, developed into a famous Yongjiang girls' middle school.
【作者单位】: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3&ZD089)
【分类号】:G77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准胜;女性视角的阐释:呼唤主体意识的觉醒——《中日近现代女子学校教育比较研究》评介[J];外国教育研究;2003年09期
2 谷忠玉;试论中国近代女子学校教育对女性的贡献[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3年01期
3 闫广芬;;中国女子学校教育的发展:认识、视野、使命[J];教育研究;2006年11期
4 张慧玲;;论中国近代女子学校教育的发展历程[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02期
5 龙亚娌;;新时期女子学校复现的动因及其启示[J];孝感学院学报;2007年S1期
6 姚海琴;;清末民初山西女子学校教育的局限和影响[J];成功(教育);2009年03期
7 姚海琴;;清末民初山西女子学校教育兴起的原因[J];中国校外教育;2009年12期
8 魏霁晖;女子学校的职责、出路和价值——从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高度进行思考[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9 颜绍梅;云南近代女子学校教育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10 刘宁元;;北京的早期女子学校[J];中国国情国力;2010年07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本报记者 王莎莎 周长红;社区公益教育的“桃源居模式”[N];西部时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翁卿仑 通讯员 陈正东;村里传来妇女们的琅琅书声[N];温州日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雷锋莉;天津近代女子学校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2 杨璐;中国私立特殊教育女子学校发展研究(1891-1924)[D];西南大学;2016年
3 陈赞绵;近代苏州女子学校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4 曾湘衡;清末民初湖南女子学校教育试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852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2085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