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教育学范式的建构——基于学科生长点的思考
[Abstract]:The paradigm of ethnic pedagogy guides the members of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ethnic education and pr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ethnic pedagogy. The paradigm system of ethnic pedagogy includes basic concepts, bilingual teaching theory, multiculturalism curriculum theory, methodology and so o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thnic pedagogy,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paradigm of ethnic pedagogy must find the growing point of its discipline and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aradigm.
【作者单位】: 西北民族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西北民族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基金】:2014年度全国民族教育研究课题重大项目“民族地区高校民族类特色学科专业建设研究”(项目编号:mjzxzd1404) 2013年国家民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藏汉双语数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及教材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3029)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75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陈时见;袁利平;;比较教育学的范式与学科生长点[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2 张诗亚;吴晓蓉;;论民族教育研究方法的人类学视角[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年04期
3 常永才;呼和塔拉;;西方多元文化教育政策的理论局限及其超越[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年06期
4 刘子云;;民族教育研究方法的三重境遇[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3年01期
5 李润洲;;教育本质研究的反思与重构[J];教育研究;2010年05期
6 曲木铁西;黄秀华;;试论少数民族教育的分类[J];民族教育研究;2009年04期
7 滕星;民族教育概念新析[J];民族研究;1998年02期
8 楚琳;任志楠;史大胜;;论民族教育研究方法的比较教育学视角[J];民族教育研究;2014年06期
9 甘永涛;;1928—2013年中国民族教育研究之演化——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实证分析[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欧元雕;王一雅;黄邦汉;;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范式转换[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2 刘晓玉,童继平;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2期
3 张正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范式[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4 武威利;关巍;;近代科学哲学发展进程要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5 黄建军;;视觉文化研究的三个范式[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6 冯智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中的应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7 蔡辉明;;美国公共行政学思潮的范式变迁——路径、划分和逻辑[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赵亮;;论社会革命和科学革命的异同[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胡丁慧;;库恩的“范式”概念及其在德育中的借用[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0 丰子义;全球化与唯物史观研究范式[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名家;;文化经济理论在宏观社会学视野中的展现[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2 颜烨;;安全社会学作为学科研究的现状与发展[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郭建斌;;理解与表达:对凯利传播仪式观的解读[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4 董天策;;民生新闻: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范式[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5 唐丽;陈凡;;美国工程伦理学的文化—历史背景分析[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6 史阿娜;;“范式”涵义知多少——对库恩范式概念的再整理和再思考[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7 张志伟;;波普尔、库恩与传统科学观[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8 田闯;王紫琳;;波普尔与库恩科学哲学思想比较研究[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9 娄瑞雪;;试析科学合理性问题—以一种历史演变的角度[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10 杨韬;;对科学发展的重新认识——构建中国科学大范式的探微[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宗建;二象对偶时间视角下权衡定律的机理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李长娟;社会性别视角下乡村女教师生涯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屯;大学社会评价中的符号资本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9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陈小鼎;结构现实主义的理论评估及其发展[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鑫;科学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及其意义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宋浩;民族性与比较科学哲学[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婷;生物技术发展困境及其人文反思[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刘思坤;影响力最大化与价值链增值[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黄卫平;论库恩语言学转向的根源[D];湘潭大学;2010年
6 刘瑜;马克·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思想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罗云;舍勒技术哲学思想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8 黄献清;交往实践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9 原春燕;平山木柄瑶的教育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赵晴;藏族小学生汉语学习策略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明远;文化研究与比较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2 顾明远;比较教育的身份危机及出路[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7期
3 陈时见;论比较教育的学科体系及其建设[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4 付轶男;饶从满;;比较教育学科本体论的前提性建构[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10期
5 常永才;;何以促进教育人类学发展:美国学者学习领域研究浅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12期
6 祝怀新;试论朱利安的比较教育思想[J];比较教育研究;1996年03期
7 丁邦平;国际比较教育的若干方法与理论——兼谈我国比较教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J];比较教育研究;1999年02期
8 常永才;;论人类学取向的民族地区教育研究方法论之革新——经典文化概念的局限及其克服[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年05期
9 马骥雄;比较教育学科的重建[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89年05期
10 张诗亚;吴晓蓉;;论民族教育研究方法的人类学视角[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仲;关于发展民族教育的几点思考[J];理论前沿;2002年04期
2 陈立鹏;台湾《原住民族教育法》简述[J];民族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3 图道多吉;民族教育大发展——“九五”期间民族教育发展回顾[J];中国民族;2002年08期
4 海巴根那;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教育现代化[J];前沿;2002年09期
5 黄胜,黄育云;认识民族教育 发展民族教育[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6 努拉力;民族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7 夏铸;抓住机遇 不断创新 努力开创民族教育新局面[J];中国民族教育;2002年01期
8 ;依法治教 实现民族教育的跨越式发展[J];中国民族教育;2002年03期
9 朴胜一;民族教育的大事——历届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的回顾[J];中国民族教育;2002年04期
10 ;国务院作出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J];中国民族教育;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霍文达;;论毛泽东关于民族教育的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倪胜利;;民族教育政策应关注民族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A];“民族教育政策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唐奇甜;;不可忽视民族教育的研究[A];民族学研究第九辑[C];1990年
4 刘文生;陈永芬;;发展边远贫困地区民族教育的思考[A];亚洲人才战略与海南人才高地——海南省人才战略论坛文库[C];2001年
5 王红梅;;论发展民族教育的政策模式[A];布依学研究(之六)——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二届第二次年会暨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6 李彦福;;雷沛鸿教育思想与广西民族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郭蕊;;贵州民族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透析[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袁晓文;李锦;;四川民族教育的传统性与现代性问题[A];民族文化与全球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罗家俊;;提高劳动者素质 发展教育是根本[A];布依学研究(之五)——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5年
10 王玉书;;略论民族教育与民族经济发展的关系[A];布依学研究——贵州省布依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罗廷华;关于贵州民族教育的认识[N];贵州民族报;2005年
2 唐永生;奋力推进民族教育新跨越[N];甘孜日报(汉文);2005年
3 记者 靳春华;加大民族教育投入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N];贵州政协报;2005年
4 ;加大民族教育投入 促进民族教育发展[N];黑龙江日报;2004年
5 记者 许鹤;巩固“普九”成果 发展民族教育[N];吉林日报;2000年
6 ;发展民族教育要着眼于长远[N];吉林日报;2001年
7 魏胜利;关注民族教育:成绩显著 困难并存 前景喜人[N];人民政协报;2002年
8 记者 吴可心;巴林右旗加大民族教育投入力度[N];赤峰日报;2006年
9 市民委科教科;我市加大民族教育投入力度[N];鄂尔多斯日报;2006年
10 刘生梅 马亮;民族教育花正艳[N];鄂尔多斯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马廷中;云南民国时期民族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2 王维;践行渐进西藏班[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3 张布和;建设和谐文化视角的少数民族教育质量评价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4 李忠斌;民族教育投资与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陶格斯;文化差异与民族学生学业质量[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袁春艳;人口较少民族教育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7 朱远来;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8 苏德;多维视野下的双语教学发展观[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庆军;内蒙古地区民族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丽萍;新中国民族教育政策的理论与实践[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穆丹萍;呼伦贝尔地区民族教育探析(1907年—1949年)[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袁春艳;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教育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5 赵雁丽;党的民族教育政策在新疆的实践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超;新中国成立后湘西民族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京泽;新中国民族教育发展回顾和若干现实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8 张颖;民族教育选择的张力[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9 昆波拉提;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与延边朝鲜自治州民族教育的几个问题[D];新疆大学;2004年
10 玉英;转型时期民族教育的发展变化[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298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2229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