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学校学历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的新思考
【图文】:
第45卷第4期2017年7月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ofLiaoning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Vol.45No.4Jul.2017收稿日期:2016-11-20修改日期:2017-04-05作者简介:李宏娟,女,辽宁大连人,经济学硕士,辽宁大学成人/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教育管理。王丽娟,女,辽宁朝阳人,史学硕士,辽宁大学成人/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教育管理。基金项目:本文是辽宁省高校继续教育研究会继续教育改革与发展系列研究课题“终身教育发展与中国梦实现的内在关系研究”(LGJY14018)的阶段性成果之一。我国高等学校学历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的新思考李宏娟王丽娟(辽宁大学成人/继续教育学院,辽宁沈阳110036)摘要:通过对中外继续教育发展现状的比较分析,结合新形势对我国高等学校学历继续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就我国高等学校学历继续教育如何转变教育观念、明确发展定位、推进教育改革等方面进行研究与思考,,并提出未来我国学历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关键词:高等学校;学历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中图分类号:G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291(2017)04-0180-05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家的各个领域也随之进入了新常态的发展阶段。新常态背景下,国家高等教育正在进行综合改革,尤其是近几年,教育部对我国学历继续教育转型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继续教育应该更新观念,开阔视野,抓住机遇,勇于挑战,立足社会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积极推进高等学校学历继续教育改革,促进我国高等学校学历继续教育健康持续发展。一、国内外继续教育发展现状、经验及启示(一)中国继续教育的发展现状我国继续教育活动始于1956年,学习方式表现为函授、夜?
第4期进行开发,积极筹建网络教学平台,实现继续教育的网络化。网络教学平台主要包括教师系统、学生系统、教务管理系统等(见图2所示)。教师系统主要为教师提供服务,教师通过教师系统模块可以实现课件发布、实时授课、作业提交、作业批改、编写试题、考试测评、答疑、课件更新等功能;学生系统主要为学生提供使用功能,学生通过平台可以实现自主学习、虚拟实验、阶段测试、综合测试、信息查询和论坛等功能;教务管理系统主要供教学管理人员用于注册、学籍、教师、资源、成绩、学费管理和系统维护。通过使用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实现网络教学管理,就可以为教师、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学生可以利用手机、电脑等方式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网上学习〔9〕。(四)推动高等学校学历继续教育的融合发展教育部提倡要统一高校网络、业余和函授教育的政策,对学历继续教育进行融合发展,实现“三教合一”,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开放灵活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制度。现有远程教育试点的高校可以直接实现三教合并,整合资源配置,制定统一的质量标准、教学过程管理制度、毕业和学位证书样式,转型为新型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形式。传统的成人高等学校要加快推进函授、业余教育的网络化、信息化,构建远程网络教学平台,积极开发数字化学习资源,全面提升教学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创造条件,转型为新型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形式。未来网络、函授、业余等称谓可能会取消,各类学历继续教育将会统称为学历继续教育,三者将建立统一培养目标、统一宽进严出机制、统一培养标准、统一学分制和学年要求、统一学费标准、统一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统一注册信息,形成信息化主导下的混合教学模式〔10〕。(五)建立健全继续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和监管体系学历继续教育一旦实现融合,?
【作者单位】: 辽宁大学成人/继续教育学院;
【基金】:辽宁省高校继续教育研究会继续教育改革与发展系列研究课题“终身教育发展与中国梦实现的内在关系研究”(LG JY 14018)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G7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江波;蒋凤瑛;杨劲松;钟之阳;;国际视野下的我国高校继续教育的改革和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09期
2 朱银友;;特色化:高等学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J];中国成人教育;2014年12期
3 黄树彬;;探索创新文化与成人高等继续教育改革与发展[J];现代企业教育;2013年14期
4 金作岩;;国外继续教育的发展与启示——以美国、英国和韩国为例[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5 毛金波;;论高校继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机遇[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6 石铁峰;;谈远程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教育与职业;2007年1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袁园;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发展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宏娟;王丽娟;;我国高等学校学历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的新思考[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2 陈兴有;;浅析高等继续教育转型发展[J];西部素质教育;2017年11期
3 林峰;;基于五大理念视角助推高等继续教育转型发展[J];中国成人教育;2017年05期
4 费明明;赵乐华;任毅;高原;;浅析智慧教育在高校继续教育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7年01期
5 杨会萍;;学习型社会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定位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6年18期
6 赵闪闪;焦峰;;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研究回顾与展望[J];成人教育;2016年04期
7 雷琼;王立涛;;高职院校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知音励志;2016年04期
8 朱胜晖;毛艳;;新常态下西部地区高校继续教育转型路径探究[J];当代继续教育;2016年01期
9 袁茵;;网络,学校体育教育的一种新途径[J];新校园(上旬);2016年01期
10 张宏;;网络教育技术对高校体育教学的积极影响[J];才智;2015年3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小洁;现代远程教育教师聘用机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李荣;我国试点高校网络教育学院人才培养现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3 姜蕊;黑龙江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3年
4 夏颖;成人高等继续教育校外教学站(点)的管理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5 王伟;基于网络交互的民政干部在线学习系统分析与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志强;杨秀;刘伟;;智力城镇化还是体力城镇化——对中国城镇化的战略思考[J];城市规划学刊;2015年01期
2 徐君;宫丽丽;;美国终身教育的经验与启示[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杨芳;;韩国终身教育体系研究[J];继续教育;2011年11期
4 严继昌;;实现我国继续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八点建设性意见[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5 孙昭磊;;美国终身教育的特色[J];成人教育;2010年06期
6 邓攀;;中外继续教育之比较——以美、英、中三国为例[J];继续教育研究;2010年05期
7 郑丽颖;;创新是成人教育的核心[J];中国轻工教育;2008年02期
8 玄冬梅;;成人教育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几点看法[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7年03期
9 刘奉越;;美国继续教育的特色[J];继续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10 魏志耕,谷显明;浅议成人教育的“四化”[J];当代教育论坛;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师曙光;终身教育纵横谈[J];成人高教学刊;2000年04期
2 张卫红;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J];成人高教学刊;2000年04期
3 刘本玉;谈终身教育[J];吉林教育科学;2000年03期
4 漆新贵;略论可持续发展与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J];教育探索;2000年04期
5 史彦;知识经济时代终身教育及其发展方向[J];中国成人教育;2000年01期
6 扈晓霞;抓具体措施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00年05期
7 王海旺;试析知识经济条件下终身教育的形式[J];中国成人教育;2000年08期
8 张碧霞;从继续教育入手完善终身教育体系[J];中国成人教育;2000年08期
9 袁方,杨永星,陈小亚;21世纪我国终身教育展望[J];中国成人教育;2000年11期
10 吴金昌,韩宗礼;论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J];中国高教研究;200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振环;;搞好人才终身教育 促进人才与时俱进[A];首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2年
2 杨燕;;从生到死,我们边走边学——罗杰·布谢尔终身教育中国观的解读[A];2005年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和谐社会与成人教育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出头理子;;中国的老年大学与日本的终身教育中心之比较——以中央民族大学老年大学与日本镰仓市终身教育中心为例[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一辑)[C];2013年
4 薛勇民;王凤华;;生命哲学视野下的终身教育价值观[A];2009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赵玉春;;试谈“两馆”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特殊职能及作用[A];荆楚文化与民俗论丛——1997—2001湖北省群众文化获奖论文汇编[C];2001年
6 周莉;王威;;图书馆与终身教育[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7 俞茂林;;关于终身教育的几点思考[A];围绕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加快老年教育事业发展——江苏省老年教育研讨会暨省老年大学协会第十三次年会交流材料选编[C];2003年
8 楼永木;裘荣法;楼金槐;;杭州市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A];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创新——2004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Ⅰ)[C];2004年
9 梁可申;;终身教育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谈职业培训的存在与发展[A];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创新——2004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Ⅰ)[C];2004年
10 李冠华;;建立中国特色的终身教育体系之内涵及模式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创新——2004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Ⅰ)[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陈斯;努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N];福建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尽快出台促进我省终身教育法规[N];友报;2007年
3 汕尾市广播电视大学 余建斌;终身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析[N];汕尾日报;2007年
4 葛道凯;加快建设国家终身教育体系[N];中国教育报;2008年
5 记者 吴洪;全国首家民间全民终身教育促进会成立[N];福建日报;2008年
6 刘昌谋;关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议案[N];人民政协报;2009年
7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吴遵民;均衡有效推进终身教育发展[N];解放日报;2010年
8 易建辉;构建湘潭终身教育体系[N];湘潭日报;2010年
9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 朱敏;终身教育的国际展望[N];文汇报;2011年
10 广东管理学者 吴嘉杰;终身教育可否走出东莞之路[N];东莞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巨瑛梅;终身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渊源、演变及现状[D];北京师范大学;199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前任;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2 胡华亮;论构建我国农民终身教育体系[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3 李贤淑;韩国高校终身教育研究及启示[D];延边大学;2010年
4 王建伟;云南省终身教育服务体系试点的实践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5 赵莹;我国与发达国家终身教育的比较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林贵福;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理论和实践探讨[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7 李晚莲;我国终身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周晟;日英终身教育政策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谭萍;论网络对终身教育的影响[D];广西大学;2002年
10 叶翔;我国当前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讨[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5203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2520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