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地农民市民化及成人教育的因应举措
发布时间:2020-07-27 14:03
【摘要】: 失地农民市民化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它与农业现代化、农村城市化一样对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产生积极的重大影响。然而,事实上,失地农民市民化的进程是相对滞后的。究其原因,除却政策、制度方面等方面的束缚外,一个很重要的制约因素在于失地农民自身素质偏低。成人教育作为提高人口素质和适应能力的教育形式,应该提供科学的、普遍的、高效的教育,帮助失地农民“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发展”,使其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适应城市生活方式、形成新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从而尽快实现市民化的目标。 为了相对系统且有针对性地探讨失地农民市民化及成人教育的因应举措这一课题,笔者搜集并整理了大量的相关资料、文献和数据。在梳理和分析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内涵与现实意义,失地农民在身份、思想观念、职业、生活方式、社会交往方式等几个方面转变的现状以及面临的困境的基础上,从成人教育视角审视失地农民市民化问题,将立足点和着力点定位于失地农民市民化进程中成人教育的推进策略上,从成人教育目的观的树立、失地农民职业技能的培训、现代远程教育手段的运用、社区教育的开展、成人教育立体化结构的构建以及成人教育内容的拓展等方面尽量全面、系统地把握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操作性和可行性的实施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729.2
本文编号:2771938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729.2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周利利;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学习需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蒋亦璐;被征地新居民的城市生活认同与适应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719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2771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