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成人教育论文 >

延吉市朝汉族初中生家长教育观念的比较

发布时间:2017-04-05 08:18

  本文关键词:延吉市朝汉族初中生家长教育观念的比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教育作为一项培育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由家庭教育、社会和学校教育所构成。其中家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过程的起点,对于人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起主导作用,因为家长是整个家庭教育的实施者与管理者,他们与孩子接触时间最长,对孩子具有榜样作用。而家长的教育观念是这种主导作用如何发挥、发挥效果如何的决定性因素。家长教育观念的优劣影响着家庭内部亲子关系、决定着家长对教育内容的方法的选择,最终影响子女身心的健康发展。可以说家长的教育观念影响着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是制约着家庭教育质量关系家庭教育成败与否的关键,在整个家庭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把焦点集中于家长的教育观念研究上。 家长的年龄、受教育程度、文化传承、子女的性别、子女的数量等都是影响家长教育观念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调查延吉市朝汉初中生家长教育观念,了解现今延吉市初中生家长教育观念的总体水平,在比较两民族家长教育观念异同,分析造成这种差异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尝试提出相应的建议,以希望为提高延吉市家庭教育质量、转变家长教育观念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家长 子女 教育观念 朝鲜族 汉族 比较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78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9
  • 第一章 绪论9-17
  • 1.1 问题的提出9-10
  • 1.2 研究现状10-15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15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15-16
  • 1.5 相关概念界定16-17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研究结果17-32
  • 2.1 研究设计17-18
  • 2.2 调查结果与比较18-32
  • 第三章 分析与讨论32-38
  • 3.1 成才观方面的异同点分析32-33
  • 3.2 教子观方面的异同点分析33-35
  • 3.3 子女发展观方面的异同点分析35-36
  • 3.4 亲子观方面的异同点分析36-38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38-41
  • 4.1 研究结论38-39
  • 4.2 对策建议39-41
  • 参考文献41-45
  • 致谢45-46
  • 附录A46-50
  • 附录B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丹;李蓉研;;家长的教育观念与家教误区[J];幼儿教育;1997年05期

2 张治平;;论家长教育观念的更新[J];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3 杨伊生,付佩丽,李凤兰,王风雷;农村牧区家长教育观念的调查研究[J];前沿;1997年07期

4 冀军国;;家长与学校密切结合共育英才[J];学周刊;2011年16期

5 张昆;;阻碍农村家校沟通的因素及其对策研究[J];教育革新;2006年01期

6 于建国;谭金芸;;浅析不合格家长的教育伤害[J];中国德育;2007年04期

7 李洪曾;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家长教育观念的现状调查报告——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研究骨干培训班[J];上海教育科研;1999年02期

8 逢超;;浅议家长教育观念更新[J];家教指南;2003年07期

9 刘根东;吴寒飞;;家长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专业化试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1年06期

10 李百珍,关颖;家长教育观念研究[J];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慧;赵春丽;;家校教育状况的探索[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2 王鹰;;提高家长道德素质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当务之急[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六卷)[C];2001年

3 田雅娥;;第二讲 更新家教观念 争做合格家长[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5——辽海讲坛·第三辑(家教卷)[C];2008年

4 孙浩哲;;第八讲 我国家庭教养方式的误区及对策[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5——辽海讲坛·第三辑(家教卷)[C];2008年

5 赵莉;;谈家庭教育的时代特点与家长学校的兴办和发展[A];黑龙江省家庭教育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四届年会资料汇编[C];2001年

6 段维荣;;全日制幼儿园如何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7 乔晓莉;;给孩子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浅谈班主任与家庭教育[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8 陆超;张余恨;李俊达;宁德志;;浅析农村家庭教育现状[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9 蒙廷英;;家庭教育与留守儿童的成长初探[A];2007乌蒙论坛论文集(三)[C];2007年

10 都兴智;;从科举看中国古代的家庭教育[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三辑)[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晶琳;家庭教育:关乎两代人素质[N];黑龙江日报;2004年

2 王根喜 采写;关注未成年人成长[N];安徽日报;2004年

3 韩春旭;爱是家庭教育的灵魂[N];中国妇女报;2000年

4 姜述玉;家庭教育中的“无为而治”[N];中国经济导报;2004年

5 琳琳;约翰·洛克谈家庭教育[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6 郭文才 倪维佳 丘明;家庭教育支出增长迅速[N];中国审计报;2003年

7 苗元江;家庭教育ABC[N];大众科技报;2001年

8 姚昌荣;对家庭教育的反思[N];贵州政协报;2004年

9 刘素贞;家庭教育的错误[N];健康报;2001年

10 叶阿炳;家庭教育不是“私事”[N];今日信息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述永;家长关怀与少年成长[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南钢;上海家庭教育的近代转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肖强;学校课程与家庭教育价值取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杨佳;西方元素对中国近代学前教育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5 邵正坤;北朝家庭形态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左群英;儿童同情的教育现象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王瑜;明清士绅家训研究(1368-1840)[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陈志勇;唐宋家训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9 闫玉;当代中国婚姻伦理的演变与合理导向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刘丽娟;清末女性才德观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冰;延吉市朝汉族初中生家长教育观念的比较[D];延边大学;2013年

2 武倩;广州市农民工随迁幼儿家长教育观念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广州大学;2012年

3 胡菲菲;东西部两城市小学生家长教育观念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唐林兰;幼儿同情心的家长内隐观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5 余时中;小学生课外补习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6 邵博学;关于知识学习中家庭规范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吴晓君;幼儿文字读写能力的发展水平及家长教育观念与行为对其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杜丽;重庆市流动幼儿教育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梁俭;家庭教育中初中生品德培养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10 宗韵;明清徽商家庭教育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延吉市朝汉族初中生家长教育观念的比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67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2867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8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