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成人教育论文 >

学校教育场域中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共生——云南彝族阿细中学生的个案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6 06:16
  应用教育人类学方法考察分析云南彝族阿细中学生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结果发现:阿细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且两种认同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说明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可以和谐共生;他们的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具有同构性、差异性和层次性;两种认同的基础既有共性也有差异。阿细中学生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共生关系是建立在共同的国土意识、共同血缘、共同历史记忆、共同的英雄人物、共同的国家象征符号等共同基础之上,而学校教育场域是构筑这些共同性基础的重要场所。 

【文章来源】:民族教育研究. 2017,28(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二、量化研究结果
三、质性研究结果
     (一) “彝族阿细人民族认同问卷”开放式问题部分的质性分析
     (二) 阿细学生作文文本中的国家认同
四、阿细中学生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和谐共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 共同的土地
     (二) 教科书建构的“国家”意象
     (三) 日常生活中民汉学生的交流互动
     (四) 平等和谐的民族政策
五、结论及启示
     (一) 结论
        1. 少数民族群体的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可以和谐共生
        2. 阿细中学生的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具有同构性
        3. 阿细中学生的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具有差异性和层次性
        4. 阿细中学生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基础既有共性也有差异
     (二) 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少数民族身份认同变迁的实证研究——基于甘肃、青海、新疆三地的调查分析[J]. 杨鹍飞.  广西民族研究. 2015(04)
[2]新疆各族国家认同状况调查与分析[J]. 徐平,张阳阳.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6)
[3]对当代中国民族政策的反思[J]. 马戎.  青海民族研究. 2013(04)
[4]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兼谈“共存共生”论对两者关系协调的启示[J]. 于春洋,黄岩.  广西民族研究. 2012(04)
[5]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述评[J]. 袁娥.  民族研究. 2011(05)
[6]论多民族国家中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J]. 高永久,朱军.  民族研究. 2010(02)
[7]族群认同与族群性研究——兼论对中国民族问题研究的意义[J]. 祁进玉.  青海民族研究. 2010(01)
[8]论中国的国家认同建设[J]. 周平.  学术探索. 2009(06)
[9]中国朝鲜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以中国某边疆地区的朝鲜族为例[J]. 王纪芒.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08(04)
[10]论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J]. 贺金瑞,燕继荣.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3)

硕士论文
[1]中国11至20岁青少年的民族认同及其发展[D]. 秦向荣.华中师范大学 2005
[2]11至20岁青少年的国家认同及其发展[D]. 陈晶.华中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1011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31011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6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