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家庭教育空间及其变迁——岩村烤火的田野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1 12:11
基于对四川岩村烤火生活的田野考察,通过参与观察和收集口述史的方法,本研究阐释和解读了传统家庭教育空间的建构要素;同时透过烤火生活的变迁,描摹和提炼出蕴于其中的家庭教育空间的变化特征。研究发现,在岩村传统的燃柴烤火生活中,家庭交往活动通过物理空间的容纳、心理空间的孵化和知识空间的传承建构起家庭教育空间。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燃煤烤火和用电烤火逐渐取代燃柴烤火生活,家庭教育空间也随之发生改变,这些变化包括:物理空间的分解与重构;心理空间的疏离与更亲密;知识空间的更替与选择。家庭教育空间的现代变迁呼唤农村教育研究给予回应。
【文章来源】:民族教育研究. 2019,3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分离与留守:农村家庭教育空间的变迁趋势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三、传统家庭教育空间的建构
(一) 物理空间的容纳
(二) 心理空间的孵化
(三) 知识空间的传承
四、家庭教育空间的变迁
(一) 物理空间的分解与重构
1. 分解
2. 重构
(二) 心理空间的疏离与更亲密
1. 疏离
2. 更亲密
(三) 知识空间的更替与选择
1. 更替
2. 选择
五、结论与思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情感交流活动在虚拟社会的重大演变[J]. 龚振黔. 贵州社会科学. 2018(11)
[2]留守儿童积极情感教育之对策[J]. 姜英杰,严燕. 教育研究. 2018(08)
[3]父母关爱对农村留守儿童抑郁的影响机制:追踪研究[J]. 范兴华,方晓义,黄月胜,陈锋菊,余思. 心理学报. 2018(09)
[4]农村留守儿童研究范式:问题与超越[J]. 邓纯考,周谷平. 教育发展研究. 2017(18)
[5]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政策需要从“问题回应”型转向“家庭整合”型[J]. 董才生,马志强. 社会科学研究. 2017(04)
[6]留守儿童生活压力与孤独感、幸福感的关系:心理资本的中介与调节作用[J]. 范兴华,余思,彭佳,方晓义. 心理科学. 2017(02)
[7]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的学理反思与可能生长点[J]. 凡勇昆,邬志辉,秦玉友. 教育发展研究. 2016(20)
[8]农村留守儿童抗逆力的保护性因素研究——以曾留守大学生的生命史为视角[J]. 李燕平,杜曦.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6(04)
[9]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J]. 邬志辉,李静美.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10]论教育研究中的空间转向[J]. 田晓伟. 教育研究. 2014(05)
本文编号:3113312
【文章来源】:民族教育研究. 2019,3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分离与留守:农村家庭教育空间的变迁趋势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三、传统家庭教育空间的建构
(一) 物理空间的容纳
(二) 心理空间的孵化
(三) 知识空间的传承
四、家庭教育空间的变迁
(一) 物理空间的分解与重构
1. 分解
2. 重构
(二) 心理空间的疏离与更亲密
1. 疏离
2. 更亲密
(三) 知识空间的更替与选择
1. 更替
2. 选择
五、结论与思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情感交流活动在虚拟社会的重大演变[J]. 龚振黔. 贵州社会科学. 2018(11)
[2]留守儿童积极情感教育之对策[J]. 姜英杰,严燕. 教育研究. 2018(08)
[3]父母关爱对农村留守儿童抑郁的影响机制:追踪研究[J]. 范兴华,方晓义,黄月胜,陈锋菊,余思. 心理学报. 2018(09)
[4]农村留守儿童研究范式:问题与超越[J]. 邓纯考,周谷平. 教育发展研究. 2017(18)
[5]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政策需要从“问题回应”型转向“家庭整合”型[J]. 董才生,马志强. 社会科学研究. 2017(04)
[6]留守儿童生活压力与孤独感、幸福感的关系:心理资本的中介与调节作用[J]. 范兴华,余思,彭佳,方晓义. 心理科学. 2017(02)
[7]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的学理反思与可能生长点[J]. 凡勇昆,邬志辉,秦玉友. 教育发展研究. 2016(20)
[8]农村留守儿童抗逆力的保护性因素研究——以曾留守大学生的生命史为视角[J]. 李燕平,杜曦.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6(04)
[9]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J]. 邬志辉,李静美.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10]论教育研究中的空间转向[J]. 田晓伟. 教育研究. 2014(05)
本文编号:31133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3113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