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终身教育政策变迁的空间分析——基于文本的质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6 18:43
利用Nvivo10质性分析软件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重要终身教育政策文本中空间话语进行编码与分析,发现政策中对空间的规划经历了从突出中心空间到中心与边缘空间融合的变化。具体表现为:对物理空间的规划经历了从强调学校、工作单位到学校、工作单位、生活场所、网络并重的转变;对构想空间的规划经历了从着重强调职业素养到职业素养与生活素养并重的转变;对体验空间的规划经历了从着重强调精英化的青壮年从业者到全体社会成员的转变。借助列斐伏尔空间理论分析进一步发现,社会空间从抽象到流动的变迁形塑了终身教育政策空间规划;历史、社会与空间的辩证统一为完善终身教育政策提供了方法论意义上的启示。
【文章来源】:职教论坛. 2019,(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研究发现:政策中的空间规划及其变革
(一) 学习场所的变革:物理空间的规划
(二) 学习内容的变迁:构想空间的规划
(三) 学习群体的变化:体验空间的规划
二、研究结论与讨论:政策变革的空间视域
(一) 从抽象到流动:社会空间变迁及对终身教育政策的影响
1. 从结构化的教育场所到无限制的学习场所。
2. 从抽象的教育知识到开放的教育资源。
3. 从被动的教育对象到主动的学习者。
(二) 历史、社会与空间的辩证统一:终身教育政策完善的启示
1. 三元辩证法。
2. 将空间作为政策分配的重要资源。
3. 重视终身教育价值中的空间观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空间的生产》的空间历史唯物主义观[J]. 刘怀玉.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5(01)
[2]《空间的生产》若干问题研究[J]. 刘怀玉. 哲学动态. 2014(11)
[3]现代性与学校空间的生产[J]. 石艳. 教育研究. 2010(02)
[4]学校空间性及其基本内涵[J]. 苏尚锋. 教育学报. 2007(05)
[5]共享的幻象——信息社会中关于教育知识的建构[J]. 高水红.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6]教学空间的塑造[J]. 刘云杉. 教育科学研究. 2004(06)
[7]新世纪家庭功能的变迁及对当代青年的影响[J]. 潘郁,邱莉. 青年研究. 2001(05)
博士论文
[1]中国终身教育政策研究[D]. 国卉男.华东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121930
【文章来源】:职教论坛. 2019,(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研究发现:政策中的空间规划及其变革
(一) 学习场所的变革:物理空间的规划
(二) 学习内容的变迁:构想空间的规划
(三) 学习群体的变化:体验空间的规划
二、研究结论与讨论:政策变革的空间视域
(一) 从抽象到流动:社会空间变迁及对终身教育政策的影响
1. 从结构化的教育场所到无限制的学习场所。
2. 从抽象的教育知识到开放的教育资源。
3. 从被动的教育对象到主动的学习者。
(二) 历史、社会与空间的辩证统一:终身教育政策完善的启示
1. 三元辩证法。
2. 将空间作为政策分配的重要资源。
3. 重视终身教育价值中的空间观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空间的生产》的空间历史唯物主义观[J]. 刘怀玉.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5(01)
[2]《空间的生产》若干问题研究[J]. 刘怀玉. 哲学动态. 2014(11)
[3]现代性与学校空间的生产[J]. 石艳. 教育研究. 2010(02)
[4]学校空间性及其基本内涵[J]. 苏尚锋. 教育学报. 2007(05)
[5]共享的幻象——信息社会中关于教育知识的建构[J]. 高水红.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6]教学空间的塑造[J]. 刘云杉. 教育科学研究. 2004(06)
[7]新世纪家庭功能的变迁及对当代青年的影响[J]. 潘郁,邱莉. 青年研究. 2001(05)
博士论文
[1]中国终身教育政策研究[D]. 国卉男.华东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1219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3121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