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成人教育论文 >

泰国华文教育发展史

发布时间:2017-04-17 09:12

  本文关键词:泰国华文教育发展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全球华文学习热潮的兴起,世界各国华文教育的发展呈上升趋势,其中泰国华文教育的发展极具典型性,它不仅走在世界的前列而且开创了诸多个第一:泰国第一个把华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第一个邀请我国派出汉语教师志愿者也是全球志愿者人数最多的国家;第一个创办孔子课堂。本论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梳理泰国华文教育发展的情况。依照泰国华文教育从萌芽到兴盛的发展轨迹,将本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932年以前,随着华人移居泰国,华文教育得以萌芽,由于泰国政府政策性干预不强及华人社会形成的推动作用,华文教育在曲折中持续发展并初具规模,表现为办学规模有所扩大,办学形式不再单一以及教学内容呈偏泰化趋势。第二部分:20世纪30年代末至80年代,泰国华文教育处于相对低谷状态,由于此时期泰国大泰主义思潮的兴起,推行限制、打击华文教育的政策,导致华文教育一时间步入低谷,虽然经历了二战后两年的短暂复兴,但长期的同化限制政策使华文教育在这几十年的发展时间里一直处于沉寂状态。第三部分:20世纪90年代至今,华文教育处于大发展时期。由于华文经济价值的上升、泰国政府开放的华文教育政策以及泰国皇室成员的推动作用,泰国华文教育开始了全面的复苏并得到了大发展。此时期华文修业人数迅猛增加、泰国政府财政上予以支持以及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普遍设立。但在泰国华文教育大发展的同时也逐步显露出诸多限制其发展的问题如:师资力量的缺乏、教材及授课时数的不统一、教学效果不理想以及各地区发展不均衡。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建议推广“走出去”的师资培训模式、统一课程大纲和教材、合理调整华校布局以及提高华文教学质量。通过对泰国各历史时期华文教育发展状况的分析,总结出影响泰国华文教育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华人社会的支持、中泰两国的华文政策以及中国的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泰国华文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如下特点:教育对象的逐渐扩大化、教育手段的多样化以及教育功能的逐渐本土化。对华文教育影响因素和发展特点的把握,不仅能够提高华文教育的质量而且能够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
【关键词】:泰国 华文教育 发展研究 影响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749
【目录】:
  • 摘要7-8
  • Abstract8-10
  • 第一章 绪论10-18
  • 一、研究目的10
  • 二、研究意义10-11
  • (一)理论意义10-11
  • (二)现实意义11
  • 三、研究综述11-15
  • (一)国内学者对泰国华文教育相关研究11-13
  • (二)国外学者对泰国华文教育相关研究13-14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14-15
  •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及使用方法15-17
  • (一)华侨教育与华文教育15-16
  • (二)泰国与暹罗16
  • (三)华侨与华人16-17
  • 五、研究方法17-18
  • (一) 文献研究法17
  • (二)比较研究法17
  • (三) 观察法17
  • (四) 个案研究法17-18
  • 第二章 1932年以前:曲折中持续发展18-36
  • 一、华文教育的萌芽与初步发展18-28
  • (一)1918年之前:萌芽时期18-24
  • (二)1921-1932年:初步发展时期24-28
  • 二、泰国政府对华文教育的干涉28-34
  • (一)干涉的原因28-30
  • (二)干涉的主要表现30-34
  • 三、1932年以前华文教育的发展特点34-36
  • (一)华校规模的扩大化34
  • (二)教职人员管理的严格化34-35
  • (三)教育经费来源的多样化35
  • (四)教学内容的偏泰化35-36
  • 第三章 20世纪30年末—80年代:风雨中前行36-66
  • 一、1932—1945年:饱受风霜时期37-44
  • (一)1932—1937年:第一次打击浪潮37-40
  • (一)1938—1945年:最黑暗时期40-44
  • 二、1945-1947年:短暂兴盛时期44-49
  • (一)短暂兴盛的社会环境及原因44-46
  • (二)复办与新办的华校逐步兴起46-49
  • 三、50—80年代:沉寂时期49-66
  • (一)1948—1955年第二次打击浪潮49-55
  • (二)1956—1958年:机遇与挑战并存时期55-58
  • (三)60年代-80年代:萎缩式微到出现转机的华文教育58-66
  • 第四章 90年代-至今:大发展时期66-87
  • 一、大发展时期华文教育迅速发展的原因66-72
  • (一)泰国居民华文识字率的下降66-69
  • (二)泰国政府及政治家对华文认识的转变69
  • (三)华文实用价值的提升69-70
  • (四)泰国皇室成员的推动作用70-71
  • (五)泰国政府开放华文教育政策71-72
  • 二、华文教育大发展的表现72-77
  • (一)华文专业修业人数的迅猛增加72-73
  • (二)政府财政上的鼎力支持73
  • (三)泰国孔子学院及孔子课堂的普遍设立73-77
  • 三、当今泰国华文教育发展所面临的问题77-85
  • (一) 师资力量的缺乏及较大的流动性77-79
  • (二)授课时数的不统一及课程缺乏连贯性79-81
  • (三)各地华校发展不均衡81-82
  • (四)教学效果不理想82-83
  • (五)教材不统一83-85
  • 四、相关解决对策85-87
  • (一)推广“走出去”的师资培训模式85
  • (二)统一课程大纲及教材85-86
  • (三)合理调整华校布局86
  • (四)提高华文教学质量86-87
  • 第五章 泰国华文教育的影响因素及特点87-92
  • 一、泰国华文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87-90
  • (一)华文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华人社会的支持87
  • (二)华文教育发展的晴雨表:中泰两国政府的政策走向87-89
  • (三)华文教育发展的支撑力量: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89-90
  • 二、华文教育的发展特点90-92
  • (一)教学对象的逐渐扩大化90
  • (二)教育手段的多样化90-91
  • (三)教育功能的延伸91-92
  • 结语92-93
  • 附录:论文访谈记录93-96
  • 参考文献96-10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100-102
  • 致谢10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聿峨;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保留与发展[J];东南亚;2000年02期

2 温北炎;印尼华文教育的新形势与几点看法[J];东南亚研究;2000年02期

3 林华东;走向21世纪的东南亚华文教育与教学[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4 温北炎;印尼华文教育的过去、现状和前景[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5 周聿峨;新加坡华文教育的机遇与困惑[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6 黄艳梅;;论泰国华文教育[J];社科与经济信息;2002年05期

7 王功平;试论华文教育中的素质教育[J];学术研究;2002年09期

8 陈伟汶;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八桂侨刊;2002年01期

9 张晓华 ,肖静芳;大马华文教育一瞥[J];国际人才交流;2002年11期

10 温北炎;试析印尼华文教育的几个问题[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耿虎;;五缘、谱牒文化视野下的两岸华文教育[A];谱牒研究与五缘文化[C];2008年

2 张灯;;大华文教育视阈下的境内外学生互动教育思考[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9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10年

3 周聿峨;廖小健;杨松;;华文教育与海外统战工作[A];港澳海外统战工作新探索[C];2008年

4 袁振华;曾洁;;加强普粤拼音优化教学研究,促进华文教育现代化[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5 蓝小玲;;菲律宾华校华文教育的阶段与特点——兼谈华校闽南话与普通话教学的关系[A];福建省语言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李嘉郁;;华文教育研究现状简析[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黄耀东 黄兴忠;“永远支持华文教育”[N];广西日报;2005年

2 远猷;努力拓展华文教育新途径[N];人民日报;2007年

3 罗华荣;老挝华文教育别具一格[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4 ;华文教育是向外传播中华文化的基础[N];人民政协报;2007年

5 郭万盛;海外华文教育:升温又升值[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6 本报记者 杨子岩;发展华文教育正当时[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7 杜榕 寒牍 (本报记者 杜榕);华文教育 方兴未艾的“留根工程”[N];人民日报;2010年

8 通讯员 路治华 临沧市侨联主席、侨办主任;创新华文教育凝聚侨“根”侨“魂”[N];云南经济日报;2010年

9 ;张伟超:华文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N];人民政协报;2004年

10 记者 秦小艳;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获捐900万[N];深圳特区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彭俊;华文教育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2 YEAP CHUN KEAT(叶俊杰);马来西亚华文教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3 樊荣;语言推广与文化融合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陈之权;新加坡教育分流下华文课程面对的问题与挑战及改革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启华;教育菲化案及其对菲律宾华文教育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2 骆秀红;二战后新加坡华文教育兴衰及原因分析[D];暨南大学;2009年

3 张斌;战后泰国华文教育之演变[D];厦门大学;2009年

4 李进敏;菲律宾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华文教育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刘许;菲律宾华文教育支持者分析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张树利;战后美国华文教育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7 孙易红;沈慕羽与马来西亚华文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8 袁源;冷战后加拿大华文教育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9 韩瑞凤;冷战后菲律宾与泰国华文教育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10 刘华斌;冷战后印尼华文教育发展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泰国华文教育发展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28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3128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a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