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幼儿父亲教养方式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24 08:50
父亲教养方式是以家庭生活中亲子关系为中心的一种固定的情感模式和行为模式。它由父亲的教养态度决定,受父亲的个性、教养信念和行为习惯的影响,是父亲教养观念和教养行为的综合体。在家庭教育中,父亲具有母亲不可替代的作用,父亲的教养方式决定了父亲的教养效果,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父亲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认知风格、人格特征、心理健康、社会性发展、学习能力和行为问题等各个领域都有影响。36岁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对这个年龄段幼儿的父亲进行教养方式的研究有其必要性。在我国,城市和农村地区属于不同的亚文化区域,城市和农村地区在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收入、消费水平等方面存在比较大的差异,而且在父母的受教育水平、亲子观念、习俗与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很可能会导致城乡父亲教养方式的差异。目前,对父亲教养方式已有研究主要侧重于不同的教养方式与孩子认知、社会性、学习能力等关系的研究,而关于幼儿的父亲教养方式在城乡差异方面的系统研究还有待进一步丰富。鉴于此,本研究预通过大样本数据调查结合访谈法,对幼儿父亲教养方式的城乡差异进行较为深入细致地考察。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1)讨...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1.文献综述
1.1 父亲教养方式的研究
1.1.1 父亲教养方式的内涵
1.1.2 父亲教养方式的分类
1.1.3 父亲教养方式的测量
1.1.4 父亲教养方式的影响因素
1.1.5 父亲教养方式作用的相关研究
1.2 城乡父亲教养方式的研究
1.2.1 城乡概念的界定
1.2.2 城市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
1.2.3 农村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
1.2.4 城乡父母教养方式的比较研究
2.问题提出
2.1 选题缘由
2.1.1 父亲积极的教养方式是个体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2.1.2 目前城乡幼儿父亲教养方式的比较研究存在不足
2.1.3 城乡幼儿父亲教养方式进行比较研究有其必要性
2.2 城市父亲和农村父亲两个群体比较研究的意义
2.2.1 理论意义
2.2.2 实践意义
2.3 研究创新点
第二部分 实证研究
1.研究目的
2.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工具
2.1.1 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
2.1.2 自编访谈提纲
2.3 数据录入与分析
3.研究结果
3.1 城乡幼儿父亲教养方式的描述性分析
3.1.1 城乡幼儿父亲教养方式与幼儿性别的关系
3.1.2 城乡幼儿父亲教养方式与幼儿年龄的关系
3.1.3 城乡幼儿父亲教养方式与父亲学历的关系
3.1.4 城乡幼儿父亲教养方式与父亲职业的关系
3.2 城乡幼儿父亲教养方式的差异比较
3.2.1 温暖与理解维度的比较分析
3.2.2 惩罚与严厉维度的比较分析
3.2.3 过分干涉维度的比较分析
3.2.4 偏爱被试维度的比较分析
3.2.5 拒绝与否认维度的比较分析
3.2.6 过度保护维度的比较分析
4.讨论
4.1 城乡幼儿父亲教养方式的总体特征
4.1.1 城乡幼儿父亲教养方式与幼儿性别的关系
4.1.2 城乡幼儿父亲教养方式与幼儿年龄的关系
4.1.3 城乡幼儿父亲教养方式与父亲学历的关系
4.1.4 城乡幼儿父亲教养方式与父亲职业的关系
4.2 城乡幼儿父亲教养方式的差异
4.2.1 城市和农村父亲教养方式在温暖与理解维度上的差异
4.2.2 城市和农村父亲教养方式在惩罚与严厉维度上的差异
4.2.3 城市和农村父亲教养方式在过分干涉维度上的差异
4.2.4 城市和农村父亲教养方式在偏爱被试维度上的差异
5.结论
5.1 研究结论
5.2 局限与未来展望
第三部分 教育建议
1.重视男女差异,提升教养的科学性
2.提升父亲教养水平,为教养幼儿提供更好的保障
2.1 加快农村经济建设,提升农村教育水平
2.2 通过社会组织对父亲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2.2.1 搭建平台,通过社区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2.2.2 幼儿园开展多种活动,引导父亲科学教养
2.3 父亲自身应该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幼儿教养
2.3.1 主动学习,提升学历水平和职业能力
2.3.2 承担起教育职责,积极参与幼儿教养
3.改善父亲教养方式,科学教养幼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
3.1 农村父亲对幼儿多些温暖与理解,少些严厉与惩罚
3.2 农村父亲对多个子女要因材施教,公平对待
3.3 城市父亲对幼儿正确引导,减少过分干涉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学龄前儿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 吴瑞,陈佳,陆玲,金龙涛,李曼丽. 中国学校卫生. 2020(01)
[2]大学生积极发展与父母教养方式、自我价值感关系研究[J]. 吴志斌.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3]中职生父亲教养方式、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 陈婧.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2)
[4]父亲参与教养对小学生发展的影响——以潍坊地区为例[J]. 宫新杰. 科技视界. 2018(08)
[5]农民工教养方式与流动儿童心理弹性:特征和关系[J]. 靳小怡,刘红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6]父亲教养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以河南农村地区某中学为例[J]. 王丽. 内蒙古教育. 2018(02)
[7]我国城乡家庭教育投入状况的比较研究——基于CFPS(2014)数据的实证分析[J]. 刘保中. 中国青年研究. 2017(12)
[8]父、母亲学历及教养方式对学前儿童创造力的影响[J]. 崔梦舒,张向葵.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6(07)
[9]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的调查[J]. 张彦军. 新西部(理论版). 2016(08)
[10]父亲教养方式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 郎茜玥,禤诗韵. 求知导刊. 2015(22)
博士论文
[1]父母教养方式、大学生完美主义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 周雪婷.中南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概念与高中生职业成熟度的关系[D]. 张晓.山东师范大学 2019
[2]父母受教育程度、教养方式与子女人际交往能力[D]. 谢璧洁.湘潭大学 2019
[3]父母教养方式、4-6岁幼儿言语能力对行为发展的影响[D]. 李凤.西华师范大学 2019
[4]城乡父母教养方式差异及对幼儿欺负行为的影响[D]. 龙小芳.山东师范大学 2018
[5]高中生父亲教养方式、自我和谐与成就动机的关系研究[D]. 田文丽.河北师范大学 2018
[6]农村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现状的调查研究[D]. 李沙沙.鞍山师范学院 2017
[7]父母教养方式与农村小学儿童焦虑的关系[D]. 李玲.山东师范大学 2017
[8]贫困农村父母教养方式和家庭适应性与6-24月龄婴幼儿社交情绪能力的相关性研究[D]. 席至琪.陕西师范大学 2017
[9]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与学业拖延的关系研究[D]. 李丽丽.河北大学 2016
[10]父亲参与教养与3.5-6.5岁幼儿延迟满足能力的关系研究[D]. 李会丽.河北师范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203922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1.文献综述
1.1 父亲教养方式的研究
1.1.1 父亲教养方式的内涵
1.1.2 父亲教养方式的分类
1.1.3 父亲教养方式的测量
1.1.4 父亲教养方式的影响因素
1.1.5 父亲教养方式作用的相关研究
1.2 城乡父亲教养方式的研究
1.2.1 城乡概念的界定
1.2.2 城市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
1.2.3 农村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
1.2.4 城乡父母教养方式的比较研究
2.问题提出
2.1 选题缘由
2.1.1 父亲积极的教养方式是个体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2.1.2 目前城乡幼儿父亲教养方式的比较研究存在不足
2.1.3 城乡幼儿父亲教养方式进行比较研究有其必要性
2.2 城市父亲和农村父亲两个群体比较研究的意义
2.2.1 理论意义
2.2.2 实践意义
2.3 研究创新点
第二部分 实证研究
1.研究目的
2.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工具
2.1.1 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
2.1.2 自编访谈提纲
2.3 数据录入与分析
3.研究结果
3.1 城乡幼儿父亲教养方式的描述性分析
3.1.1 城乡幼儿父亲教养方式与幼儿性别的关系
3.1.2 城乡幼儿父亲教养方式与幼儿年龄的关系
3.1.3 城乡幼儿父亲教养方式与父亲学历的关系
3.1.4 城乡幼儿父亲教养方式与父亲职业的关系
3.2 城乡幼儿父亲教养方式的差异比较
3.2.1 温暖与理解维度的比较分析
3.2.2 惩罚与严厉维度的比较分析
3.2.3 过分干涉维度的比较分析
3.2.4 偏爱被试维度的比较分析
3.2.5 拒绝与否认维度的比较分析
3.2.6 过度保护维度的比较分析
4.讨论
4.1 城乡幼儿父亲教养方式的总体特征
4.1.1 城乡幼儿父亲教养方式与幼儿性别的关系
4.1.2 城乡幼儿父亲教养方式与幼儿年龄的关系
4.1.3 城乡幼儿父亲教养方式与父亲学历的关系
4.1.4 城乡幼儿父亲教养方式与父亲职业的关系
4.2 城乡幼儿父亲教养方式的差异
4.2.1 城市和农村父亲教养方式在温暖与理解维度上的差异
4.2.2 城市和农村父亲教养方式在惩罚与严厉维度上的差异
4.2.3 城市和农村父亲教养方式在过分干涉维度上的差异
4.2.4 城市和农村父亲教养方式在偏爱被试维度上的差异
5.结论
5.1 研究结论
5.2 局限与未来展望
第三部分 教育建议
1.重视男女差异,提升教养的科学性
2.提升父亲教养水平,为教养幼儿提供更好的保障
2.1 加快农村经济建设,提升农村教育水平
2.2 通过社会组织对父亲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2.2.1 搭建平台,通过社区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2.2.2 幼儿园开展多种活动,引导父亲科学教养
2.3 父亲自身应该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幼儿教养
2.3.1 主动学习,提升学历水平和职业能力
2.3.2 承担起教育职责,积极参与幼儿教养
3.改善父亲教养方式,科学教养幼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
3.1 农村父亲对幼儿多些温暖与理解,少些严厉与惩罚
3.2 农村父亲对多个子女要因材施教,公平对待
3.3 城市父亲对幼儿正确引导,减少过分干涉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学龄前儿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 吴瑞,陈佳,陆玲,金龙涛,李曼丽. 中国学校卫生. 2020(01)
[2]大学生积极发展与父母教养方式、自我价值感关系研究[J]. 吴志斌.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3]中职生父亲教养方式、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 陈婧.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2)
[4]父亲参与教养对小学生发展的影响——以潍坊地区为例[J]. 宫新杰. 科技视界. 2018(08)
[5]农民工教养方式与流动儿童心理弹性:特征和关系[J]. 靳小怡,刘红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6]父亲教养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以河南农村地区某中学为例[J]. 王丽. 内蒙古教育. 2018(02)
[7]我国城乡家庭教育投入状况的比较研究——基于CFPS(2014)数据的实证分析[J]. 刘保中. 中国青年研究. 2017(12)
[8]父、母亲学历及教养方式对学前儿童创造力的影响[J]. 崔梦舒,张向葵.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6(07)
[9]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的调查[J]. 张彦军. 新西部(理论版). 2016(08)
[10]父亲教养方式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 郎茜玥,禤诗韵. 求知导刊. 2015(22)
博士论文
[1]父母教养方式、大学生完美主义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 周雪婷.中南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概念与高中生职业成熟度的关系[D]. 张晓.山东师范大学 2019
[2]父母受教育程度、教养方式与子女人际交往能力[D]. 谢璧洁.湘潭大学 2019
[3]父母教养方式、4-6岁幼儿言语能力对行为发展的影响[D]. 李凤.西华师范大学 2019
[4]城乡父母教养方式差异及对幼儿欺负行为的影响[D]. 龙小芳.山东师范大学 2018
[5]高中生父亲教养方式、自我和谐与成就动机的关系研究[D]. 田文丽.河北师范大学 2018
[6]农村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现状的调查研究[D]. 李沙沙.鞍山师范学院 2017
[7]父母教养方式与农村小学儿童焦虑的关系[D]. 李玲.山东师范大学 2017
[8]贫困农村父母教养方式和家庭适应性与6-24月龄婴幼儿社交情绪能力的相关性研究[D]. 席至琪.陕西师范大学 2017
[9]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与学业拖延的关系研究[D]. 李丽丽.河北大学 2016
[10]父亲参与教养与3.5-6.5岁幼儿延迟满足能力的关系研究[D]. 李会丽.河北师范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2039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3203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