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殊教育通史研究的范式转型与价值意蕴
发布时间:2021-07-26 21:10
中国特殊教育通史是建立中国特殊教育理论体系和学科框架的基础,是实现特殊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的起点。在教育史研究范式转型的影响下,中国特殊教育通史研究的价值取向从"教科书传统"转向认识功用观,研究目的从考镜源流转向史事理解,研究任务从学校教育研究走向社会教育研究。在范式转型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特殊教育通史研究的价值意蕴表现为:寻求理解,探索中国传统特殊教育思想的内在价值;追问精神,建构中国当代特殊教育话语体系;知古鉴今,为"办好特殊教育"提供理论指导。
【文章来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56(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中国特殊教育通史研究的范式转型
1.从“教科书传统”转向认知功用的史学价值观
2.从考镜源流转向史事理解的研究目的观
3.从学校教育转向社会教育的研究任务观
二、中国特殊教育通史研究的价值意蕴
1.寻求理解, 探索中国传统特殊教育思想的内在价值
2.追问精神, 建构中国当代特殊教育话语体系
3.知古鉴今, 为“办好特殊教育”提供理论指导
三、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教育史是什么?[J]. 陈露茜.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6)
[2]我国特殊教育政策变迁的历史演进与路径依赖——基于历史制度主义分析范式[J]. 冯元,俞海宝. 教育学报. 2017(03)
[3]重读《努力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特殊教育学科》——兼论我国特殊教育学科建设[J]. 邓猛. 现代特殊教育. 2017(12)
[4]建设有中国特色特殊教育学科之思考[J]. 肖非,冯超. 现代特殊教育. 2017(12)
[5]历史社会学研究范式对我国教育史研究的启示[J]. 孟鑫. 教育评论. 2015(06)
[6]教育史研究的功用[J]. 张斌贤,高玲.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3(09)
[7]教育史研究:“学科危机”抑或“学术危机”[J]. 张斌贤,王晨. 教育研究. 2012(12)
[8]中国近代残疾人教育思想的产生及发展[J]. 陆德阳.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3)
[9]废除肉刑 减少残疾——中国古代有关残疾人保障的政治法律思想(九)[J]. 相自成. 中国残疾人. 2002(02)
[10]残疾预防(下)——中国古代有关残疾人保障的政治法律思想(八)[J]. 相自成. 中国残疾人. 2002(01)
博士论文
[1]中国特殊音乐教育:历史与现状研究[D]. 连赟.南京艺术学院 2010
硕士论文
[1]移植与转向:近代启喑教育在华源流考辨[D]. 王勉.复旦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304381
【文章来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56(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中国特殊教育通史研究的范式转型
1.从“教科书传统”转向认知功用的史学价值观
2.从考镜源流转向史事理解的研究目的观
3.从学校教育转向社会教育的研究任务观
二、中国特殊教育通史研究的价值意蕴
1.寻求理解, 探索中国传统特殊教育思想的内在价值
2.追问精神, 建构中国当代特殊教育话语体系
3.知古鉴今, 为“办好特殊教育”提供理论指导
三、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教育史是什么?[J]. 陈露茜.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6)
[2]我国特殊教育政策变迁的历史演进与路径依赖——基于历史制度主义分析范式[J]. 冯元,俞海宝. 教育学报. 2017(03)
[3]重读《努力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特殊教育学科》——兼论我国特殊教育学科建设[J]. 邓猛. 现代特殊教育. 2017(12)
[4]建设有中国特色特殊教育学科之思考[J]. 肖非,冯超. 现代特殊教育. 2017(12)
[5]历史社会学研究范式对我国教育史研究的启示[J]. 孟鑫. 教育评论. 2015(06)
[6]教育史研究的功用[J]. 张斌贤,高玲.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3(09)
[7]教育史研究:“学科危机”抑或“学术危机”[J]. 张斌贤,王晨. 教育研究. 2012(12)
[8]中国近代残疾人教育思想的产生及发展[J]. 陆德阳.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3)
[9]废除肉刑 减少残疾——中国古代有关残疾人保障的政治法律思想(九)[J]. 相自成. 中国残疾人. 2002(02)
[10]残疾预防(下)——中国古代有关残疾人保障的政治法律思想(八)[J]. 相自成. 中国残疾人. 2002(01)
博士论文
[1]中国特殊音乐教育:历史与现状研究[D]. 连赟.南京艺术学院 2010
硕士论文
[1]移植与转向:近代启喑教育在华源流考辨[D]. 王勉.复旦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3043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3304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