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成人教育论文 >

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3 11:26
  家庭是个人完成初始社会化重要场所,本文基于跨省2492个样本的调查数据,从亲社会行为概念维度结构的匿名性、遵从性、公开性,以及利他性的四个测量维度出发,考察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影响,预测父母亲教养方式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影响的一致性假设和四种亲社会行为的平衡性效应。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时发现:父母教养方式角色行为的性别差,异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母亲教养方式对四类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均不显著;父亲教养方式的类型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且存在不均衡效应即父亲鼓励的教养方式与惩罚的教养方式对四类亲社会行为均有显著正效应;父亲鼓励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的四类亲社会行为的正效应均大于惩罚的教养方式。父亲保护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公开的亲社会行为无显著性影响,但是对匿名性的、遵从的和利他的亲社会行为均有显著正效应。 

【文章来源】: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18(0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


父亲教养方式、母亲教养方式影响青少年空针全杯七的寻田沁僧有肠道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家庭教养对青少年社会行为的影响:道德认同的中介作用[J]. 程琪,赵欢欢,郭德轩,许燕,克燕南,张和云.  中国特殊教育. 2016(12)
[2]干预初中生的同伴关系以促进其亲社会行为[J]. 杨晶,余俊宣,寇彧,傅鑫媛.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5(02)
[3]“达”则兼济天下?社会比较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及心理机制[J]. 郑晓莹,彭泗清,彭璐珞.  心理学报. 2015(02)
[4]共情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及神经基础[J]. 肖凤秋,郑志伟,陈英和.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4(02)
[5]父亲参与教养程度、父子依恋关系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J]. 黎志华,尹霞云,蔡太生,苏林雁.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2(05)
[6]社会负性环境对流动和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亲子和同伴关系的调节作用[J]. 金灿灿,刘艳,陈丽.  心理科学. 2012(05)
[7]儿童内疚情绪对其亲社会行为的影响[J]. 张晓贤,桑标.  心理科学. 2012(02)
[8]幼儿基于信息判断的选择性信任——与亲社会行为及决策判断的关系[J]. 张兰萍,周晖.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1(01)
[9]小学儿童自我意识情绪理解发展及其与亲社会行为、同伴接纳的关系[J]. 王昱文,王振宏,刘建君.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1(01)
[10]班级生态系统对儿童亲社会行为影响的研究述评[J]. 陈斌斌,李丹.  心理科学进展. 2008(05)



本文编号:33403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33403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4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