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成人教育论文 >

3-6岁幼儿分享行为及其与家庭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3 08:07

  本文关键词:3-6岁幼儿分享行为及其与家庭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分享行为作为亲社会行为的一种重要表现,对3-6岁幼儿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助于儿童更好地与他人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幼儿在进行分享行为时,能够感受到与他人分享的乐趣,幼儿的心灵也能够获得满足,也有利于幼儿与其他小朋友建立友好的同伴关系,减少冲突与矛盾,从而获得社会性的发展。中国由于实行计划生育,独生子女众多,导致众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围着孩子转,分享锻炼机会少,日常生活经验少,分享意识不到位,在面对自己喜欢的玩具或食物时,表现出强烈的占有欲。基于以上现象,笔者不禁产生疑问,3-6岁幼儿分享行为的现状到底是怎样的?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幼儿分享行为是否具有差异?不同幼儿园孩子的分享行为是否一致?不同实验情境下幼儿的分享行为是否具有差异性?幼儿的分享行为是否与家庭教养方式有某种特定的关系?如何才能更好地培养儿童的分享行为?这些问题都是本研究想重点研究的问题。本研究选取了一所高校附属幼儿园和民办私立幼儿园作为被试园,从被试园中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3-6岁125名幼儿及其家长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实验法、问卷法和访谈法进行数据收集,经过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3-6岁幼儿的分享水平具有利己性,但是趋向于均分。2、不同年龄幼儿分享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分享水平也越来越具有利他性。3、幼儿园性质、幼儿性别、幼儿是否独生对3-6岁幼儿的分享行为均没有显著性的影响。4、不同实验条件下幼儿分享行为的表现是:在等分与非等分条件下,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分享行为具有显著性的差异;在普通和特殊物品条件下,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分享行为具有显著性的差异;在同伴关系实验条件下,幼儿的分享行为具有显著性的差异;在分享对象性别不同实验条件下,幼儿的分享行为没有显著的差异,男孩女孩都趋向于分更多给同性别的小朋友。5、3-6岁幼儿分享行为与家庭教养方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民主性教养方式能够显著的正向预测分享行为。
【关键词】:3-6岁幼儿 分享行为 亲社会行为 家庭教养方式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11;G78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1章 绪论9-17
  • 1.1 研究缘起9-10
  • 1.1.1 国家相关政策文件的支持引导9
  • 1.1.2 分享的教育价值9-10
  • 1.1.3 个人兴趣10
  • 1.1.4 相关研究之不足10
  • 1.2 研究意义10-11
  • 1.2.1 理论意义10-11
  • 1.2.2 实践意义11
  • 1.3 概念界定11-12
  • 1.3.1 分享行为11-12
  • 1.3.2 家庭教养方式12
  • 1.4 文献综述12-17
  • 1.4.1 关于幼儿分享行为的相关研究12-15
  • 1.4.2 关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15-16
  • 1.4.3 关于幼儿分享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16-17
  • 第2章 理论基础17-19
  • 2.1 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学理论17
  • 2.2 布鲁默的符号互动理论17-18
  • 2.3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18-19
  • 第3章 研究设计19-25
  • 3.1 研究目标与对象19
  • 3.1.1 研究目标19
  • 3.1.2 研究对象19
  • 3.2 研究内容19-20
  • 3.2.1 3-6岁幼儿分享行为的总体状况19
  • 3.2.2 不同因素对幼儿分享行为的影响分析19-20
  • 3.2.3 不同实验条件下幼儿分享行为的表现20
  • 3.2.4 家庭教养方式与3-6岁幼儿分享行为之间的关系20
  • 3.3 研究方法20-24
  • 3.3.1 实验法20-22
  • 3.3.2 问卷调查法22-23
  • 3.3.3 访谈法23-24
  • 3.4 研究程序24-25
  • 第4章 研究结果25-37
  • 4.1 3-6岁幼儿分享行为的总体状况25-26
  • 4.2 不同因素对幼儿分享行为的影响26-29
  • 4.2.1 幼儿园性质对幼儿分享行为的差异检验26-27
  • 4.2.2 不同年龄对幼儿分享行为的差异检验27-28
  • 4.2.3 性别对幼儿分享行为的差异检验28
  • 4.2.4 是否独生对幼儿分享行为的差异检验28-29
  • 4.3 不同实验条件下幼儿分享行为的表现29-33
  • 4.3.1 幼儿在物品等分与非等分条件下分享行为的表现29-30
  • 4.3.2 幼儿在普通和特殊物品条件下分享行为的表现30-31
  • 4.3.3 幼儿在同伴关系条件下分享行为的表现31-32
  • 4.3.4 幼儿在分享对象性别不同实验下的表现32-33
  • 4.4 家庭教养方式与3-6岁幼儿分享行为之间的关系33-37
  • 4.4.1 家庭教养方式基本情况分析33-34
  • 4.4.2 3-6岁幼儿分享行为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分析34-35
  • 4.4.3 3-6岁幼儿分享行为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回归分析35-37
  • 第5章 分析与讨论37-45
  • 5.1 3-6岁幼儿分享行为的总体状况分析37-38
  • 5.2 不同因素对幼儿分享行为的影响分析38-40
  • 5.2.1 幼儿园性质对幼儿分享行为无显著性影响38
  • 5.2.2 不同年龄对幼儿分享行为有极其显著性的影响38-39
  • 5.2.3 性别对幼儿分享行为无显著性影响39-40
  • 5.2.4 是否独生对幼儿分享行为无显著性影响40
  • 5.3 不同实验条件下幼儿分享行为的分析40-42
  • 5.3.1 幼儿在物品等分与非等分条件下分享行为的分析40-41
  • 5.3.2 幼儿在普通和特殊物品条件下分享行为的分析41
  • 5.3.3 幼儿在同伴关系条件下分享行为的分析41-42
  • 5.3.4 幼儿在分享对象性别不同实验下的分析42
  • 5.4 家庭教养方式与3-6岁幼儿分享行为之间的关系分析42-45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45-49
  • 6.1 研究结论45
  • 6.2 建议45-49
  • 6.2.1 教导幼儿领会分享的意义45
  • 6.2.2 引导幼儿体验分享的乐趣45-46
  • 6.2.3 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46-49
  • 参考文献49-53
  • 附录53-59
  • 致谢59-61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言梅;;家庭教养方式及其与子女心理健康关系研究述评[J];大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年11期

2 汪琼;;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成就动机的影响探析[J];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2008年05期

3 张波;李德才;;家庭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学习[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罗苑;齐平;;家庭教养方式与青少年人格形成及心理健康研究综述[J];宜春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5 方燕萍;;农村初中家庭教养方式引起学生不良行为的对策初探[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年09期

6 张亦慧;周建立;;深圳高职院校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与应对方式的特点[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12期

7 管夏瑜;洪慧敏;;家庭教养方式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02期

8 葛晓亮;;青少年网络成瘾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论辩——一个基于实证数据的分析[J];沧桑;2011年02期

9 张兰君;赵晓伟;;论我国家庭教养方式中的人格培育[J];社会工作(学术版);2011年05期

10 倪晓莉;陈思路;常虹;;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网络依赖行为的影响[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晋蜀;严峥;李昆;郭涛;郭鹏;刘华;;家庭教养方式研究概况及对青少年网瘾行为的影响[A];首届全国网络成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孙浩哲;;第八讲 我国家庭教养方式的误区及对策[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5——辽海讲坛·第三辑(家教卷)[C];2008年

3 韩斌;张文新;陈光辉;李春;;家庭教养方式在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儿童攻击行为关系中的作用[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孙小华;;浅谈品行障碍患者的家庭教养方式问题[A];2007河南省精神卫生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7年

5 张劲梅;张庆林;;大理喜洲白族家庭教养方式调查[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陈陈;张心玮;;家庭教养方式与同伴友谊对流动儿童外显和内隐群际态度的影响[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7 杨晓莉;赵永红;;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自我归因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张斌;程婕婷;;功能性躯体症状的母系代际传递性:家庭教养方式的作用[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舒蕊;从心理角度看家庭教养方式[N];大众科技报;2005年

2 泗阳县三庄初级中学 葛以升;家庭教养方式不当 导致未成年人犯罪[N];江苏法制报;2008年

3 李文;心理幼稚是怎样形成的[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4 王 林;孩子为什么“长不大”[N];大众科技报;2003年

5 北京安定医院心理科 唐利荣;父母是幸福领路人[N];健康时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春霞;家庭教养方式对中职生主观幸福感影响的相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2 党羚尹;农村小班幼儿家庭教养方式及其入园适应的调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3 毛静;“独二代”家庭教养方式现状、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4 谭婉萱;团体训练对初中生共情水平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5 李琳;不同类型学生班级环境、家庭教养方式、自尊、与应对方式特点及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6 李悦;家庭教养方式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心理素质、学业行为的中介作用[D];西南大学;2016年

7 文娟;视障中学生和普通中学生人格特质、家庭教养方式的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8 周子凤;青春发动时相、家庭教养方式与初中生情绪问题的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9 刘敏;统筹城乡视角下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心理韧性与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

10 任越;家庭教养方式与小班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相关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3-6岁幼儿分享行为及其与家庭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26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3426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d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