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教育问题探析
发布时间:2017-05-04 10:11
本文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教育问题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国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长期存在。1953年中央制定的“一五”计划中明确指出我国工业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优先发展重工业,首先保障工业化所需的原料和粮食,由于重工业发展过多地占用了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造成了我国资源分配不均、国民经济发展严重失调的局面。建国初期以牺牲农业的发展为代价的快速工业化过程,在迅速推动我国工业化发展的同时,也使得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差距日渐扩大,但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是城乡差距日渐扩大,而是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所以,打破二元社会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一体化势在必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千千万万具备高素质、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最大主体和主要建设者,是国家关于农村政策的主要执行者,所以要充分调动起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国农民人口数量众多,但是人力资本的数量与存量较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能仅仅依靠国家的扶持,而要靠农民的自力更生和辛勤劳动,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民的综合素质较低,,无法满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人才的需要。这就需要加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农民教育,下大力气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农民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培养广大农民群众准备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整个过程。农民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对农民进行文化教育、科学教育和政治教育。本文所探讨的农民教育,主要包括对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农民群众进行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素质两个方面的教育。 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基础,农民教育也是我国提高整个国民素质的关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培养千千万万有文化有知识有素质的新型农民,这就对我国农民教育事业提出了要求。要使农民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素质,就要加强对农民进行科学文化、知识技能的教育和培训,以及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教育。本文从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现状入手,通过对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重要性以及加强农民教育的必要性进行分析,从而提出要加强农民教育的较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农民教育 新农村建设 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西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725;F323.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5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9-11
- 1.2 国内外学者对本选题的研究现状11-13
- 1.2.1 关于农民教育的研究11-12
- 1.2.2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研究12-13
- 1.2.3 关于农民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研究13
- 1.3 本选题的创新之处13
- 1.4 本文的逻辑结构13-15
- 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涵与背景15-19
- 2.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的现实背景15
- 2.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性15-19
- 2.2.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途径15-17
- 2.2.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打破二元社会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举措17-19
- 3 农民教育的必要性19-36
- 3.1 农民教育的含义19-20
- 3.1.1 教育的含义19
- 3.1.2 农民教育的含义19-20
- 3.2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最大主体和主要建设者20-22
- 3.2.1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实施者20-21
- 3.2.2 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主体性,加强农民教育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成丰富的人力资源21-22
- 3.3 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对农民教育的要求22-25
- 3.3.1 发展农村经济要求不断加强和提高农民的农业科学知识和生产技能22-23
- 3.3.2 加强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切实提高农民生活质量23
- 3.3.3 乡风文明也需要加强农民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教育23-24
- 3.3.4 加强农民的综合素质教育改善农村环境,体现农村新风貌24
- 3.3.5 管理民主化更需要农民加强民主法制教育24-25
- 3.4 现阶段农民受教育的状况25-27
- 3.4.1 农民整体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有待于进一步提高26-27
- 3.4.2 农民整体思想道德素质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27
- 3.5 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的意义27-31
- 3.5.1 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实现农业科技化28-29
- 3.5.2 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新型农民的培养29-30
- 3.5.3 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搞好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是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要求30-31
- 3.6 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历来都非常重视农民教育31-36
- 3.6.1 毛泽东关于农民教育的主要思想31-34
- 3.6.2 邓小平关于农民教育的主要思想34-36
- 4 加强农民教育的对策探讨36-46
- 4.1 国外农民教育的经验对中国加强农民教育的启示36-39
- 4.1.1 韩国新村运动关于农民教育的经验36-37
- 4.1.2 美国农业现代化之路给中国新农村建设的经验37-38
- 4.1.3 以色列乡村综合发展方法对中国农民教育的启示38-39
- 4.2 加强农民科学文化教育,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39-42
- 4.2.1 坚持“农科教”结合39-40
- 4.2.2 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40-41
- 4.2.3 改变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与传播方式41
- 4.2.4 转变农民教育观念,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41-42
- 4.3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42-46
- 4.3.1 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43
- 4.3.2 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要使农民群众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远大理想43-44
- 4.3.3 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要使农民具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44
- 4.3.4 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要使农民坚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根本44-46
- 结论46-47
- 参考文献47-5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50-51
- 致谢51-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扬;美国农业新经济的特征与影响[J];贵州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2 张彩玲;;如何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J];山西农业(村委主任);2007年05期
3 赵云周;;新农村建设务必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J];决策探索;2006年09期
4 陈克,王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5 汤宇梅;郑玉;;教育的终极目的之我见[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年09期
6 辛章平;;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演变与应有的方向[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7 田欣欣;;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8 范剑平;;2010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及2011年中国经济前景预测[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1年01期
9 王益谦;甘欣;朱清;;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环境问题及其对策[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1年01期
10 刘阳;周东立;;马克思主体性理论与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省直分校学报;2007年02期
本文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教育问题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48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344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