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4 18:15
本文关键词:德育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及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则是他们天命的启蒙教师。孩子最初的社会关系和道德关系是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最初接触到的社会规范也是家庭行为规范。家庭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他使孩子们形成了初步的道德观: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等等,为社会化奠定基础。家庭德育是指在家庭社会环境中,由父母对子女或年幼者施加意识的教育或无意识的影响,对受教育者实施一定的道德规范、思想意识、政治观念的教育。①家庭德育作为家庭的重要职责,既是德育工作的起点,也是学校德育和社会德育的基点,更是国民教育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有着学校和社会德育所不可比拟的巨大优势,尤其在因材施教和初步养成教育等方面,是无可替代的。因此,为了使子女形成良好得道德品质,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和利用家庭德育的优势。 但近些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中国家庭的规模和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华民族重视家庭道德教育这一优良传统受到了冲击:家长们普遍重视智力发展而忽略了孩子道德品质以及处事能力的培养,缺乏有效的教养方法,与孩子之间有沟通障碍,发达的网络充斥着不良的信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等等。使得家庭德育的功能不仅没能得到良好的发挥,甚至还严重影响了学校的道德教育,带来许多不良的后果。这主要是因为家长们对家庭德育的认识存在误区,并且缺乏科学有效的德育手段以及高效的的与能力而造成的。能否顺利地解决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到孩子们日后的成长成才,而且事关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建设发展。为此,我们应当寻求学校、社会的专业引领,探索有效的德育途径来改善目前家庭德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单靠家庭方面的孤军奋战是行不通的。促使家庭和学校的密切配合,整合社会资源,吸取当代家庭道德教育优秀成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方法,不断加强家庭道德教育,寻求新的家庭教育范式。 基于对经贸大学附属中学学生的家访,本文分析了目前家庭德育在观念、内容、方法等方面的缺失现状及其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本文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笔者选定家庭德育研究的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的意义。第二部分为家庭德育相关概念的介绍,主要阐述家庭德育的基本理论问题。首先介绍了德育与家庭教育的概念,其次阐明了家庭德育的特点及其优势,为之后几部分的探究进行了一个理论的铺垫。第三部分为对河北经贸大学附属中学学生家访结果的分析,得出了当前家长在家庭德育观念、内容、方法等方面的缺失现状。第四部分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分析了当今家庭德育缺失的原因。第五部分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增强家庭德育时效性的对策建议,即提高家长素养;加强家庭环境建设;加强家庭和学校联系;整合社会资源,为家庭道德教育提供社会支持;不断完善我国家庭道德教育理论;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本文遵循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力求提出富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从而使得我国家庭德育更富有成效。
【关键词】:家庭德育 缺失现状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78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1 绪论11-17
- 1.1 选题背景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5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2-14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4-15
- 1.3 研究意义15
- 1.4 研究方法15-17
- 2 德育与家庭教育的概述17-20
- 2.1 德育的概念17
- 2.2 家庭教育的概念17-18
- 2.3 家庭德育的优势18-20
- 3 德育在家庭教育中缺失的现状20-31
- 3.1 家长德育意识的偏失20-22
- 3.1.1 重智轻德思想严重20-21
- 3.1.2 重私德轻公德21
- 3.1.3 德育目的功利化21-22
- 3.2 德育内容的缺失22-27
- 3.2.1 传统的伦理道德教育方面的缺失22-23
- 3.2.2 现代社会文明规范培养教育方面的缺失23-24
- 3.2.3 劳动教育方面的缺失24-25
- 3.2.4 培养良好健全品格方面的缺失25-27
- 3.3 德育方法的缺失27-31
- 3.3.1 重言教轻身教28
- 3.3.2 忽视了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28-29
- 3.3.3 与孩子缺乏情感沟通29
- 3.3.4 缺乏实践锻炼29
- 3.3.5 奖惩方法不当29-31
- 4 德育在家庭教育中缺失的原因31-38
- 4.1 家庭原因31-33
- 4.1.1 家长自身素质的局限31-32
- 4.1.2 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32-33
- 4.2 学校原因33-35
- 4.2.1 学校德育脱离学生生活33
- 4.2.2 学校德育基本上还是传统模式33-34
- 4.2.3 学校德育教材落后34
- 4.2.4 个别教师师德滑坡34-35
- 4.3 社会原因35-38
- 4.3.1 社会环境剧变给家庭德育带来挑战35-36
- 4.3.2 升学、就业压力对家庭德育的影响36-38
- 5 改善德育在家庭教育中缺失现状的对策38-49
- 5.1 提高家长德育能力38-42
- 5.1.1 转变家庭德育观念38
- 5.1.2 改进家庭德育方法38-39
- 5.1.3 丰富家庭德育内容39
- 5.1.4 提升父母自身素养39-40
- 5.1.5 加强家庭德育环境建设40-42
- 5.2 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42-44
- 5.2.1 做好家访工作42
- 5.2.2 成立家长委员会42
- 5.2.3 建立家长辅导员制42-43
- 5.2.4 建立“家长学校”43-44
- 5.3 整合社会资源,为家庭德育提供社会支持44-46
- 5.3.1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优化德育大环境44
- 5.3.2 加强社区德育环境资源的开发44-45
- 5.3.3 工作单位的道德培养和家庭道德教育的结合45-46
- 5.4 不断完善我国家庭德育理论46-47
- 5.4.1 继承与发扬我国优良的家庭德育文化传统46-47
- 5.4.2 学习与借鉴西方优秀的家庭德育理论模式47
- 5.5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47-49
- 结论49-50
- 参考文献50-52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52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范丹;积极德育视域下当代家庭德育的问题与策略研究[D];渤海大学;2016年
2 韩秀玲;洛克德育观对小学生家庭教育的启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德育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及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55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345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