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教育对口支援政策七十年回顾与展望——基于政策要素与政策工具的二维分析
发布时间:2021-11-04 09:48
民族地区教育对口支援政策是具有国家强制性、地区互动性的跨区域合作教育治理机制,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本研究选取70年来民族地区教育对口支援的相关政策作为研究样本,并基于政策要素与政策工具的二维分析框架展开讨论。研究发现,70年来民族地区教育对口支援政策形成了"兜底性"发展(1949-1975年)、"追赶式"发展(1976-1999年)、"跨越式"发展(2000-2011年)、"内生型"发展(2012-2019年)四个阶段;民族地区教育对口支援政策演进呈现出政策主体多元化、政策工具差异化、运行机制内生化等特征,但也暴露其政策主体责权边界不明、政策工具运用失衡的问题。民族地区教育对口支援政策要提高政策主体与对象适切性、合理搭配教育政策工具、适当增加自愿性工具,进而提高其对民族地区教育内生发展趋向的适应力。
【文章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20,41(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民族地区教育对口支援政策计量变化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民族教育政策变迁的脉络、特征与展望——基于《教育部工作要点》的文本研究[J]. 李祥,王路路,陈凤. 民族教育研究. 2019(01)
[2]新时期教育扶贫模式的重大创新:“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J]. 徐姗姗,羌洲. 中国藏学. 2018(03)
[3]论民族教育政策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协同生成[J]. 蒋珍莲. 民族教育研究. 2018(04)
[4]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政策四十年:历程回顾与趋势展望[J]. 李祥,刘莉. 终身教育研究. 2018(03)
[5]对口支援:起源、形成及其演化[J]. 钟开斌.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3(04)
[6]关于团队式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工作的若干思考[J]. 张艳萍.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3(18)
[7]协作治理模式:从“对口支援”到“协作发展”[J]. 周晓丽,马晓东. 南京社会科学. 2012(09)
[8]建立教育对口支援长效机制的政策分析[J]. 郑刚. 中国教育学刊. 2012(07)
[9]走向“合作”: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政策透视[J]. 解群,房剑森,石芳华. 教育发展研究. 2012(01)
[10]教育政策工具的分类与选择策略[J]. 黄忠敬.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8(08)
本文编号:3475496
【文章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20,41(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民族地区教育对口支援政策计量变化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民族教育政策变迁的脉络、特征与展望——基于《教育部工作要点》的文本研究[J]. 李祥,王路路,陈凤. 民族教育研究. 2019(01)
[2]新时期教育扶贫模式的重大创新:“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J]. 徐姗姗,羌洲. 中国藏学. 2018(03)
[3]论民族教育政策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协同生成[J]. 蒋珍莲. 民族教育研究. 2018(04)
[4]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政策四十年:历程回顾与趋势展望[J]. 李祥,刘莉. 终身教育研究. 2018(03)
[5]对口支援:起源、形成及其演化[J]. 钟开斌.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3(04)
[6]关于团队式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工作的若干思考[J]. 张艳萍.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3(18)
[7]协作治理模式:从“对口支援”到“协作发展”[J]. 周晓丽,马晓东. 南京社会科学. 2012(09)
[8]建立教育对口支援长效机制的政策分析[J]. 郑刚. 中国教育学刊. 2012(07)
[9]走向“合作”: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政策透视[J]. 解群,房剑森,石芳华. 教育发展研究. 2012(01)
[10]教育政策工具的分类与选择策略[J]. 黄忠敬.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8(08)
本文编号:34754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3475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