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历程理论观照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时机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03 15:48
生命历程理论是一套包含量化与质性多种研究方法的方法论体系。它围绕"转变""持续""转折点""轨迹"四个核心概念,依循毕生发展、能动性、时空、时机和相关生命五大原则,从个体、社会和历史三个维度描绘了一个"三维一体"的动态生命历程图景。基于生命历程理论考察教育对人的生命成长的影响,不仅有助于突破原有研究考察的单向片面,而且助益于教育研究思路的拓展和生命历程理论体系自身的丰富和完善。在生命历程理论观照下,通过对57个生命历程故事进行内容分析发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时机存在"有序"和"脱序"两种现实表征。影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时机的因素聚焦于个体能动性的发挥、社会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期望以及一定历史情境下相关生命事件的发生三个方面。与之相对应,在为新型职业农民创设培育时机时,应将个体能动性纳入培育对象的选拔标准,谋求社会习俗力量与个体选择的协同,以及充分重视当下时境中相关生命事件的发生。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生命历程理论的基本框架与方法论体系
1. 生命历程理论的基本框架
(1)生命历程理论的核心概念
(2)生命历程理论的内在逻辑
2. 生命历程理论的方法论体系
二、生命历程理论对教育研究的价值观照
1. 改进数据收集途径
2. 更新教育研究方法
3. 促进构建当代教育研究文化
4.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5. 帮助普通学生寻求成长进阶
6. 引领特殊群体实现生命突破
三、生命历程理论在教育研究领域的应用
1.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时机的基本内涵
2.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时机的现实表征
(1)新型职业农民发展中有序的培育时机
(2)新型职业农民发展中脱序的培育时机
3.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时机的影响因素
(1)人与自身的较量:新型职业农民个体能动性的发挥
(2)人与社会的协调:社会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期望
(3)人与环境的匹配:一定历史情境下相关生命事件的发生
4.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时机的创设策略
(1)将个体能动性纳入培育对象的选拔标准
(2)谋求社会习俗力量与个体选择的协同
(3)重视当下时境中相关生命事件的发生
四、总结与反思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使命及变革[J]. 李延平,王雷. 教育研究. 2017(11)
[2]实证研究怎么做:让研究者困惑的地方——来自华东师大第二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的启示[J]. 刘选.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7(03)
[3]生命历程理论及其视角下的移民研究:回顾与前瞻[J]. 曾迪洋. 社会发展研究. 2016(02)
[4]生命历程刍议[J]. 李钧鹏.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2)
[5]西方生命历程社会化研究:回溯与新进展[J]. 刘晓红.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6]习俗还是发生?——生命历程理论视角下的毕生发展[J]. 包蕾萍,桑标.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6(01)
[7]生命历程理论的时间观探析[J]. 包蕾萍. 社会学研究. 2005(04)
[8]社会变迁与个人发展:生命历程研究的范式与方法[J]. 李强,邓建伟,晓筝. 社会学研究. 1999(06)
本文编号:3655169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生命历程理论的基本框架与方法论体系
1. 生命历程理论的基本框架
(1)生命历程理论的核心概念
(2)生命历程理论的内在逻辑
2. 生命历程理论的方法论体系
二、生命历程理论对教育研究的价值观照
1. 改进数据收集途径
2. 更新教育研究方法
3. 促进构建当代教育研究文化
4.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5. 帮助普通学生寻求成长进阶
6. 引领特殊群体实现生命突破
三、生命历程理论在教育研究领域的应用
1.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时机的基本内涵
2.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时机的现实表征
(1)新型职业农民发展中有序的培育时机
(2)新型职业农民发展中脱序的培育时机
3.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时机的影响因素
(1)人与自身的较量:新型职业农民个体能动性的发挥
(2)人与社会的协调:社会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期望
(3)人与环境的匹配:一定历史情境下相关生命事件的发生
4.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时机的创设策略
(1)将个体能动性纳入培育对象的选拔标准
(2)谋求社会习俗力量与个体选择的协同
(3)重视当下时境中相关生命事件的发生
四、总结与反思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使命及变革[J]. 李延平,王雷. 教育研究. 2017(11)
[2]实证研究怎么做:让研究者困惑的地方——来自华东师大第二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的启示[J]. 刘选.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7(03)
[3]生命历程理论及其视角下的移民研究:回顾与前瞻[J]. 曾迪洋. 社会发展研究. 2016(02)
[4]生命历程刍议[J]. 李钧鹏.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2)
[5]西方生命历程社会化研究:回溯与新进展[J]. 刘晓红.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6]习俗还是发生?——生命历程理论视角下的毕生发展[J]. 包蕾萍,桑标.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6(01)
[7]生命历程理论的时间观探析[J]. 包蕾萍. 社会学研究. 2005(04)
[8]社会变迁与个人发展:生命历程研究的范式与方法[J]. 李强,邓建伟,晓筝. 社会学研究. 1999(06)
本文编号:36551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3655169.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