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国人盲哑教育的实践和理论探索
本文关键词:民国时期国人盲哑教育的实践和理论探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从古至今,不论中外,盲哑人一直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故盲哑人的教育也不为社会重视。近代意义上的盲哑教育事业源自欧洲,后由传教士传入中国。在外国传教士的带动下,一部分国人逐步认识到了盲哑教育的重要性,开始创办国人自己的盲哑教育机构。本文要探讨的即是民国时期国人发展中国盲哑教育事业的努力。 近代中国的盲哑教育事业经历了一个由外国传教士垄断到由国人、外国传教士并立的发展阶段。来华传教士出于种种目的,在中国积极发展盲哑教育,他们不仅创办了盲哑教育机构,还对国人进行广泛宣传,对发展中国的盲哑教育事业起了重要作用。 在外国传教士带动下,国人开始创办自己的盲哑教育机构。发展实践方面,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为发展盲哑教育提供了法律保障;创办了公立盲哑教育机构;开展了全国范围的盲哑教育调查等。社会人士积极创办盲哑教育机构;成立盲哑团体等。理论方面,国人探讨了盲哑的成因、盲哑教育理论、盲哑人的职业教育与养育等问题。 民国时期国人发展盲哑教育的努力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足和问题,需要我们辩证地看待。
【关键词】:盲哑教育 发展实践 理论探索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769.2;K258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8
- 目录8-9
- 绪论9-16
- 一、选题缘起9
- 二、研究现状9-15
- 三、研究重点和难点15-16
- 第一章 西方近代盲哑教育的传入背景16-23
- 一、古代社会的残疾人(包括盲哑人)政策和教育16-17
- 二、西方近代盲哑教育的传入17-21
- 三、晚清时期国人对盲哑教育的认识21-23
- 第二章 民国时期国人发展盲哑教育的实践和理论探索23-64
- 一、民国时期国人盲哑教育事业发展概述23-26
- 二、民国时期国人盲哑教育实践26-48
- (一) 政府举措26-37
- (二) 社会人士的努力37-48
- 三、理论探索48-64
- (一) 盲哑儿童成因及预防方法的探索48-50
- (二) 盲哑教育以及养育的必要性50-52
- (三) 呼吁重视盲哑教育事业52-58
- (四) 教学的有关探索58-60
- (五) 重视职业教育60-64
- 第三章 评价64-70
- 一、成就64-66
- 二、存在的不足66-70
- 附录70-77
- 参考文献77-8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卫东;北京瞽叟通文馆与中国盲文体系的初建[J];北京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2 余晔;张謇创办的特殊教育[J];档案与建设;2001年12期
3 谢新农;;论民国时期的盲聋哑特殊教育[J];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05期
4 庞丹丹;广西特殊教育发展史初探[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5 修光明;夕阳余辉洒人间——访聋人老寿星何玉麟[J];中国残疾人;2001年12期
6 刘振兴;法国修女与上海第一所聋校[J];中国残疾人;1995年01期
7 刘振兴;聋教先驱——蔡润祥先生[J];中国残疾人;2002年02期
8 宋玲;近代中国教会特殊学校述评[J];哈尔滨学院学报(教育);2003年12期
9 鲍静静;;近代中国的盲人特殊教育——以广州明心瞽目院为例[J];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10 郭卫东;;基督教新教传教士与中国盲文体系的演进[J];近代史研究;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施和金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谢新农;民国时期成都盲聋哑特殊教育[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2 许巧仙;我国特殊教育立法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陈建华;民国时期四川特殊教育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民国时期国人盲哑教育的实践和理论探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81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488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