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随班就读听障儿童班级同伴交往的个案研究
本文关键词:小学随班就读听障儿童班级同伴交往的个案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随班就读政策的不断推进,我国听障儿童的随班就读工作也取得了一定发展。听障儿童进入普校随班就读,和普通儿童一起学习、生活,与班级同伴的交往就成为其社会适应的重要方面。对于听障儿童的同伴交往,国内已有的研究都是以聋校的听障儿童为研究对象,而对于随班就读听障儿童的班级同伴交往状况,目前鲜有研究者关注。由此,本研究通过个案研究的方式,综合运用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和测验法,从班级同伴交往的表现和支持状况两个方面对三名上海市小学随班就读听障儿童的班级同伴交往进行了探究。本研究的第一部分从同伴互动、同伴关系以及同伴团体三个层次对小学随班就读听障儿童班级同伴交往的表现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在同伴互动层次,其沟通方式以非言语为主,与班级同伴进行社交互动的意愿较高,与班级同伴间的社交行为的亲社会性较高;在同伴关系层次,其友谊水平在班级互选好朋友的数量、友谊质量方面都较高;在同伴团体层次,其同伴接纳状况不佳,极易被班级同伴忽视、排斥。本研究的第二部分从自身支持、学校支持和家庭支持三个方面探究了小学随班就读听障儿童班级同伴交往的支持状况,结果表明:在自身支持方面,其自身支持的水平与其接受听力补偿、听觉语言康复训练的时间及专业程度呈正相关;在学校支持方面,管理者支持的总体状况较差,随班就读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尚待进一步落实,教师支持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教师需更加关注其与班级同伴交往的状况及需求,并给予其更多参与班级同伴交往的机会和更加有效的指导;在家庭支持方面,母亲起到主要作用,文化程度高、拥有科学教育观、自身善于交际的家长提供的支持更大。综合上述结果,本研究发现,自身的语言能力、学业成绩、社会认知能力和社交策略水平较高的小学随班就读听障儿童在班级同伴交往的同伴互动层次和同伴团体层次的表现较好;而教师较多关注于小学随班就读听障儿童的安全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与班级同伴间的社交互动;家长的民主型的教养方式,以及对于小学随班就读听障儿童班级同伴交往的关注和有效指导对其班级同伴交往的表现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正向作用。
【关键词】:班级同伴交往 听障儿童 随班就读 表现 支持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762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12
-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12-28
- 1 问题提出12-14
- 2 研究综述14-28
- 2.1 同伴交往研究综述14-25
- 2.2 听障儿童同伴交往研究综述25-28
- 第二部分 研究设计28-34
- 1 研究目的28
- 2 研究对象28-29
- 2.1 个案纯纯的基本情况28
- 2.2 个案笑笑的基本情况28-29
- 2.3 个案波波的基本情况29
- 3 研究内容29-31
- 4 研究方法31-32
- 4.1 观察法31
- 4.2 访谈法31
- 4.3 问卷法31-32
- 4.4 测验法32
- 5 研究程序32-33
- 6 研究意义33-34
- 第三部分 小学随班就读听障儿童班级同伴交往表现的研究34-50
- 1 研究目的34
- 2 研究方法34-39
- 2.1 研究工具34-35
- 2.2 研究程序35-36
- 2.3 资料分析36-39
- 3 研究结果39-47
- 3.1 个案与班级同伴间的社交行为39-45
- 3.2 个案与班级同伴的友谊45-46
- 3.3 个案在班级团体中的同伴接纳情况46-47
- 4 分析与讨论47-49
- 4.1 小学随班就读听障儿童与班级同伴间社交行为的特点47-48
- 4.2 小学随班就读听障儿童与班级同伴的友谊的特点48
- 4.3 小学随班就读听障儿童在班级团体中同伴接纳的特点48-49
- 5 结论49-50
- 第四部分 小学随班就读听障儿童班级同伴交往支持的研究50-78
- 1 研究目的50
- 2 研究方法50-54
- 2.1 研究工具50-51
- 2.2 研究程序51-52
- 2.3 资料分析52-54
- 3 研究结果54-72
- 3.1 个案的班级同伴交往的自身支持状况54-59
- 3.2 个案的班级同伴交往的学校支持状况59-67
- 3.3 个案的班级同伴交往的家庭支持状况67-72
- 4. 分析与讨论72-77
- 4.1 小学随班就读听障儿童班级同伴交往的自身支持的特点72-74
- 4.2 小学随班就读听障儿童班级同伴交往的学校支持的特点74-76
- 4.3 小学随班就读听障儿童班级同伴交往的家庭支持的特点76-77
- 5. 结论77-78
- 第五部分 综合讨论78-85
- 1 小学随班就读听障儿童的自身支持状况对其班级同伴交往表现的影响78-81
- 2 小学随班就读听障儿童的学校支持状况对其班级同伴交往表现的影响81-82
- 3 小学随班就读听障儿童的家庭支持状况对其班级同伴交往表现的影响82-85
- 第六部分 结论与反思85-87
- 1 结论85
- 2 本研究的不足及展望85-87
- 参考文献87-95
- 附录95-110
- 后记11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丽璇;听障儿童家长资源中心的建立和运作模式初探[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4年01期
2 张婷;;如何使听障儿童得到早期成功康复[J];现代特殊教育;2005年09期
3 谭千保;陈芳;傅朝晖;;听障儿童与正常儿童的自我意识对比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6年02期
4 许海燕;;论听障儿童语言回答式阶段的康复策略[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年10期
5 肖源;;听障儿童语言康复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科技信息;2011年35期
6 陆忠华;;浅谈听障大学生辅导员三·一工作思路与方法的研究[J];大学教育;2012年06期
7 陈彦;孙喜斌;杜晓新;刘杰;曲春燕;黄昭鸣;;学龄听障儿童和健听儿童五项认知能力的比较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年08期
8 张铭;;听障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初探[J];中国残疾人;2012年11期
9 金野;王珩超;;音乐性质对普通及听障儿童情绪影响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2年12期
10 张一鸣;安海荣;;浅谈兴趣的发展对听障儿童康复的重要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粱桂华;;如何培养听障儿童的注意力[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2 李成林;;户外活动在听障儿童康复教育教学中的应用[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朱月情;李永勤;;听障儿童生成问题回应策略的研究[A];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分会第十一届全国康复学术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4 李沁园;;双语教学在听障幼儿早期康复教育中的作用[A];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2003年康复医学发展论坛暨庆祝中国康复医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3年
5 邝碧怡;;听障儿童钢琴弹奏个案研究[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6 王文迪;卫仁涛;何赛金;林怡雯;;听障儿童家庭异地康复现状调研报告[A];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分会第十一届全国康复学术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7 郑芸;Sigfrid D.Soli;李刚;孟照莉;;用于评估早期干预后极重度听障儿童言语语言能力的最佳方案[A];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8 徐秋凤;;1—2岁听障幼儿托班康复的尝试[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9 郭加;;学龄期听障学生语言训练的策略与方法[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10 陆园;;0-3岁听障幼儿康复教养[A];2013山东省儿童保健学术交流会资料汇编[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云华;听障儿童康复捐助计划为何“搁浅”[N];宁夏日报;2008年
2 记者 潘跃;近十万听障儿童得到康复服务[N];人民日报;2011年
3 记者 宜秀萍;我省贫困听障儿童救治工程进展顺利[N];甘肃日报;2012年
4 记者 王耀 实习生 龚琛洁 王悦;今年我省将免费救治200名贫困听障患儿[N];甘肃经济日报;2013年
5 记者 方剑平 王倩 通讯员 郭海霞;甘肃2000万元救治贫困听障儿童[N];健康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李大林;让听障儿童走出无声世界[N];江苏教育报;2014年
7 记者 普淑娟;用爱,为听障儿童撑起一片晴空[N];周口日报;2006年
8 记者 舒国尧;用真情呼唤爱心[N];中国社会报;2009年
9 记者 张西平;我区听障儿童康复训练遭遇体制之痛[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9年
10 记者 张文强;贫困听障儿童人工耳蜗抢救性项目启动[N];内蒙古日报(汉);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茂林;听障学生阅读理解中的策略运用及其眼动特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金星;听障儿童韵律词重音的声学特征及生成特征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胡金秀;听障儿童嗓音特点及其评估模式的探讨[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张蕾;听障儿童听觉和言语特征及其关系的研究与训练策略[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程凯;听障儿童语言康复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杨影;0~3岁听障儿童听觉言语能力和事件相关电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7 李娜;听力障碍儿童情绪理解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杜婉;中国西北部分地区0~7岁听障儿童常见致聋基因及扩展基因的突变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9 刘虹;听障者四川话语噪信号测试平台搭建与言语测试材料验证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芳芳;亲子阅读情景下4岁重度听障儿童语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罗莎;听障生的身份认同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3 孙琳芳;舞蹈教学对济南市听障儿童身体素质相关指标及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D];山东体育学院;2011年
4 孟宇擎;济南市听障青少年媒介使用和媒介表达调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5 刘佳欣;小组工作在缓解听障儿童家长压力中的应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6 苏诚;听障学生叙事性语篇主题推理的眼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7 邱思财;福建省听障儿童学前教育现状调查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8 葛婷婷;多媒体课件在听障数学中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5年
9 李东锋;面向听障儿童的无障碍移动学习资源设计与实现[D];江苏师范大学;2014年
10 张鸟英;特殊学校听障学生“双语”教学现状及其优化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小学随班就读听障儿童班级同伴交往的个案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10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491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