摭论民族教育改革的实践要义
本文关键词:摭论民族教育改革的实践要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民族教育需要提升"民族自觉",从族群和地域两个方面深入思考民族教育改革的特殊性;需要寻找"叠合认同",处理好民族教育改革与中国整体教育改革以及民族教育的传统与现代两方面关系;需要走向"和而不同",在其他社会领域的改革以及自身改革的历史中借鉴和反思。
【作者单位】: 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民族教育 民族教育改革 教育社会学
【基金】: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2013年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经费项目(2013YJRC019) 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2RWYB006)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759.2
【正文快照】: “民族教育改革”无论是作为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还是作为民族地区社会改革的一部分,在其努力推进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的问题是“我们从哪里出发?”“与我们结伴的是谁?”“我们要奔向哪里?”。因为这些问题应该是关乎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也应该是反思与改进改革的重要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菅志翔;;“族群”:社会群体研究的基础性概念工具[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2 王鉴;;当前民族教育领域需要重新理解的几个主要理论问题[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年01期
3 吴康宁;;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需要怎样的社会支持[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3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俊迁;;景区利益冲突与调适:以N风景区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耿羽;;征地拆迁过程中的政府—农民博弈机制分析[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3 王军;;族群冲突及其进程的心理基础与心理解释[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年01期
4 张颖;;族群认同与国家民族认同解析[J];岭南学刊;2012年03期
5 夏青;;新闻话语中的“族”词泛化现象研究——基于传媒社会学的视角[J];媒体时代;2011年12期
6 海路;徐杰舜;;中国族群研究:缘起、成就及问题[J];广西民族研究;2011年01期
7 雷勇;;侗族亚姓的民族社会学分析——以黎平县为例[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0年06期
8 申艳芳;栾殿飞;;社会排斥下“弱者”的抗争——华北农村外地媳妇的社会融入初探[J];兰州学刊;2012年08期
9 刘军平;;大众立场与“烽火”下艺术的现代性——以洪毅然抗战美术批评为例[J];美术研究;2014年01期
10 王修彦;;新时期见义勇为价值系统的失调与重建[J];理论与现代化;2014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汪鲸;新加坡华人族群的生活世界与认同体系(1819-1912)[D];暨南大学;2011年
2 张长虹;移民族群艺术及其身份:泰国潮剧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3 袁明宝;小农理性及其变迁[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4 李旭臣;基于中国特色视域的基层协商民主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4年
5 全家悦;大众文化影响下党的意识形态传播路径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4年
6 宋晶;现代职业教育伦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7 冯丕红;道德承续论[D];中南大学;2014年
8 汪苑菁;报刊与城市现代性[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9 王术静;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化问题论争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图雅;民族制度与知识分子的知识生产[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摆男;谁是乌斯曼[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陈金梅;广西融水良双闹鱼节调查与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冷英嘉;族群文化与舞蹈审美的探索与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何舒恒;记忆中的风景与女性化的再现:对两个视觉文本中壮族身份文化表征的批判性解读[D];中山大学;2012年
6 柴可;当代赣南客家文化的建构[D];赣南师范学院;2012年
7 杨懿;族群关系与五燕政治[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荆珂;在京韩国离散族群的音乐生活景观[D];中央音乐学院;2012年
9 王艳光;同话她她—昆明女同性恋及其“同话舍”的个案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10 金晶;新加坡《联合早报》对中国少数民族的族群认同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戎;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2 蔡克勇;社会支持和参与教育——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要趋势[J];高教探索;2002年01期
3 王鉴;;西北民族地区多元文化与教育问题研究[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年01期
4 王嘉毅;常宝宁;;新疆南疆地区维吾尔族青少年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比较研究[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年03期
5 王鉴;;地方性知识与多元文化教育之价值[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年04期
6 屈芳芳;解艳;;金融支持过度与我国房地产泡沫理论研究[J];经济视角(下);2010年01期
7 吴景芝,罗儒国,柳德玉,牛震乾;试论课程改革的社会支持系统[J];科学·经济·社会;2004年01期
8 王鉴;;试论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重心的转移问题[J];民族教育研究;2009年03期
9 郝时远;Ethnos(民族)和Ethnic group(族群)的早期含义与应用[J];民族研究;2002年04期
10 王鉴;我国民族教育政策体系探讨[J];民族研究;2003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敏谊;“绝不让任何一个孩子掉队”──布什新政府教育改革蓝图[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2 刘慧芳;论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四大关系[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S1期
3 谷淑兰;增强产业意识 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J];经济论坛;2001年22期
4 吴忠魁;影响教师参与教育改革的因素分析[J];教育科学;2001年01期
5 潘光一,钟院生;加快广东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思考[J];教育评论;2001年05期
6 张健;落实行动纲领 深化教育改革[J];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7 易杳;全球化提速中国教育改革[J];w挛胖芸,
本文编号:4925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492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