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成人教育论文 >

民族院校本科专业结构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30 17:18

  本文关键词:民族院校本科专业结构变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民族院校本科专业规模急剧扩张,在专业设置和专业布点两个层面都大幅增长;其本科专业结构也有所变化,其中专业设置结构变化显著,而专业布点结构变化不显著。在办学规模扩张过程中,民族院校存在专业布点规划意识不强,专业结构调整力度有限,专业结构缺乏院校特色等问题。为此,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宏观调控,民族院校也要发挥办学主体作用,加快推进专业结构调整。
【作者单位】: 中南民族大学教务处;
【关键词】民族院校 专业规模 专业结构
【基金】:国家民委科研项目“民族院校本科专业改革探索”(10ZN11) 中南民族大学教学研究项目“民族院校专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研究与实践”(JYMW11001) 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民族院校教育硕士培养模式创新研究”(2012188)
【分类号】:G759.2
【正文快照】: 民族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是其他高校所不可替代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民族院校的办学规模迅速扩大,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大业。然而,研究表明,民族院校培养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还无法满足民族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马涛;;对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2 雷洪德;;文学本科专业规模大发展的原因与代价[J];大学教育科学;2011年03期

3 闵维方,丁小浩,郭苏热;高等院校系和专业的规模效益研究[J];教育研究;1995年07期

4 陈廷柱;;二维象限分析法及其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2年03期

5 文雯;李乐夫;谢维和;;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初期学科结构变化的主要特点与实证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03期

6 雷召海;;关于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7 苏德;吕佩臣;;民族院校办学特色发展之若干思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西平;高等教育改革不能片面追求“高大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2 张志勇;;认真履行科技管理职责,,努力推进学校发展[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8年S2期

3 姜佩剑;岳喜马;;基于生均成本的院系学生经济规模模型探析[J];财会通讯;2010年29期

4 张琼;董秀成;王瑞华;;石油类高等院校会计教育问题研究[J];财会通讯;2011年30期

5 雷洪德;;大众化进程中我国高校工学招生的规模增长与结构调整[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年02期

6 付八军;;论新建本科院校学科、专业与课程的一体化建设[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8期

7 时艳;蒋谨;吴冰;;学校效率的国内研究述评[J];高职论丛;2010年04期

8 刘艳华;于建朝;胡宝民;;基于NK模型的学科结构复杂性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9 胡星辉;;我国高校会计本科教育的现状与改进[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10 王冲;;中国高校扩招前后的规模效益比较与辨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丁小浩;;对中国高等院校规模经济研究的回顾与反思[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北京大学论文集[C];2004年

2 李文利;;中国高等教育财政研究:回顾与展望[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北京大学论文集[C];2004年

3 刘颂;;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相关原理综述[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4 王冲;王晓明;;基于规模效益的高校负债实证分析[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雷家彬;中国高等学校分类方法的反思与建构[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陶格斯;文化差异与民族学生学业质量[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吕佩臣;民族院校办学特色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彭清华;高校扩招的经济社会贡献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卢晓旭;基于空间视角的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均衡性测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郎益夫;中国高等教育投资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8 韩晓东;对我国高师体育院系综合竞争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

9 王冲;中国高校资本结构多元化及其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10 李淑霞;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成本管理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静静;我国高校学科结构的调整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2 谈琦婧;初中班级规模对教师工作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杨洁;扩招以来湖北高校本科专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王晓敏;高等学校教学基层组织问题探析[D];天津工业大学;2004年

5 臧丽;吉林省地方普通高等学校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6 翟东晖;高等教育投资后评估体系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5年

7 牛晓叶;高等教育投资项目评价研究[D];燕山大学;2006年

8 陈伯春;四川省普通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9 温艳;我国教育部直属高校规模经济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10 冯爱玲;高校新校区教育资源优化配置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2002年中外大学校长论坛课题组提交的报告 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发展战略[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2 张爱玲;;浅谈民族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甘肃高师学报;2008年03期

3 耿桂红;;对民族院校本科创新教育的探讨[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4 冯向东;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5 文东茅;我国高校扩招对毕业生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6 张少雄;;西方大众高等教育的困境与我们的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7 李承先;;高等教育发展代价论[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8 王胜今;赵俊芳;;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十年盘点与省思[J];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04期

9 丁小浩,闵维方;规模效益理论与高等教育结构调整[J];高等教育研究;1997年02期

10 孟立军;;对民族院校特色学科建设问题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健;我国民族院校发展状况及对策思考[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10期

2 马志强;民族院校招生制度改革初探[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3 张昆,李天德,崔百宁;民族院校电磁学实验教学之浅见[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4 马麒麟;在邓小平教育理论指引下探索民族院校教学改革的新路子[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汉文);1999年03期

5 高瑞;追求综合实力的跨越式发展[J];中国民族;2003年02期

6 安学斌;民族院校教育创新刍议[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7 石华富;影响民族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年15期

8 马麒麟,高瑞;学科建设与新时期民族学院的发展[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9 普丽春;民族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现状与思考——以云南民族学院为例[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10 徐希平;关于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以西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吴琼英;;论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院校构建和谐校园的对策[A];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研究[C];2009年

2 李芳青;;应用价值工程与提高民族院校的功能价值[A];中国价值工程辉煌成就20年(1978—1998)[C];1998年

3 杨放;何江川;蒙昌勇;伍小花;;全国五所民族院校十七个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因子分析[A];体质研究与健康促进论文集[C];2006年

4 李梅;陈亚飞;;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班新生入学适应性问题的调查研究[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黄羽新;;立足学生实际,加强教学管理和改革——少数民族学生培养模式研究之二[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6 胡建川;;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展望[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7 黄敏;;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民族学生道德教育的启示[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8 张俊宗;;构建多样性人才培养模式 为民族地区培养适切性人才——以西北民族聚居区高校为例[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樊泽;;民族干部的摇篮 民族教育的典范——纪念延安民族学院成立50周年[A];全国少数民族革命史文集[C];199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万能;坚持科学发展观 努力办好民族院校[N];贵州日报;2009年

2 闵伟轩;筚路蓝缕写华章 继往开来铸辉煌[N];中国民族报;2010年

3 中央民族大学科研处处长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余梓东;民族院校科研工作:着眼国计为民生[N];中国民族报;2009年

4 陈立鹏;准确定位:民族院校发展的前提[N];光明日报;2009年

5 夏静;民族院校负责人研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之路[N];中国民族报;2009年

6 闵信;国家发改委将安排资金 支持民族院校建设[N];中国民族报;2010年

7 周仕兴;全国民族院校教学管理工作会议在邕召开[N];广西日报;2008年

8 李寅;国家民委与贵州、湖北两省共建民族院校[N];中国民族报;2008年

9 杨胜才;民族院校要走特色办学之路[N];光明日报;2006年

10 杨胜才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民族院校定位:找准位置,方能走对路子[N];中国民族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遂周;我国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邱世兵;中国民族院校转型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3 陆继锋;中国民族院校办学理念的变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4 包永全;“三重认同”为核心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张俊豪;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院校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6 郑白玲;特与不特[D];西南大学;2008年

7 吕佩臣;民族院校办学特色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蔡琼;中国民族院校发展中的文化转型[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许林;公平视角下我国民族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付娜;民族大学(学院)的特有功能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金雨;我国民族院校国际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2 赵贤迪;生态位理论下我国民族院校发展定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3 罗杨;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

4 余易文;民族院校学习性投入调查[D];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

5 胡俊;民族院校在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3年

6 欧阳yN兰;我国少数民族院校特色发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7 赵晖;民族院校信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相理锋;我国民族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探讨[D];天津大学;2004年

9 吴阿古拉;民族院校助学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10 徐广洲;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民族院校本科专业结构变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27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5027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b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